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博士论文摘要:Phan Van Kien

星期五 - 2020年3月27日 05:34

新闻学博士论文摘要

介绍

1. 议题的紧迫性

近年来,科技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全球信息爆炸,给信息工作者特别是新闻媒体带来了诸多巨大挑战。

社交网络上信息的出现、传播和流行是管理者以及全球媒体机构面临的一个难题。社交媒体经常受到谣言和假新闻的负面影响。更不用说,许多人利用社交网络传播速度快、控制力弱的特点,故意发布虚假新闻,操纵舆论,使之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在补充、纠正、批评社会、引导舆论抵御社交网络虚假新闻攻击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此后,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的作用近年来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

社会批判是西方社会很早就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象,并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尺度。十多年来,越南对报刊社会批评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

尚未受到太多研究关注的方面之一是评估电子报纸在引导电子公报空间中的舆论方面的社会批评作用。

如何更加多维度地看待报刊特别是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也是一个需要重新研究的课题。

根据以上紧迫性分析,我们选择主题《电子报纸的社会批判与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论文。

2. 研究目的

本文在系统阐述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理论的基础上,对越南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的作用进行调查与评估,从而提出当前提高越南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有效性的对策。

3. 研究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论文将开展以下研究任务:

第一,将社会批评、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社会舆论、电子报纸的社会舆论引导、社会批评与电子报纸的社会舆论引导的关系等与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化和厘清。

周一论文对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进行了探讨和阐释。

周二,明确评判标准,并根据界定的标准来评价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第四,对所调查的两份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周四论文从评论与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增强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的对策。

4.研究对象和范围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越南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

研究空间是两份电子报纸《Tuoi Tre》和《Vnexpress》。研究时间从2010年至2016年。

5.G研究假设

假设1:报刊通过引导舆论影响现实生活。从这些影响来看,它有助于舆论直接影响社会生活,有助于改变现实。

假设2:电子报纸凭借其网络形式的优势,在履行社会批评职能方面发挥着与其他形式不同的作用,比如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讨论平台,供大家讨论、发表意见;在社会批判过程中创造多媒体信息;在公开讨论过程中创建“多步骤流程”……

假设3:编辑委员会和记者在组织信息以影响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议程设置的作用。

假设4:越南电子公报空间的舆论在参与社会批评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这些特征受互联网空间的虚拟性以及越南特定文化和社会特征的支配。

假设5:报刊特别是网络报纸的社会批评质量还不够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也参差不齐。

6..研究方法

6.1.方法论

本论文运用马列主义方法论、胡志明思想和越南共产党的观点、越南国家关于建设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的法律;论报刊特别是电子报纸在国家发展事业中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作用。

该论文还使用了媒体新闻理论、社会学、政治学。

6.2.具体方法

6.2.1.内容分析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所调查的新闻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Vnexpress》和《Tuoi Tre》两份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过程和舆论引导的内容和方法。

该方法也用于分析收到作品信息后公众的反应内容,以讨论和补充已统计分析收集到的定量结果的更多信息。

6.2.2.统计方法

这是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文作者做了如下统计:

  • 调查共涉及2010年至2016年两家报纸上1,745篇新闻和1,268篇新闻,涉及92个受到社会批评的事件和事件。
  • 对2013年至2016年三年间越南快报《观点》栏目中的46,503条反馈意见和越南报纸《青年报》《时事-思想》栏目中的8,375条反馈意见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电子报纸环境下公众讨论的特点,并考察该公共空间中反馈意见的动态。
  • 此外,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社会批评、社会引导的内容和方法的过程中,也积极运用统计方法,将定量数据按照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服务于定性的分析过程。
  • 论文还利用谷歌的统计应用程序(Googletrend)收集了两份受访电子报纸的全球信息访问者数据。

6.2.3.深度访谈法

论文作者通过录音直接谈话和回复形式,直接对《青年报》和《越南快报》两份电子报纸的编辑部、部门领导、记者、合作者等17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这些人员都是《青年报》和《越南快报》的直接部门经理或发表文章的作者。

6.2.4.比较法

比较法是利用分析的方法,对几个对象的特性进行比较。

7.论文的新贡献

首先,论文以具体的、调查性的、评价性的方式认识到电子报纸在引导舆论方面的社会批评作用。

其次,论文通过调查项目指出了公众讨论的“次要”空间。

第三,论文通过纵向(以事件为时间轴)和横向(以两份报纸中的具体事件为样本)相结合的调查,对网络报纸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第四,对电子报纸多媒体整合在社会批判与舆论引导过程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8.论文意义

8.1.理论意义

本论文为探讨报刊特别是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从总体上阐明了电子报纸的社会批判与舆论引导之间的关系。

论文还具体从理论到实践考察了越南电子报纸的公共空间特征在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论文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结论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开辟许多方向。

8.2.现实意义

该论文为两家网络报纸《Vnexpress》和《Tuoi Tre online》在各自的界面上做出适当的改变、拓展公共空间奠定了基础。该论文对于新闻传媒领域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制定和制定管理决策也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参考文献。本论文对于学生、实习生和研究生研究报刊的作用,特别是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论文结构

论文除引言、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外,主要内容分为4章: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二章 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三章《青年报》和《越南快报》电子报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

第四章,提升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和有效性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章

研究概述

本论文从国外研究和越南研究两个方向进行了文献综述。海外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

1/ 电子报纸的作用研究;

2/新闻界社会批评作用的研究;

3/ 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研究

越南的研究从两个角度进行:

1/ 研究报刊社会批评的作用。本部分分为:社会批评基础理论研究、报刊社会批评研究。

2/ 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中的作用研究。

从文献综述的角度看,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评论和评估:

1.1.社会批评研究是一个吸引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多个领域参与的研究方向。越南社会批评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国家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也就是说,社会批评的紧迫性在于其在具体领域的应用,而不是其一般的理论研究。然而,社会批评是一个广泛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研究。社会批评的二重性使研究者陷入两个困境:第一个困境是,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把社会批评作为自己领域的一个角色来提及,但最终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探讨,都会显得不全面,难以令人信服。第二个困难是,如果我们采取跨学科的方法,我们需要有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针对每个研究领域特定的观点来解决问题。从媒体新闻学的角度来看,以前的研究往往从总体角度而不是具体的研究入手。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往往是通过另一个领域的研究来谈论媒体,而不是直接研究。

1.2.从理论上讲,社会批评在世界上出现得很早,在成为现代新闻学中的概念之前,它一直是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内容。世界前现代社会批评研究由于社会历史特征的规定(前启蒙研究者、启蒙批评家、弗朗福克学派的作者……),集中于社会批评理论领域。

1.3.关于新闻媒体在世界和越南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传统”方面,例如意识形态作用,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作用......我们最近出版的文献在提到社会批评的作用时,经常提到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或社会监督功能(杨春山、丁文香、陈光、阮文勇......)

1.4.在谈及报刊媒体在社会批评中的作用时,世界各国及越南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报刊媒体在创造和引导舆论中的作用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直接提及社会批评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研究触及了报刊和媒体中的社会批评的性质,但尚未将其纳入社会批评的概念之中(如陈友光、阮贵清、梅琼南等的研究……)

1.5.一些博士论文对报刊社会批评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无非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新闻学以外的领域的方法去研究报刊社会批评(如杜文君以社会学视角的方法、阮文明以政治学视角的方法……)。第二种情况是通过新闻学方法来研究新闻社会批评,但属于一般研究的情况,而不是具体的研究。即使这种一般性研究也只是考察了事件的横截面,导致对研究结果的评论带有主观性和不系统性(例如 Tran Xuan Than 的案例)。

综上所述:社会批评研究以及报刊中的社会批评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然而,尚无任何著作直接论述过社会批评作为报刊媒体的一种作用,以及对其作为引导舆论的作用的性质的认识。

 

第二章

电子报纸社会批判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及舆论导向

2.1 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

2.1.1.反驳

通过分析多位作者对批评的不同定义,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批评:

——批评是批判活动内涵的体现,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 反对并不一定是反驳。批评是对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作出客观的、有逻辑的、有科学依据的评价和评论。因此,批评既有“赞扬”,也有“批评”。

- 批评是经过对批评对象进行认真、透彻、严肃的考察和研究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讲批评,讲的是客观、科学的评论和评价。基于反对者主观目的的反对意见不再符合客观性的精神。

——真正的批评,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达,其目的始终是为了建设,而不是为了拒绝或排斥。

2.1.2.社会批评

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社会批评:

- 社会批评是以批判精神通过论证、评估和判断来处理直接影响大量人口的重大问题。

- 社会批判,形式上是社会群体(可能是政府和民间……)之间为了调和现实中的利益和冲突而进行的大规模对话。

- 社会批评是在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意见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批评的结果虽然是共识,但在讨论过程中总会存在许多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见。

- 通过社会批评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紧迫问题。因此,社会批评的最终目的是批评公共政策。

2.1.3.舆论

舆论的概念在英文中为“Public Opinion”,最早由12世纪的J. Solsbery使用。但第一个以现代意义使用这一概念的人是让·雅克·卢梭。在越南语中,“舆论”一词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舆论、公众舆论、公众舆论、群众舆论、公众舆论……

通过分析和引用多位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同意梅琼南、范建奎等人的观点,认为舆论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性质体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舆论是经过社会交流、讨论而形成的。

本文也将舆情这一概念视为在特定空间平台——电子报纸空间——上进行社会讨论过程的结果。由于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中(本章2.4节将详细阐述),电子报纸上的社会讨论过程所形成的舆论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1.4.社会舆论指南

我们查阅的很多文件中都提到了报刊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甚至有文件认为引导舆论是新闻界的一项职能。

“定位”一词比“指导”一词更为严格,也更具威严。不仅如此,“指导”一词还用于国家监管文件中。因此,本文同意使用“社会舆论引导”这一术语。

2.1.5.电子报纸

“电子报纸”的概念有很多种。在英文中,这种类型被称为“电子媒体/新闻业”、“E-journalism”。为了强调此类新闻的在线特性,人们也使用“在线新闻”、“在线报纸”等概念。

电子报纸是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站形式提供信息的报刊类型名称。

许多作者从四个主要角度提到电子报纸的特点:1/多媒体功能; 2/ 瞬时、非周期性; 3/ 交互性和 4/ 存储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Nguyen Thi Truong Giang,2011,第 103-146 页]

在本论文的框架内,我们对此类新闻的第三个特点感兴趣,即在线互动性。这可以说是电子报纸在营造报刊舆论氛围方面的优势。

2.2.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与社会舆论引导的关系

报刊的社会批评作用与舆论引导作用之间的辩证、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加深刻地体现出来:社会规范的可持续性;社会批判是舆论的理性基础;舆论聚集并传播社会规范,形成新的影响力趋势。舆论导向直接体现社会批评的有效性。

2.3.电子报纸的社会批判与舆论引导内容、方法

2.3.1.社会批判内容与社会舆论引导

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电子报纸的社会批判与舆论引导内容:

第一个,电子报纸批评政治体系中的国家机关和组织的草案、政策、指导方针、法律。

周一,电子报纸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也为项目、决策和公共政策提供了科学、实用的依据。

周二,电子报纸参与打击消极情绪、官僚主义、腐败……

2.3.2.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方法

结合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电子报纸进行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电子报纸在履行社会批评、引导舆论职能的过程中,提供了及时、多维度的、基于社会规范的信息和数据。

第二,电子报纸在发挥社会批评、引导舆论作用的过程中,提供了信息和多媒体数据。

第三,电子报纸对社会批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直接讨论,引导舆论。

2.4.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有效性评价标准

通过多位作者对评价电子报纸信息和社会批评有效性标准的论证和分析,我们提出一套评价电子报纸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有效性的标准如下:

第一级:接受级民众

第二级:公众讨论和回应的水平

第 3 级:实际效果(政策影响和实际变化受影响的程度)

2.5.越南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媒体在社会批评和引导舆论中的作用的观点

通过对越南共产党的许多文件和指示以及越南国家的法律文件的分析,本文概括出党和越南国家对报刊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作用的三点基本观点:1/ 报刊必须为加强全社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出贡献; 2/ 新闻界必须为人们讨论和发表意见创造广泛的论坛; 3/ 报刊必须积极批评社会,引导舆论。

2.6.公共空间理论、议程设置与两步流视角下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

论文介绍了三种常用的传播理论的内容,同时分析了将这些理论的内容应用到论文中的方法和过程。

第三章

《TUOI TRE》和《VNEXPRESS》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和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3.1.社会批判内容与社会舆论引导

该论文对2010年至2016年期间《越南快报》上的1745篇新闻稿件和《青年报》上的1268篇新闻稿件进行了调查,涉及两家报纸上92个受到社会批判的事件和事件。论文作者根据论文第二章中提到的三个标准对社会批判和舆论引导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标准编码如下:

ND1:内容1,评论国家机构的草案、政策、指导方针和法律。

ND2:内容2,为项目、决策和公共政策提供科学和实践依据

ND3:内容3,参与打击消极情绪、官僚主义、腐败……

结果如下:

内容

越南快运

青年

事件

文章

事件

文章

数量

速度 (%)

数量

速度 (%)

数量

速度 (%)

数量

速度 (%)

ND1

39

42.4

528

30.2

31

33.6

420

33.1

ND2

31

33.3

1,025

58.7

33

35.9

535

42.2

ND3

22

24.2

192

11

28

30.5

313

24.7

 

木板3.1:2010年至2016年网络报纸《Vnexpress》和《Tuoi Tre》的社会批评和社会舆论引导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两报的总体倾向是,侧重于对国家机关的草案、政策、方针、法律进行批判,为项目、决策、公共政策提供科学性和实践性依据(内容1、内容2)。内容 3(参与打击消极情绪、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文章数量和比率较低。

周一,在“为项目、决策和公共政策提供科学和实践依据”内容中,两份报纸的事件数量均低于第一项内容(批评国家机构的草案、政策、指导方针和法律),但文章数量则高于第一项内容。

周二,《青年报》反对消极、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文章数量和比例都高于《快报》,尽管《快报》此类内容的文章总数更高。这体现了本文所考察的两家报纸的性质。

3.1.1.P审查政治系统内国家机关和组织的草案、政策、方针、法律

社会对这些内容的批评往往集中在政策制定阶段。新闻界参与社会批评,以便从不同角度贡献和审视政策和方针,帮助政府当局做出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利益的正确决策。

但是,也有在政策实施的各个阶段,由于实际情况与当初的政策有所不同,媒体也参与社会批评、引导舆论的情况。这时,报刊既要发挥监督和社会批评的职能,及时调整政策,同时又要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让民众对方针政策有清楚、完整的了解。

《Vnexpress》等多家越南电子报纸刊登的一系列关于“自有车辆”和“城市交通流”的文章,引发了强有力的社会反响,并直接促使交通部和公安部调整政策。

第一的,两个系列活动讨论气氛热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周一,这两个系列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专业性。结合新闻、反思、访谈等强调信息和批评的体裁。

周二,都创建了一个广泛的讨论论坛,但两个系列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

周三从上述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的方法来看,两个系列文章对批评过程中因素的关注也呈现出差异。

3.1.2.Đ为项目建设、决策和公共政策提供科学、实用的依据。

最好的科学依据是咨询高素质的人士。最佳做法是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最重要的是听取那些直接受到这些项目、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人员的意见。因此,一个项目、一个决策、一个公共政策在电子报纸上受到社会批评时,往往是三个基本信息渠道的集合:编辑部信息、专家信息、舆论信息。

在论文的框架内,我们深入分析了《Tuoi Tre》和《Vnexpress》中的两起事件。这两个活动分别是2010年的河内—胡志明市高铁项目活动和2015年的河内换树活动。

3.1.3.T参与反对消极情绪、官僚主义、腐败的斗争……

这是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的内容,《青年报》和《越南快报》两家电子报纸通过提及、批评和跟踪到底的事件和问题,清楚地展示了它们的作用。 《青年报》被誉为打击消极和腐败的权威报纸。 Vnexpress 也是一个提供此类内容的快速、多维新闻网站。

可以肯定,在河内换树事件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过程中,媒体和社会网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不是最主要的贡献)。

报刊通过“换树”事件进行社会批判和舆论引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两版系列文章展现了报刊专业的论证和劝说过程,将逻辑信息与情感信息紧密结合,进行社会批判,引导舆论。这个过程形成了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在论证问题上的合力。

第二方面,两报通过在公众中建立广泛、多维度的论坛,在社会批评过程中形成了问题空间的合力。

3.2.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方法

调查了2010年至2016年《越南快报》上的1745篇新闻稿件和《青年报》上的1268篇新闻稿件,涉及两家报纸上的92个事件和事件。论文作者根据论文第二章中提到的3个标准,对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的方法进行了分类。标准编码如下:

PT1:提供及时、多维的信息和数据

PT2:提供信息、多媒体数据

PT3:就提出的问题组织直接讨论

结果如下表所示:

方法

越南快运

青年

 

数量

速度 (%)

数量

速度 (%)

PT1

1745

100

1268

100

PT2

529

30.3

233

18.4

PT3

1588

91

519

40.9

 

表3.4:2010年至2016年《青年报》和《越南快报》电子报社会批评方法和社会舆论引导的调查结果。

首先,社会批评方法和舆论引导的调查结果,是根据《青年报》和《越南快报》两份电子报纸在文章中运用的方法进行统计的。每篇文章可能收敛三种分类方法的部分或全部,因此上表加起来的结果往往大于100%,与前面统计的社会批评内容和社会舆论引导的调查部分有所不同,尽管统计的文章数和事件数是一样的。

其次,两份报纸在发表的每篇文章中都提供了及时、多维、真实的信息和数据。

三是两报通过多种方式与公众联系互动,就调查议题组织直接讨论。不过,《青年报》组织直接讨论的比例低于《越南快报》。

第四,两报作品尝试运用多媒体元素进行信息传递,但应用不够丰富、深入,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元素在信息传递和社会批评、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信息主要通过书面和静态图像渠道来使用。

3.2.1.根据社会规范提供及时、多维的信息和数据

本论文对《青年报》的“时事-思考”栏目和《越南快报》的“观点”栏目进行了研究,以展示这两份报纸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提供及时、多维的信息、论据和数据的作用。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2.2.1.从个人视角到社会规范

3.2.2.2.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

3.2.2.3.关键清晰度

3.2.2.提供信息、多媒体数据

在《越南快报》和《青年报》等报纸的许多文章中也运用多媒体元素来传达信息。

论文作者通过对2016年中部地区海洋环境事件的一系列文章,对多媒体元素与两份电子报纸《青年报》和《越南快报》作品的整合情况进行了调查。整合采用了理论框架中提出的标准集,有9种应用类型。具体结果如下:

内容

青年

  •  

文档

  1.  
  1.  

文本+图片

  1.  
  1.  

文字+视频

  1.  
  1.  

文本+音频

  1.  
  1.  

文本+信息图

  1.  
  1.  

文字+图片+视频

  1.  
  1.  

文字+照片+信息图表

  1.  
  1.  

文字+照片+视频+信息图表

  1.  
  1.  

其他互动

  1.  
  1.  
 

表3.5 海洋环境事件类作品融入多媒体元素情况调查。

  •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些特点:

首先,Vnexpress 和 Tuoi Tre 在线报纸都强调使用除书面元素之外的其他渠道。但多媒体元素运用的丰富度还不高。

其次,在《Tuoi Tre》在线报纸中,音频元素的使用比《Vnexpress》更为流行。

第三,Vnexpress对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比Tuoi Tre更好,使用率更高。这可以从《青年报》作为纸质报纸的在线报纸的局限性中理解,正如本文其他内容所分析的那样。 Vnexpress 是一份纯粹的电子报纸。

尤其是在Vnexpress上,记者制作的视频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45个视频,而Tuoi Tre网站上只有4个)。

由此可见,《越南快报》和《青年报》两份网络报纸对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已初步融合。然而,多媒体元素的使用仍然相当匮乏,尤其是在《青年报》上。 Vnexpress电子报纸通过视觉化、多媒体的方式传递信息,展现了电子报纸在进行社会批评、引导舆论方面的实力。然而,多媒体的优势在这份网络报纸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2.3.在报纸界面组织现场讨论

纵观《青年日报》网络报纸《时事·感想》和《越南快报》的《观点》两个栏目,本文作者发现,这两份网络报纸在众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下,创造了丰富的讨论空间。

特别是在讨论编辑部最初拟定的内容时,参与者形成了第二个公共空间。这些都是更深层次的讨论,甚至超出了编辑部原来提出的内容。这些讨论非常有意义,肯定了哈贝马斯理论中提出的理想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这个第二公共空间还增加了网络公众特别是电子报纸在讨论过程中的民主价值。

为了方便分析比较文章的讨论程度,我们根据文章的主导内容,将文章分为四类进行调查,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体育、经济、科学-教育

调查结果如下:

TT

话题

总回复数

一级反馈

2级反馈

肾小球肾炎

TS序号

肾小球肾炎

TSSN

肾小球肾炎

TSSN

1

政治 - 社会

4121

1381

3045

1038

1076

343

2

文化-体育

8775

1693

6666

1270

2109

423

3

经济

1984

279

1537

175

447

104

4

科学 - 教育

7668

1967

5227

1295

2441

672

全部的

22,548

5,320

16,475

3,778

6,073

1,542

 

表3.6:各主题组读者评论数量

从以上调查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总体意见:

首先,公众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度低于其他问题。

二是初级空间仍占主导地位。

第三,《视点》二级版块的讨论率与《时事·感想》持平且较高。

四、时事讨论分布——更广阔的思考视角。

3.3.有效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

依据论文第二章提出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有效性评估框架,笔者按照所建立的框架进行了调查与评估。结果如下:

 3.3.1.接待水平

为了评估第一层论证的有效性,我们使用了 Google Trends 工具收集了 2010 年至 2016 年全球范围内搜索《Tuoi Tre》和《Vnexpress》两家报纸的人数的定量数据。

从两家调查报纸在Google Trends上的搜索趋势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三个特点:

首先,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调查的两份报纸没有任何比率为零(0)的点,从而证明这两份报纸的搜索量达到一定程度,足以让Google Trends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统计。这些定量信息可能足以得出关于公众对这两项调查项目中的反面信息的接受程度的结论。

其次,从2010年到2016年的波动情况来看,2010年至2012年8月,Tuoi Tre界面的新闻搜索量优于Vnexpress。然而,自 2012 年 8 月以来,Vnexpress 的搜索量一直超过《Tuoi Tre》报纸,直到 2016 年底。这可能是一个重要指标,表明全球在线报纸的发展和印刷报纸的衰落。

3.3.2.公众讨论和回应的程度

该论文调查了公众对《青年报》“时事-思考”和《越南快报》“观点”两个栏目的反馈。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继续将调查时间分为2013-2014年、2015-2016年两个阶段,来观察公众对该调查项目的讨论结果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编辑方向的影响。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Vnexpress》和《Tuoi Tre online》两家网络报纸在推动公众参与公共讨论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调查结果反馈两个阶段之间2013 - 2014 2015 - 2016 年新闻 - 感想

评论类型

数量

2013 - 2014

2015 - 2016

速度 (%)

数量

速度 (%)

 

1

现场讨论

53

11.04

1000

12.67

1.1

针对该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33

6.88

46

0.58

1.2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20

4.17

954

 

12.08

2

添加您的意见

111

23.13

2381

30.16

2.1

讲述个人经历

45

9.38

1257

15.92

2.2

扩展到其他问题

66

13.75

1124

14.24

3

提供数据、预测

18

3.75

121

1.53

3.1

根据个人经验给出数据

13

2.71

97

1.23

3.2

根据计算给出数字

5

1.04

24

0.3

4

呼吁、请愿

167

34.79

2671

33.83

4.1

呼吁抵制或支持

30

6.25

427

5.41

4.2

请愿请求当局介入。

55

11.46

718

9.09

4.3

表达强烈、激动或安抚的态度,以表示对所述事件的同意或不同意。

82

17.08

1526

19.33

5

其他

131

27.29

1722

21.81

5.1

回答太短,只是表达情绪

76

15.83

725

9.18

5.2

回复 swearing

0

0

0

 

5.3

随机回应,与文章内容无关。

55

11.46

997

12.63

 

调查结果反馈两个阶段之间2013 - 2014 2015 - 2016 年观点

 

 

象征

评论类型

2013 - 2014

2015 - 2016

数量

速度 (%)

数量

速度 (%)

 

1

现场讨论

1169

14.32

5180

13.50

 

1.1

针对该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647

7.93

1887

4.92

 

1.2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522

6.39

3290

8.58

 

2

添加您的意见

3962

48.56

18285

47.68

 

2.1

讲述个人经历

1325

16.24

5963

15.55

 

2.2

扩展到其他问题

2637

32.32

12322

32.13

 

3

提供数据、预测

420

5.14

1502

3.91

 

3.1

根据个人经验给出数据

222

2.72

1236

3.22

 

3.2

根据计算给出数字

198

2.42

266

0.69

 

4

呼吁、请愿

1016

12.45

5323

13.88

 

4.1

呼吁抵制或支持企业/产品

235

2.88

1407

3.67

 

4.2

请愿请求当局介入。

355

4.35

1653

4.31

 

4.3

表达强烈、激动或安抚的态度,以表示对所述事件的同意或不同意。

426

5.22

2263

5.9

 

5

其他

1591

19.50

8055

21.00

 

5.1

回答太短,只是表达情绪

1207

14.8

5679

14.81

 

5.2

回复 swearing

0

0

0

0

 

5.3

随机回应,与文章内容无关。

384

4.70

2376

6.19

 

               
 

 

从上表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对《青年报》网络版“新闻-思想”版块公共空间的讨论动向得出一些评论:

首先,“新闻-思考”部分的回复数量在两个时期内显著增加。 2013-2014 年仅有 480 份回复,而 2015-2016 年则增加到 7,895 份。因此,在这两个时期之间,响应率增加了 16.5 倍。这个结果反映出两个问题:

首先,《青年报》版面,特别是“时事-公众思想”版块的讨论需求有所增加。

第二,顺应当今世界总体趋势,《青年报》电子报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改善和投入不断增加。

其次,两个时期读者讨论和表达观点的倾向显著增强。

三是公众反映更加积极,表达意见更加自觉。

2013-2014年和2015-2016年两个时期“观点”部分的调查结果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与“时事·感想”类似,“观点”板块的回复数量也大幅增加。具体来说,如果 2013 - 2014 年期间有 8,158 份回复,那么 2015 - 2016 年期间回复数量增加到 38,345 份(增加了 4.7 倍)。这反映出公众对《观点》栏目(2013 年底新设立的栏目)的兴趣明显增加。这也表明《Vnexpress》的读者数量仍然与其多年来作为越南领先网络报纸的地位相符。

第二,总体来看,公众倾向于通过直接发表意见、增加观点等方式减少讨论。

第三,公众倾向于青睐事实建议和预测数据。

第四,针对文章的简短、纯情绪化、不相关的回应数量仍在增加。

两个版块的调查结果显示,两份报纸同一版块内容以及不同版块之间的回复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数字凸显了以下特点:

首先,从回复数量来看,Vnexpress“观点”栏目的回复数量远远高于Tuoi Tre网上“时事-思考”栏目(接近8倍)。

第三,两个类别中占比最低的回应类型是类型 3(提供数据、预测),在时事 - 思考中占比为 3.75%,在观点中占比为 5.06%。在这一类别中,在“时事·感想”中,第一组(根据个人经历提供数据)所占比例极高(2.71%),而在“观点”中,两组回应所占比例相对相等(分别为2.63%和2.43%)。

第四,两类人群的回应率差异较大。

3.3.3.实际结果

论文作者对2013年至2016年越南快报(Vnexpress)和越南青年报(Tuoi Tre)网络报纸上提出的社会批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这些事件分为三类,以评估社会批评的实际有效性:1/ 仅在大众媒体上受到批评和讨论但在现实中并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2/所争论的问题在实践中只得到部分解决,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3/ 所辩论的问题在现实中已经完全得到解决(例如,国会彻底否决了南北高速铁路项目、取消了龙边桥改造项目、参与河内砍树事件的个人受到了纪律处分……)。

结果如下:

2013年至2016年,对《青年报》上的1095篇文章和《越南快报》上的745篇文章进行了调查,其中提及事件的百分比和反驳后的实际结果如下:

 

内容

数量

速度 (%)

青年

越南快运

青年

越南快运

仅供讨论

722

528

66

71

在实践中讨论并部分解决

284

179

26

24

实践中彻底解决

89

38

8

5

 

木板3.7:2013 年至 2016 年《青年报》和《越南快报》讨论问题的实际有效性统计数据。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实践中经过批评后真正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不多。

其次,2013年至2016年媒体热议的事件大多只在报纸和社交媒体上讨论。

第三,很多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得到了解决,但只是部分解决。

第四章

提升电子报纸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4.1 评价《青年报》和《越南快报》两份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作用

4.1.1.优势

通过对电子报纸《青年报》和《越南快报》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的内容、形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份报纸均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个,树立了极高的社会批判价值。这种价值首先体现在作品给公众带来的信息价值。

周一,电子报纸《Tuoi Tre》和《Vnexpress》在本论文研究中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两份报纸创造了一个活跃、丰富、多维度的讨论论坛,并初步展现了“公共空间”理论和“双级流”理论的某些方面。

周二,两家电子报纸初步将电子报纸的优势运用到社会批评、舆论引导的过程中。这种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电子报纸尤其是两份调查报纸版面,凭借报纸界面直接互动的优势,创造了活跃、丰富的讨论空间,有利于拓展社会批评和舆论引导的途径和信息量。

二是发挥多媒体优势,两报在信息呈现方式上,除传统的文字元素外,还初步融入了视频、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和音频元素。

周三,两报建立了社会批判价值与社会舆论引导价值的互动关系。社会批评为舆论的形成和引导创造了理性、科学的基础。相反,社会批判价值观所形成的舆论,直接影响着公众意识的改变乃至公共政策的变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批判与舆论引导是电子报纸作用的两个方面。

4.1.2.缺点

除了优势之外,《Vnexpress》和《Tuoi Tre》两份电子报纸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具体如下:

第一,虽然在信息接收、公众反馈与讨论、实践成效三个层面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但三个层面的成效并不全面。

周一,某些类型工作中议程设置的局限性也值得反思。

周二,多媒体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周三,公共讨论空间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注意到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是:

首先,由于受到编辑讨论过滤团队的控制,公开的讨论评论无法立即出现在论坛上。其次,所有在电子公报空间公开讨论的意见,即使不违反编辑要求,也不能发表。

在电子报纸上,意见领袖对讨论过程的介入并不像在社交网络上那么明显。

4.2.研究结果提出的问题

4.2.1.媒体社会批评内容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像“观点”或者“时事·思考”这样的栏目,应该更多地关注政策问题和社会监督,而不是参与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进行社会批判。显然,报道和评论所有问题都是新闻界的职责。但社会批评作为对政策变革的贡献,作为社会监督过程的结果,需要更广阔、更全面的视角和“更严厉”的社会批评。

4.2.2.电子报纸讨论的环境问题

要进行良好的公共讨论,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良好的公共环境供讨论进行。网络讨论环境,正如前面分析的,有诸多优点,但也暴露出太多缺点。电子报纸本身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在影响讨论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是:1/编辑部对公众讨论过程的干预,2/讨论内容的合法性,3/电子报纸公共空间特殊性所带来的弊端。

4.2.3.舆论问题

通过本文对两份电子报纸的舆情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理论部分所分析的舆情阶段中,电子报纸舆情处于第三阶段(问题集体辩论阶段)。舆论的第四个阶段目前还未明显显现(即形成观点、判断态度并可能引发共同行为的阶段,也就是舆论向实际行动转变的阶段)。

周一反馈“过滤”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内容上重复反馈的过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舆情的强度属性。

4.3 电子报纸开展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的对策

4.3.1.常见解决方案

4.3.1.1.社会成分意识与社会批评活动及舆论导向解决方案组

4.3.1.2.社会批评与舆论政策机制与法律解决方案组

43.1.3.社会批评与舆论解决方案组

43.1.4.与机构合作的解决方案组新闻和新闻业培训设施

第一,关于编辑部的宗旨、宗旨和信息导向。

周一, 关于编辑部的社会批评内容

第三,关于电子报纸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关于电子报纸舆论的看法

4.3.2.两页调查问卷的具体解决方案

4.3.2.1.增强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43.2.2.增强项目之间的连接性

43.2.3.更好地理解反馈的作用

 43.2.4.多元化反馈渠道

结论

1.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电子报纸的社会批评与舆论引导作用既具有普通报刊的共性,又有该类型报纸所独有的特征。凭借网络形式的优势,创造和监督公众讨论过程的作用,在论文作者看来,是电子报纸在社会批评和引导舆论方面最重要和最强调的作用。发挥这一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两级流程”或“多级流程”是电子报纸在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下的一个特点。此外,在确立讯息、甄选信息、构建作品信息的过程中,编辑部的“制定议程”作用也得到清晰的体现。在发挥文体优势的同时,电子报纸还需在内容设计和信息传递上加大多媒体融合力度。

2.论文的研究结果也基本验证了论文引言中提出的假设。具体如下:

电子报纸通过监控公众讨论、设定社会批评信息议程,在对生活问题进行社会批评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电子报纸乃至整个报刊的社会批评作用,就是要影响舆论,使舆论形成压力,影响实践过程。可以说,本文的假设1:报刊通过引导舆论影响现实生活。 从这些影响中,促成舆论直接影响社会生活,贡献改变做法已得到确认。

  • 电子报纸通过网上反馈功能,创造了一个公共论坛,供人们讨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从而形成了类似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理论所阐述的电子公共空间。不仅如此,论文中提出的一阶和二阶反馈形式也展示了所创建的“两步流”。虽然论文中没有直接论证,但可以看出,除了电子报纸所创造的信息“两级流”之外,互联网环境还在社交网络等平台上创造了其他的“多级流”。两家网络报纸《Vnexpress》和《Tuoi Tre》凭借其独特的风格,也开始将视频、音频、信息图表等多媒体元素融入到其作品中。这证明论文的假设2也得到了证实:电子报纸凭借其网络形式的优势,在履行社会批评职能方面发挥着与其他形式不同的作用,比如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讨论平台,供大家讨论、发表意见;创造社会批评过程中的多媒体信息;创建公开讨论过程中的“多步骤流程”……

论文结果还通过“从个人视角到社会规范”、“从事件到事件”、“清晰的批评”等特点,分析和评价了报刊作为“专业代言”机构在社会批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论文还对文章中所提出的电子报纸信息所呈现的“引导性信息”、“高度理性化信息”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由此提出了论文的假设3。“编辑部和记者在组织信息以影响和引导舆论的过程中发挥着议程设置的作用。”也证实了。

论文还指出、分析并评价了电子报纸公共空间的特点。论文特别强调了越南电子公共空间的独特性,这些特点受网络公共空间的虚拟性以及越南的文化和社会特征所支配。论文第三章指出并分析的越南电子报纸公共空间的五个特点也证实了论文的假设4:越南电子公报空间的舆论在参与社会批评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这些特征受互联网空间的虚拟性以及越南特定文化和社会特征的支配。

  • 电子报纸在社会批评的接受、讨论和公众反馈等层面对创造社会批评的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论文已经证明,电子报纸在实际的质量方面并没有像理论上分析的那样有效。事实上,报刊只是影响舆论的一个因素,但并不能完全从整个机构层面创造舆论。舆论也会发生变化,并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引导。这一结果也有助于证实本文的假设5: 质量报刊特别是网络报纸的社会批评不够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参差不齐。

3. 论文中未解决的问题:

最好的,论文没有量化编辑部通过工作对舆论产生的具体影响,也没有量化编辑部在工作中设定议程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要求,很难用本论文的方法来解决。论文作者希望在另一项研究工作中呈现这些结果。

其次,本论文的调查对象为两家大型电子报纸,调查时间连续为7年。虽然我们尽量选择了一份纯电子报纸、一份带有纸质版的电子报纸,同时选取了两份报纸的大量案例研究以及两个非常具体的专栏进行调查,但考虑到两份被调查的报纸都是实力雄厚、读者群庞大的报纸,调查的全面性仍然不高。事实上,对于像《越南快报》或《青年报》这样受众较少的小型在线报纸来说,本论文所调查的讨论频率和频率很难准确。现在甚至有一些网络报纸没有讨论,或者编辑部不允许公开公众反馈。因此,为了获得更全面的结果,更清楚地展示越南电子报纸的公众讨论情况,需要进行比本研究更广泛的、样本量更丰富的研究。

第三,本论文尚未考察社交网络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上的社会讨论过程,这一进步源于电子报纸上作品的共享。分析这第二次讨论的过程,很多时候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反映出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讨论内容。然而,研究范围以及论文的能力和方法不允许这样做,所以我想将这个方向保留给论文作者进一步的研究项目,比较越南电子报纸和社交网络的公共空间。

作者科学著作清单

与论文相关

  1. Phan Van Kien (2014) 对现代越南媒体公众恐惧文化的解读,青年干部和研究生科学会议论文集,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第 34-56 页。
  2. Phan Van Kien (2015),越南科学期刊参与科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一些问题,VNU 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期刊卷31,第2期(2015年),第29-38页。
  3. Phan Van Kien (2015),tuoitre.vn 和 vnexpress.net 对 2015 年河内换树活动的社会批评,VNU 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期刊卷31,No. 5(2015),第34-45页。
  4. 潘文基恩(2015)电子报纸公共空间的特殊性,青年科学家会议论文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方法,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第 14-27 页。
  5. 潘文基恩(2016)社交媒体的衰落或社会批评和个人智慧的崛起,2015 年 12 月 2 日越南记者协会新闻培训中心和记者杂志举办的“新闻与社交网络”科学会议论文集。第 130 – 139 页。
  6. Phan Van Kien (2017),现代新闻业的发展趋势:越南新闻业面临的挑战,共产主义杂志,简介 - 活动第 353 期,第 26-28 页。
  7. Phan Van Kien (2018),探讨人工智能对现代媒体的挑战,新闻与媒体——关键问题(第一卷),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第 160-166 页。
  8. Phan Van Kien (2018),从《青年报》“新闻与观点”专栏看越南电子报纸“公共领域”讨论的特点,社会学与人类学杂志(美国地平线研究出版社)6(3):337-347。

作者:乌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