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中学生欺凌行为与家长教育方式

2019年9月9日星期一 05:33

1. 研究者姓名:黎清河2.性别:男性

3.出生日期: 19/08/1978                                                  4.出生地:河内

5.博士研究生认定决定编号:2999/2013/QD-XHNV-SDH,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签发。

6.培训流程的变化: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5 年 3 月 13 日颁布的第 244/QD-SDH 号决定,关于调整研究生博士论文题目。

- 续订期限为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1 月 30 日(23 个月)

7. 论文题目:中学生欺凌行为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

8.专业:心理学9.代码: 62 31 04 01

10. 科学指导老师:- 副教授阮生福

- 副教授陈秋香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 论文系统化了初中生欺凌行为及家长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欺凌行为的概念、欺凌风格的概念、父母欺凌行为指导原则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支持、心理控制、行为控制等行为进行了阐述。

-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规范化并应用了一套测量欺凌行为、父母PCGD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工具,以满足本研究样本测量工具设计的标准。

- 论文对中学生欺凌行为及家长欺凌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欺凌现象处于平均水平。最常见的欺凌形式是言语欺凌,而身体欺凌和孤立欺凌则不太常见。

- 论文表明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开放程度与孩子的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亲子关系与儿童欺凌行为、儿童欺凌行为呈负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

- 结果还表明,父母的行为控制与儿童的欺凌和被欺凌呈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水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 对于疏忽/冷漠的父母来说,心理控制与儿童受欺凌呈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和高度可信度。

12.实际应用

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的校园欺凌防治项目具有有益的参考作用。

13. 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将评估父亲与母亲之间关系的质量,以及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方式,以更深入地了解父母对欺凌行为的影响作用。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 Le Thanh Ha (2014),“校园欺凌及一些干预项目的有效性”,全国会议论文集:学校心理健康,胡志明市国立大学出版社,第 113-125 页。

2. Le Thanh Ha(2018),“校园欺凌——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国科学会议论文集: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弘德出版社,第 398-406 页。

3. Le Thanh Ha (2019),“亲子关系与中学生欺凌行为”,社会心理学杂志(3),页94-205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黎清河2.性别:男性

3.出生日期: 19/08/1978                                  4.出生地:河内

5.录取决定编号:2999/2013/QD-XHNV-SĐH,日期:2013 年 12 月 30 日,由河内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发布。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5 年 3 月 13 日颁布的第 244/QD-XHNV 号决定,关于更改博士生论文题目。

- 学习时间延长: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20日(23个月)

7. 论文正式题目:中学生欺凌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

8.专业:心理学9.代码: 62 31 04 01

10. 监事:- 副教授。博士学位阮生福

- 副教授。博士学位陈秋香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 论文系统化了中学生欺凌行为及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明确了欺凌行为、欺凌方式、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支持、心理控制、行为控制等行为的概念。

-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规范化并应用了一套符合样本测量工具设计标准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欺凌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欺凌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 本论文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现状及家长教育方式进行了调查与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受欺凌的程度属于一般水平。最常见的欺凌形式是言语欺凌,而身体欺凌和孤立欺凌形式所占比例较低。

- 论文指出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开放程度与孩子的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亲子关系与孩子的欺凌行为呈负相关,欺凌行为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

- 研究结果还显示,父母的行为控制与孩子的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行为呈负相关。父母的心理控制程度与子女的亲社会行为程度呈负相关且显著。

- 对于父母的忽视/忽略,心理控制与孩子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呈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12.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该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家庭欺凌预防项目的制定具有有益的参考作用。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如有):

该论文的未来研究将评估父母关系的质量,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方式或许能让我们深入了解父母在子女欺凌和欺凌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Le Thanh Ha (2014),“校园欺凌及一些干预项目的有效性”,全国研讨会论文集:学校心理健康,越南国立大学,胡志明市出版社,第 113-125 页。

2. Le Thanh Ha (2018),“校园欺凌——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国研讨会论文集: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弘德出版社,第 398-406 页。

3. Le Thanh Ha (2019),“中学生亲子关系与欺凌行为”,VASP社会心理学杂志(3),第 94-205 页。

作者:乌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