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在市作协礼堂。胡志明市、市作家协会常务委员会、文化艺术出版社、社会科学大学、河内国家大学和黎英春家族举行亲密会议,推介《黎英春日记》一书。市委宣传部代表出席。胡志明主席、保存着《日记》原件的槟椥博物馆领导和工作人员、报社、电台领导和记者以及许多曾与黎英雄一起奋斗和工作的作家和朋友。市作家协会主席、诗人黎光庄致开幕词。当他手捧《黎英雄日记》时,他感动不已,他说:“我读《黎英雄日记》时,特别有感触……”。他还肯定了日记的价值,因为它反映了“
纯洁、美丽、高尚的理想”;黎安春笔记
“一切真诚、真实、贴近生活”;是源头
“无价的研究材料”。文化文学出版社副社长、作家碧银讲述了她与河内社会科学大学、家人以及出版社全体员工的努力配合,在11月20日越南教师节前完成该书的印刷和出版的过程。

直接负责打字和整理手稿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老战士协会主席武青松老师讲述了与家属、槟椥博物馆、学校领导的作家、诗人、学校老战士协会的联系、交流和协调过程以及完成手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还讲述了年轻教师曹黎贤、黎英春的形象以及在抗美战争中牺牲的原师生烈士的形象,他们始终伴随着学校的每一步发展。作为手稿的直接完成者,武青松老师也肯定了日记作为一代人肖像的勾勒和宝贵的战争文献资料的价值。尤其是阅读黎英雄的日记,我们会看到战场上的男人和后方的女人之间纯洁、忠诚的爱情之美。在约400页的日记中,黎英春约40次提到爱人的名字,谈论自己的爱情。曾与黎英雄一起战斗过的作家丁风讲述了自己与黎英雄一起运送武器和粮食的记忆,以及与黎英雄一起在东南山区森林里生活和工作的日子。他说,读了黎英雄的日记,他能够重温自己和朋友们在抗美战争中艰难、牺牲但英勇的时光。他还肯定,黎英雄的笔记非常真实、生动,真实地记录了战争时期我国同胞和战士们的牺牲和英雄事迹。作家丁风还讲述了黎英雄以无名战士为原型创作不朽诗歌《越南的姿态》的故事,这首诗已不再是无名之辈。 (我们想转载作家 Dinh Phong 关于此事的文章)。胡志明市文学艺术协会联合会主席、人民艺术家、教授曹黎顺作为曹黎家族代表,讲述了他与弟弟曹黎贤年轻时被派往北方读书时的回忆。他还代表家人感谢黎英雄就读、任教并赴南方作战的河内社会科学大学,感谢学校付出大量精力和努力,将这本包含许多作者本人缩写和符号的手写日记打出来并解密……,感谢市文化文学出版社、槟椥博物馆以及烈士兄弟和朋友与家人一起努力,将这本仅是黎英雄亲笔笔记的书带给全国读者,使其真正具有价值。报社代表和与会人员也纷纷表示,自己手捧《黎英雄日记》能够更加了解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心中充满了感动。这本日记将帮助今天的年轻人更多地了解我们的人民为国家独立和自由所付出的艰辛、牺牲和代价,以便他们能够带着对我们国家传统的自豪感和信心展望未来。当天下午,学校代表与黎英春烈士家属一起前往市烈士陵园瞻仰黎英春烈士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