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张氏桃阮
论文题目:“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对11世纪至19世纪中叶越南思想史的影响”。
论文方向:哲学
专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代码: 62 22 03 02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1.1.目的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基本内容的分析,阐明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在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的影响。
1.2.研究对象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对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与人、哲学史和越南思想史。此外,论文还运用了其他科学研究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具体历史方法等。
3。成果已经成熟。结论
3.1.主要结果
- 分析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些主要内容。
- 分析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对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的影响。
- 分析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人物观念的特点和意义。
3.2.总结
民本思想是人类历史上一直总结出来的思想,总体上体现在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中。先秦儒家提出了一类人,它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很多阶级和阶层,虽然他们在经济、社会、职业地位上或多或少有所不同,但都是占人口大多数、与统治阶级相对立的部分。先秦儒家之人范畴的内容是比较多元而复杂的。
特别是在谈到民的作用时,先秦儒家比其他同时代学说提得更为清楚。人民的作用体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先秦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的观念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伟大力量,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力量。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本”、“民为贵”、“民为邦本”的观念。这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先秦儒家思想对包括越南思想在内的人类思想史最伟大、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先秦儒家认为,掌握民心,留住民心,使民永远为被统治者,是关系君王、统治者政治命运和政权存亡的最重要的事情。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先秦儒家思想,国王和统治者必须赢得民心和信任。而赢得民心又成为儒家学者提出君主对人民的态度、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的基础,并通过“养民”和“教民”两项政策来表达。
先秦儒家思想传入越南后,与越南人民的爱国主义、团结互助、博爱传统相结合,在反抗外来侵略、恢复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大越民族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强大力量。在越南思想史上,人民观,强调人民的地位、作用和力量,视人民群众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的因素之一,在许多君王、儒家、思想家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体现和表达,如李常杰、陈国俊、阮廌、阮平谦、明命元年等。 “以民为本”思想不仅成为越南历代封建王朝统治和社会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而且成为其基础和依据,是贯穿国家建设和发展各个方面进程的主线。
人民的思想在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是建国和保卫国家过程中经常性的问题。没有人民的一致参与,就不可能打败外来侵略者,保卫祖国。统治阶级凭借民族的大团结和具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立了人民战争政策,创造了民族历史上的奇迹。
通过分析先秦儒家民众思想对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的影响,可以看出,越南民族的儒生、君王、思想家对先秦儒家民众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越南社会现实对全民力量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事业中提出的要求的体现。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张氏桃阮
论文题目:《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在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的影响》。
论文的科学分支:哲学
主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代码: 62 22 03 02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
1.论文目的及主题
1.1.研究主观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基本内容的分析,阐明了民本思想在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的影响。
1.2.研究主题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在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对越南社会与人、哲学史、思想史进行研究。此外,论文还运用了分析、综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具体史实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 分析儒家思想的背景和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一些主要内容。
- 分析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对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的影响。
- 分析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上人物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3.2.结论
民本思想是融入人类历史的思想,总体上体现在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中。先秦儒家提出了“民”的概念,它包括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阶级、阶层,这些人的经济、社会、职业地位都有所差异,但他们是人口中最广大的部分,与统治阶级是对立的。先秦儒家所构想的“民”的内涵是相当多元而复杂的。
特别是在谈到人的作用时,先秦儒家比其他同时代理论提得更清楚,并将人的作用体现在整个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从先秦儒家思想中人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人是社会的伟大力量,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力量。先秦儒家最突出的民本思想是“民本”、“民重”、“民为邦本”。这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先秦儒家思想对包括越南思想在内的人类思想史做出的最大、最有力的贡献之一。
先秦儒家认为,掌握天下之道,是决定君王政治命运和政权存亡的关键,也是决定政权存亡的根本所在,是永远保有人民的天下。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先秦诸子认为,君王、统治者必须受到人民的爱戴和信任。而受人民爱戴与信任又成为儒家学者以“养民”与“教民”两大政策来表达君王作为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责任与义务的依据。
先秦儒家思想传入越南后,与越南人民的爱国主义、团结互助、爱民传统相结合,在反抗外来侵略、恢复民族独立、建设和发展大越民族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越南思想史上,强调人民的地位、作用和力量,把人民视为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因素之一的人民观,体现在许多国王、儒家学者和思想家的思想和行动中,如李常杰、陈国俊、阮廌、阮平谦、明明等。“以民为本”思想不仅成为越南封建王朝统治方式和社会管理的主要目标,而且成为其形成和实施的基础。南,并将这根红线贯穿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越南思想史上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人民的思想是建国和保卫国家过程中的自然规律问题,因为没有人民的共识,我们就不可能打败外国侵略者,保卫国家。统治阶级凭借千百年来的民族团结和传统的爱国精神,开辟了人民战争道路,创造了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
通过分析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对11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越南思想史的影响,表明儒家学者、君王、民族思想家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越南社会现实对全民力量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事业中奋斗的要求的体现。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