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梁文科博士(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研究学院讲师)撰写,发表于《中国研究杂志》2009 年第 3(91) 期,第 69-74 页。
本文由梁文科博士(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研究学院讲师)撰写,发表于《中国研究杂志》2009 年第 3(91) 期,第 69-74 页。
中国和越南的社会经济改革本质上都是全面、系统且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转型。迄今为止,这一改革进程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这两个邻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发展。像中国或越南这样的民族国家的整个发展历程都深受政治或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研究西方政治价值体系及其对中国和越南等东亚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必要,不仅对国际研究大有裨益,还能为越南高层政治家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范围涵盖三个基本方面:
一、西方政治价值观是什么?
政治价值体系是整个政治体系的最深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地位:
谈到西方政治的价值观,人们常常会提到以下几个核心方面:1
上述整套价值体系不仅渗透到政治领域,实际上更是整个民主社会的准则,是欧美人民历经数个世纪血泪洗礼、发展至今的结晶。事实上,这些价值观渗透到每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甚至渗透到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宏伟文化殿堂。但这绝非西方独有的价值体系,也并非只适用于西方社会。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所指出的,它是客观历史进程的产物,具有普世意义,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他写道:“东亚历史上的领袖们不仅强调自由和宽容的重要性,而且他们也提出了清晰的理论来解释这样做的合理性。”² 这一伟大的价值体系,通过和平与战争、贸易与宣传,有时甚至通过西方帝国主义殖民列强的炮舰和原子弹,以各种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东亚地区,并持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民。而东亚人对这种传播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二、东亚接受西方价值观的一些特点
本文旨在分析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案例。选择这两个地区进行分析是合理的,因为它们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地区,发展历程也各不相同,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种族和文化背景却有着高度的同质性。
阿玛蒂亚·森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回顾道,在1997年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上,各国政府代表团强调了东亚与西方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新加坡外交部长认为,“普遍接受人权理念可能会造成危害”。中国代表团则特别强调了各地区的不同特征。中国外交部长还在文件中写道,“个人必须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sup>3</sup> 森认为,“基于亚洲价值观独特性而为东亚威权主义辩护的做法需要从历史角度进行审视。”<sup>4</sup> 关于研究民主与发展关系的方法论问题,森呼吁不仅要关注统计关系,还要分析增长和发展的原因。研究普遍认同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这些政策都与更大的民主开放度相关。
如果台湾成功采纳西方民主价值观,则会出现以下特征:
中国案例:
欧美文明价值体系对中国的影响已逐渐从单向的强制和胁迫转变为交流、融合与转化。西方价值体系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带来了积极成果,在另一些方面则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总体而言是积极的。其消极面体现在部分弱势群体或过于激进的群体在建设新中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动荡和不稳定,尤其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中国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西方价值体系,其中最基本的两个视角是:执政党(共产党及其控制的国家)和民众。本文将重点分析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领导人和精英接受西方价值体系的行为。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20世纪初进步政治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包括《新书》、毛毛改革运动和“三民主义”等。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接纳和转化西方思想、形式和价值观的经验,对当今中国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改革开放要取得成功,必须有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这套理论体系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家的成功经验,属于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西方经济改革理论宝库中理论众多,但中国选择了既先进又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理论。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套理论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1889-1946)“新古典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同时,中国也采纳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五阶段发展周期理论。这一五阶段发展理论从宏观层面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从传统社会(封建、半封建)向大众消费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这些现代思想已被中国吸收、转化和创造性地运用到当前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世界各国所认可和高度赞赏。具体而言,我们看到:
中国正在构建一种经济改革模式:既要改革以振兴国内经济,又要大力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国内改革首先优先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改革;其次推进城镇改革,包括产品承包、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市场体系:包括生产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改革价格体系:包括国家价格、市场价格和管制价格;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就业制度;以及进行行政改革等等。
在对外经济方面:建立经济特区,制定沿海地区开放战略,开放江岸地区经济,开放边疆地区经济,开放西部地区经济并建设西部经济。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实行严格的国家调控,保持稳定的增长节奏,最终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收西方改革理论,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并加以改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效益,这是中国妥善处理内外辩证关系的最终目标。
改革方式已经从最初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要求协调、科学地发展。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其他国家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理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最先进的文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或者建设和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三、中国吸收西方政治价值观的经验
初次体验:在接受和交流欧美文化时,中国文化只吸收某些价值观,或者将其改造以适应自身的文化传统。
第二个经验:在接触欧美文化时,中国有时会接受整个体系,但会根据不同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例如,中国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并非教条式地接受,而是吸收其精神内核,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造。
第三种经验:中国吸收并改造西方政治制度的形式,以表达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同音异义的现象。例如,同样是国民议会,但中国国民议会是由党选举产生的,每年只召开一次会议来批准党的政策。同样是直接选举,但不存在竞争。同样是多党制,但所有政党都(根据宪法)承认中国共产党的独家领导,并且是其盟友……
总之,可以说西方政治价值体系对包括中国和越南在内的东亚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强大的影响。中国吸收和运用这些价值体系的经验,对于我们在政策制定、政治体制建设和政策实施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今政治中运用这一价值体系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基本原则是尊重民主价值观,保护和保障人民的个人自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人民富足、国家强盛、社会公正民主文明的目标。
作者:i333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