河明德的诗歌注重思想,诗人以此方式将情感推向深渊,营造出令人难忘的印象和执念。阅读他的诗歌,我们往往需要忽略语言形式的韵律,才能聆听到灵魂深处的旋律和情感。换言之,河明德的诗歌提炼出直接的情感共鸣和深邃的思想流淌。正因如此,诗歌的智慧之美和概括性得以展现和升华。作者拥有丰富的内在力量和深刻的人生阅历,既能发现以“漂浮”为支点的花朵的独特印记,又能描绘出一个在浩瀚世界中寻得人生意义的人的形象。

半山腰有一株花藤
沿着墙向前走
绿叶如困惑
去哪儿?
天空高高在上
让风摇摆
支持就是支持
每天珍惜这朵小花
给人们带来快乐
(攀援花卉)
作者最初打算将作品命名为“雨后花开”或“雨后花开”,后来才改为“雨后花开”,这并非偶然。春天记得太阳一个更引人入胜、更“闪亮”的名字……但无论叫什么名字,似乎花仍然是主角,被作者赋予了“发言权”……
在河明德的诗歌中,花朵的色彩和香气都得到了细腻的描绘。根据内心的发展,作者会选择花朵生长的空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以及时间,无论是清晨还是午后,白天还是夜晚。对比和对立的修辞手法被运用,以创造美感。
阳光不再普照
鲜艳的花朵颜色
风停了
让花香蔓延
花瓣上闪烁着晨露的光泽。
谁的手?
溺爱
但雨突然来了
太阳渐渐西沉,天空弥漫着薄雾和雨滴。
你为什么还站在这里?
哀悼每一片凋零的花瓣
花朵突然变得破烂不堪。
(雨后的午后,鲜花盛开)
从黎明到黄昏,是鲜花盛开、芬芳四溢的一天。夜幕降临,也是鲜花凋零的时刻。虽然白昼尚未结束,但花朵早已枯萎。作者在这些直接的描述之后,以拟人化的手法结束了这首诗:
明天又会是光明的一天
雨又来了
我暗自担忧命运。
如同花朵般短暂的一天
(雨后的午后,鲜花盛开)
河明德的诗歌中反复出现花朵凋零的意象,如同步入暮年的女性的命运——“美貌的终结”。对“辉煌时光”无法抑制的悲伤和遗憾,自然而然地化作一股带着哀愁的回忆之流。
我至今仍记得
黎明时分,鲜花盛开。
午后的时光已渐渐远去。
我的生命就像一朵花
总会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美貌至上
拥有强大力量的女孩……
(花朵凋零)
从抒情主体的视角来看,通过“隐晦的对话”,诗人——也就是作者——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的确,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何时何地,美都拥有其独特的力量。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世界的另一半不仅更能感受到和理解这种“转瞬即逝”的力量的价值和力量,也更能体会到它的脆弱。
为什么不喜欢花朵的生命呢?
在衰落之中
花香升腾至天际
成千上万的花瓣随风飘落……
就此离开这个世界吧
无尽的爱
(花朵凋零)
“怜花落玉”的故事在诗歌艺术的隐喻体系中一直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东方传统诗歌和民族诗歌中,从民歌到古典诗歌再到现代诗歌,都可见其身影。诗人通过“花之命运——人生”这一意象,传递和寄托其人生哲学和人文思想。例如,有些诗歌就运用了这一意象……藤蔓上的花,雨后午后的花,凋零的花……正是秉持着这种“美学”精神写成的。然而,春天记得太阳强烈的印象也来自于诗中女性抒情人物的出现,其中包括“奇异之花”:巴楚寇、蒂诺……此时的花朵不再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而是每个人命运的化身。在河明德的诗歌中,有一位“喃字诗女王”,她才华横溢,但至今她的名字仍然是个谜——诗人何春香。
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孩
一颗纯洁而忠诚的心
一生可以教会你无穷无尽的词汇。
或许春天正在消逝。
鲜花埋在绿草丛中
(何宣香)
“她首先看重的是美貌,其次才是才华”的翠姬,经历了许多起伏,在国外流浪了十五年,然后每个晚上——对于分离的人来说最敏感的时刻——她都会感到思乡,无比想念她的父母:
半生都在漂泊
在异国他乡的野外
记忆伴着苍白的阳光被送回。
每一场日落
(翠桥的日落)
这些名字也因诞生于越南这片“多元浪漫与感伤”的土地而“名扬四海”;它们所代表的性格几乎已成为越南人意识和认知中的“默认选项”。例如,风情万种、充满活力且极具“女性”本能的蒂毛:
这位年轻的僧人吃酸的东西吃醉了。
一位美丽的女子一生都在苦行。
遇见芬芳成熟的果实,毛毛也毫不在意。
尽管寺庙明令禁止
咒语的颜色,以及爱情咒语……
(蒂毛去寺庙)
而“调情的Thi Hen”就像“设身处地”体验好色男人的生活,让一群“为女人痴狂”的人落入陷阱,成为几代人的笑柄:
她决定撒下爱的网。
所有的来回拉锯都落入了陷阱。
老故事依然存在。
后世记录了一个故事
(摇摆的母鸡)
与那些以严肃与幽默并存的风格描绘的人物不同,河明德的诗集中也有许多人物建立在激励、赞美和敬仰的基础之上。尽管篇幅不长,但女将裴氏春之死所散发出的威严和壮丽却激发了作者崇高的情感,这成为作者创作具有史诗般英雄气概和高贵色彩的诗句的根基。
国家感谢她。
敌人用熊熊烈火将她烧死。
战象跪在你的脚下
女将军裴氏春的永恒精神
(女将裴氏宣)
在这股充满感激之情的灵感洪流中,有一个人物或许很难用诗歌来描绘,因为他身上“散文的特质”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巴楚科。然而,这个奇特人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首诗,以及河明德作品整体上所呈现出的世俗色彩:
仓库夫人
没有正式头衔,但成为了审查员
不要带领军队作战
为国家和平做出贡献
国家和人民的瑰宝
处女也必须是清白的。
(仓库夫人)
作者通过对人物蒂诺——一个外表最“反诗意”的角色——的选择,也选择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视角”,一个具有“诗意”的视角:爱情与私人生活。读过南高以著名情人蒂诺命名的短篇小说《奇菲奥》的读者,无疑会在小说中看到现代越南散文中最不寻常的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南高的人性思想。然而,河明德以同样的“同情”视角,通过诗意的笔调,融合些许“戏仿”和幽默,带来了一种充满人性和人文主义的新发现,但其主题始终是同情。
没有遗嘱
绽放拥抱了“贞洁”这个沉重的词汇,直至生命尽头。
(Thi No 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位拥有“跨学科”且丰富的文学艺术生涯的作家,河明德的诗歌以其深刻的体验和哲学思想吸引着读者:
地球的极限是天空。
河流的尽头是大海。
冬季的极限
这是一个春日
夏日的阳光再次点燃了火焰。
秋天终将回归
生活依然一团糟
黄叶飘落满巷子……
(限制)
尽管作者涉猎广泛,但诗歌仍然是他最能展现真我的领域,诗歌能够让他体验到空间和时间的多重维度,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是哪阵风把你吹到这里来的?
今天下午,花叶又重新聚拢在一起了。
幸福无需言语
一滴一滴地……
醉
(突然来了)
这是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懂得等待爱情的灵魂的真挚之声。在对青春岁月无尽的怀念和回忆中,最珍贵的是,在当下,他依然能品尝到爱情的甜蜜与激情。正是这份“灵感”,唤醒、滋养着他的灵魂,为河明德的诗歌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李怀秋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