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讲师、理学硕士阮光廖分享了他对今年大学入学历史考试的看法,并预测了该科目的分数分布。
- 先生,您对今年的高考历史有什么看法?- 我对今年高考历史科目有几点总体评价:首先,考试内容准确,与普通教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其次,考试制定者注重世界史和越南史的结合。特别是,考试中关于越南史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从1930年到1975年越南革命的各个时期和发展历史。因此,死记硬背的考生无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第三,考试的考生分类非常严格。如果考生只死记硬背,不理解内容,不系统地掌握历史时期,不具备应试技巧,即不掌握考试的基本和重要内容,那么考生的成绩将不会超过平均水平。考试要求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这有助于选拔优秀的考生入学。
- 能否具体评价一下每句话的难度和趣味性?-
问题一:介绍二战后至1973年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内容以及1947-1949年美国全球战略在西欧的实施情况。这道题比较难,因为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把这部分内容放在越南历史知识内容里讲解。因此,考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会比较主观,很难把美国基本全球战略的内容抽离出来完整地回答这道题,尤其是关于在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部分,这部分占了第一题总分的一半。我也认为这道题是最难拿最高分的题目。
问题二:阐述并评价越南共产党第一个政纲所确定的任务和革命力量。这道题,考生能够轻松地阐述《纲领》提出的任务和革命力量,但评论部分却颇具挑战性。要想根据部里的答案正确评论并得分,考生需要能够在清晰理解《纲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我认为这道题是考试5道题中最清晰、最容易理解的一道题。因此,这也是考生容易得分的一道题。
问题三:选取1941年至1945年的历史事件,阐明阮爱国-胡志明在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中的作用。这也是一道难题,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题目,运用历史事件全面展现胡伯伯在八月革命胜利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是革命道路和方法的确定者;他以“救国团”为核心创立越盟阵线,建立了大团结民族联盟;他建立了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他准确评估时机,坚决发动和领导全民起来起义,取得胜利。对于这道题,如果考生不了解总体情况,只是死记硬背,就无法正确、完整地作答,尤其是最后两个方面。
问题IVa:在抗法战争(1945-1954年)中,我军主力第一次重大主动进攻战役是什么?请简述该战役的历史背景、我们的政策及其意义。这道题说难也难,说易也难。如果考生能正确指出战役名称,即1950年秋冬边境战役,那么对战役内容的呈现就会比较简单。但如果考生不能正确指出题目所指的战役名称,那么就比较难了。这里,考生很容易将战役名称与1947年秋冬战役和1954年奠边府战役混淆。所以,有两种可能:一是考生因为没有正确指出战役名称而得不到分数;二是如果理解了题目,就会得高分。如果是好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这道题,但中等和差学生可能什么都做不出来,或者即使做出来,也只是碰运气。
问题四b:我军和南方人民的哪一次战略进攻迫使美国宣布对越战争“美国化”?请概述这次进攻的历史背景、发展和结果。这道题与IVa题一样,对考生的分类也十分明确。题目涉及我军和人民在南方1972年的战略进攻。如果考生理解题目内容,就能答对。如果考生不理解题目指的是哪一场战略进攻,就意味着这道题不会得分。然而,在1972年战略进攻的历史背景部分,考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没有充分阐述思路,尤其是没有充分展现1972年进攻的进展和结果。
- 你能预测今年历史科目的分数分布吗?- 根据我多年阅卷经验,我预测:历史科目普遍分数在1到3分之间,主要集中在中等生和差生;中等生的分数范围在4到5分之间;优秀生可以拿到7分以上,但肯定不会太多。我认为,按照上述考试结构和内容,考生在历史科目中取得高分会比较困难。但我也相信,参加我校入学考试并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都是优秀学生,能够通过这类考试。
- 从今年的考试来看,您对未来几年大学历史考试的建设有什么建议?- 我想对那些出题的人提几点建议:首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将世界史知识融入越南史,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越南史的具体知识,但又要与世界史的发展紧密联系。关于世界史的问题不应过于割裂,而应与越南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例如,你可以问:“在越南奠边府大捷的影响下,非洲各国人民获得独立的过程”?或者“1946-1954年越南与老挝的关系以及反法殖民战争”。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既具体又概括的知识,并且回答起来也很有趣。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肯定会更有创意,质量也会更高。其次,在题目中,评论部分应该比事件陈述部分结构化,因为事件陈述对高中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评论部分通常是评选优秀学生的关键部分。第三,我也认同考试的出题方式,不是基于死记硬背,而是考察考生对课文的理解、对问题的把握以及系统化知识的能力。对于理解课文的考生来说,获得高分很容易,但对于习惯死记硬背的考生来说,这种考试形式却是一个挑战。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考试应该保持这种出题形式和出题方式。
- 从今年高考历史科目来看,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历史教学方式?我认为历史每年都是很多考生的“避风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学习应试技巧。死记硬背、泛泛而谈、内容过多而没有系统性,以及没有抓住每个历史时期的重点,都无法获得高分。对于历史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和系统化,以便学生能够既具体又概括地掌握问题。教师需要懂得如何“强调”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转折点、具有历史意义和划时代意义的胜利……至于应试技巧,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抓住题目的重点,如何完整准确地作答,而不是东拉西扯。当你既拥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又具备应试技巧时,无论考试题目是什么,你都能运用所学知识,很好地答题。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