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YLA:中国云南省红河州行政地名研究

星期五 - 2019年9月27日 05:39

作者姓名:高一娇

论文题目:云南省红河县行政地名研究

论文领域:语言学

专业:语言学 代码:62220240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洲红下”行政地名的结构特征、含义,厘清其语言来源、命名原因以及与“洲红下”地区历史、地理、文化因素的关系。本论文对地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和研究了红河县行政地名的起源、特点及其文化语言规律。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云南省红河州的行政地名,包括乡、镇、区、镇、州名。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统计数据方法、分类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 收集了包括村级、区级、镇/市级、地级行政区名1419个,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 研究结果表明,这里的地名来源于汉语、汉语方言、丕语、河内语、泰语、苗语、昌语、波伊语等不同语言,也有这些元素混合起源的地名。

- 红河县行政地名是一个综合体,由共同部分和特定部分两部分组成。行政地名中常见的元素有村、街道、公社、镇、区/镇、区。专有成分具有主从、独立、主谓3种语法关系。汉语地名总是遵循“主前、次前”的顺序,符合汉语的语法特点;而少数民族地名则根据其主体语言的类型,有“主前、次前”和“主前、次前”两种类型。

- 将地名分为以自然因素命名的地名和以人文因素命名的地名两大类,共23组。民族、语言、文化的接触,在混合地名上留下了痕迹。汉文化在红河县的行政地名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红河县行政地名的研究结果,通过地名语义表达的文化,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当地的生活、文化和历史。

3.2.总结

红河县行政地名是一个新的研究对象。这是首次对红河县行政地名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的工作。论文对1419个地名的语言起源、命名方式、结构模式以及通过地名语义体现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等进行了研究调查。研究成果对于许多科学领域,特别是地名规范化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高一娇

论文题目:中国云南省红河州行政地名研究

论文的科学分支:语言学

专业:语言学 代码:62220240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论文研究目的及目标

越南国立大学——河内社会人文大学

1.研究方法

本论文旨在探讨红河州地名的结构特点及含义,阐明红河州地名的词源、命名原则以及红河州政地名与红河历史、地理、文化的关系。本论文对红河州地名的特点及其文化语言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研究对象为中国云南省红河州的地名,包括村、区、县、市、州。

2.主要结果和结论

2.1.主要成果

- 我们收集了乡镇、区、县、市和州级行政地名 1419 个。地名的形成依据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研究结果表明,地名来源多样,有普通话、地方方言、彝语、哈尼语、傣语、苗语、壮语、布依语以及混合语等。

- 红河州地名包括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的复合形式。普通名词包括村、街、区、镇、县、府等。专有复合名词表现出以下语法关系: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并列结构、主谓关系。汉语地名的语序是先修饰后修饰,这是汉语句法的特点。但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则表现出修饰-修饰语或修饰-修饰语的语序,这取决于少数民族源语言的类型。

- 地名依据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下设23个小类。混合词源的名字中留下了民族、语言和文化接触的痕迹。中华文化在红河州行政地名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红河州地名语义的研究,展现了红河州地名的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的生活、文化、历史画卷。

2.2.结论

红河行政地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这是我国第一个对红河地名进行科学考察的研究项目。论文收集并分析了1419个地名的词源、命名方法、词语结构以及地名语义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成果对许多学科都有参考价值,尤其对地名规范化工作有一定贡献。

作者:乌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