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封面。 (摄影:成龙)
可以说,这本书“1940年至2010年越南外交关系史刚刚由国家政治出版社出版的武阳宁教授著作《越南外交关系70年全景图》一书,系统地展现了越南外交关系70年的发展历程。作者以丰富的史料精心挑选,系统地阐述了1940年至2010年,即从总起义和八月革命的准备阶段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的时期。与以往出版的越南外交关系研究著作相比,武阳宁教授倾注心血的这部著作的亮点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以丰富多样、精选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书中总结的历史教训简明扼要,令人信服。这是一部基础性、系统性、细致入微、极具价值的越南外交关系研究著作。
整部462页的著作体现了一位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人士对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越南外交关系的视野和观点,其中越南革命被置于国际背景中考虑,与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但决定性的主体仍然是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越南人民和胡志明主席的思想。
到目前为止,关于国史、党史、抗战史的研究著作已经不少,但关于越南国际关系史的著作却不多。因此这本书“1940年至2010年越南外交关系史在越南逐步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地区和世界政治的背景下,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
本书分为9章。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作者在开篇对国内外有关越南外交关系的已出版著作进行了总体评估。按各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情况进行概述,有助于读者,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掌握前人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性,从而能够继承、推广和深入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指出,尽管已经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利用原始资料的某些限制“在引用其他作品,特别是外国作家的书籍时,非常有必要”独立思考“(1)读者的。
后面各章的逻辑统一,从国际国内两个大背景出发,引出越南外交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和发展,突出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路线,从中可以进行评论、评估和历史教训。
在第一章中1940-1945年越南革命总起义准备时期的对外关系》一书中,作者成功地分析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其复杂的背景下,越南遭受“双重枷锁”和大国勾结的双重打击时,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应对之策。当时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及时而明智的决策之一,就是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避免了同时对付许多敌人、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局面。
第二章致力于分析“民主共和国元年的外交关系(1945年9月—1946年12月)”。尽管这段时期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越南外交关系所取得的成就对这个年轻共和国的命运和未来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大卫·马尔教授刚刚出版了一部长达721页的巨著,探讨越南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这绝非偶然。(2)。在内忧外患、避免同时面对多个敌人的背景下,1946年3月6日《临时协议》的签署,堪称外交活动的典范之一,留下了许多关于“团结”与“合作”相结合的重要经验教训。坚定立场与灵活措施之间、策略让步与战略决心之间、抓住和平可能性与准备战争之间”(3)
“抗法战争时期的对外关系(1946-1954)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冷战”、“两极秩序”和地区局势如何影响越南战争的发展和局势,作者巧妙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在越南对外关系领域,冷战的顶峰是1954年召开的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由于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在当时的背景下爆发,朝鲜战争(1950-1953年)和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年)。也正是大国安排召开了结束朝鲜战争的板门店会议和结束印度支那战争的日内瓦会议。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协定》的签署,为越南对外关系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教训,正如武阳宁教授所评论的那样:“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虽然没有达到统一的最终目标,但却是为下一步斗争做准备的必要一站。”(4)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论述抗美战争时期的对外关系,分为1954-1968年和1968-1975年两个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越南对外关系概括为要求美国和傀儡政权严格履行日内瓦协议、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使世界人民认识反抗南方人民侵略斗争的正义性质、发挥民族解放阵线的作用等斗争活动的话,那么第二阶段越南对外关系的重点则是在1969年至1973年巴黎会议谈判桌上的斗争。尽管近期一些外国学者仍然认为,签署《巴黎协定》对越南来说代价太高。(5)或者这只是美国体面撤军的方式?(6),但根据 GS。武阳宁,显然“越南外交在维护独立、主权、自主制定外交政策和路线、保持团结、有效寻求社会主义盟友援助的基础上解决了极为困难的课题。”(7)
第六章着重分析1975年至1995年期间越南外交关系极其复杂而紧张的发展,当时越南必须继续战争以保卫西南和北部边界,必须履行国际义务以帮助柬埔寨人民推翻种族灭绝政权,并且面临西方国家的孤立、围困和禁运。作者坦率地指出了北京以“自卫反击战”为幌子发动侵越战争的真正目的。同时,武阳宁教授以科学创新精神提出问题:“难道在胜利的巅峰时期,对自身实力的评估不正确,有些虚幻,从而没有充分看清对手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尤其是没有看清昔日“盟友”的阴谋?”(8)美国教授威廉·杜克也认为,抗美战争的胜利让越南患上了“傲慢症”(傲慢)(9)导致其后几年国内外政策规划出现失误。但越南及时认识到世界发展趋势和创新的迫切需要,因此国家没有像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陷入危机和崩溃。
在此基础上,本书第七章继续分析越南和平、建国和融入国际时期(1995-2010年)外交关系的发展。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越南外交的指导思想是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胜利建设和坚定保卫祖国,这符合全民族的最高利益。作品把维护海洋岛屿主权的斗争过程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剖析外部势力的来源、意图和伎俩,以及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外交与国防的配合。为实现上述目标,越南外交必须把独立自主方针与对外关系多边化、多样化结合起来,把握合作与斗争两个方面,推动地区合作与拓展同世界各国关系结合起来,把政党外交与国家外交、人民外交结合起来,把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结合起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10)。
该书结语部分肯定了外交活动在国家总体成就中的作用、地位和贡献,其根本原因是胡志明外交思想的成功运用。武阳宁教授通过对越南70年来对外关系走向的研究,总结并得出许多宝贵经验教训。其中一条经验就是将坚持战略目标与战术灵活性、用理性斗争与用情感说服结合起来。
简而言之, ”1940年至2010年越南外交关系史武阳宁教授的《越南外交史》是研究越南对外关系的必读著作,因为书中不仅记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而且记载了与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互动与交流;还记载了将胡志明外交思想应用于维护祖国独立、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外交斗争实践的经验。
2014年12月
笔记
(1)武阳宁,1940年至2010年越南外交关系史,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2014 年,页。 40-41。
(2)大卫·马尔,“越南——国家、战争与革命(1945-1946)》加州大学出版社,伯克利,2013 年。
(3)武阳宁,顶级域名,页数101.
(4)武阳宁, 顶级域名,第148页。
(5)皮埃尔·阿塞兰,“巴黎协定——40年回顾”研讨会上的发言由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于 2013 年 1 月主办。
(6)阮连航,《河内战争:越南和平战争的国际史》,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教堂山,2012 年。
(7)武阳宁,顶级域名,第260页。
(8)武阳宁,顶级域名,第 292 页
(9)威廉·J·杜克,《胜利的傲慢:忘记越南战争的教训》”,载于:Kenton J. Clymer(编),越南战争:其历史、文学和音乐,德克萨斯西部出版社 1998 年,第 39-52 页。
(10)武阳宁,顶级域名,第303页。
参考
1.大卫·马尔(2013)越南——国家、战争与革命(1945-1946)加州大学出版社,伯克利。
2. Lien-Hang Nguyen(2012)河内战争:越南和平战争的国际史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教堂山。
3.皮埃尔·阿塞兰(2013年)。 ,在《巴黎协定》研讨会上的发言——40年回顾,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4.武阳宁(2014年)1940年至2010年越南外交关系史,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5.William J. Duiker(1998)《胜利的傲慢:忘记越南战争的教训》,收录于:Kenton J. Clymer(编辑),越南战争:其历史、文学和音乐,德克萨斯西部出版社,第 39-52 页。
作者:副教授范光明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