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好必有难

星期日 - 2010年7月18日 08:07
文学系讲师裴越胜分享了他对今年大学入学考试C组和D组文学的看法以及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文学教学和学习。

文学系讲师裴越胜分享了他对今年大学入学考试C组和D组文学的看法以及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文学教学和学习。 -您如何评价今年C组和D组的文学考试?- 近三年来,高考文科难度明显加大。我也在报刊上看到,舆论普遍认为今年的文科考试好但难。但在我看来,好事多磨,好事总是与困难相伴而生。所以,如果一边称赞好,一边又抱怨难,这是不合逻辑的。以前舆论往往认为D组的文科考试比C组的容易,但今年C组的文科考试和D组的文科考试都没有容易,这也是教育培训部的政策。事实上,从考试评分情况来看,D组的考生文科成绩往往高于C组的考生。因为D组的考生通常是城市考生,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机会。每年文科考试成绩最高的通常都是D组的考生。今年的考试成绩还不错,但作文题的难度与考生的理解能力相比略有提升。你对这次评估有什么看法?- 有人说,这两个考试的作文题目都很好,但相对于考生17、18岁时的理解能力来说,难度较大。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感知、分析课本以外的作品或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 Bui Viet Thang 老师

这道辩论题探讨的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两个问题:不负责任和虚伪。这些问题无孔不入,影响着社会上所有个体,包括学生自身。两年前,教育和培训部长发起了“两不”运动,旨在抵制学校里的消极情绪和“成就病”,而且目标仅仅针对学生。那么,为什么说这两个问题太大,学生无法理解呢?以当今学生的普遍教育水平以及认知和社会理解水平,考试题目涉及如此重大的社会问题并不令人担忧。我认为,题目内容不会超出考生的理解范围。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学生有很多机会获取信息,并参与国家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考试要求考生通过工作中的具体细节来分析和感知问题。您对这种考试形式有什么看法?迄今为止,我们在文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思想、主题、人物分析等泛泛而谈,却忽略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即感知文学和生活中美的能力。而要感知作品的美,必须深入每个细节和具体的形象。如果考生能够回答这类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克服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这种题型自2008年以来一直沿用,我认为非常受欢迎。这样的题型将促使文学学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结合生动的社会现实去感知作品和问题的能力。您如何评价考生完成这两篇作文题目的能力?- 正如我上面所说,今年高考文学C类和D类的难度相当。但在单独考试中,考生可以选择按照标准方案或高级方案选题。我认为考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关于诗歌的题目,而不是散文中的细节。我们为某学校的一份试卷批改了一天,发现选择3B题(散文题)的考生只占10%到15%,其余85%的考生都选择评论诗歌段落。或许是因为诗歌展现的美和善更容易被感知和看到,而散文的美和善则与细节相关,更需要记住。-您预测今年文学科的分数分布情况如何?- 如上所述,由于考试趣味性强且难度较大,我认为5分及以上考试中,5-7分占70%,8-9分占30%。总体来看,1-5分占40%,5-7分占40%,7分以上占20%。文学满分难度较大,但我希望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考试委员会能有1-2门9.5分的考试。-您对明年的大学文学考试有什么想法吗?

我们强迫学生记住太多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Bui Viet Thang 老师

- 从2008年至今,大学文学考试的方向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旨在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和老师避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出题方式能够激发考生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在社会论证类题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考试要求考生分析和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具体细节,要求考生具备细致的感受,能够对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迫使考生均衡学习。未来几年的考试题型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试题难度越高,质量越好,就越能推动高中阶段文学学习朝着更积极的方向转变。-从今年高考文学科的情况来看,您如何看待目前高中文学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高中文学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于它受到课程和课时的严格控制。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教案中的所有内容,从作者简介、作品背景,到对作品进行分析。我也知道高中文学教学已经开始使用电子教案。其他学科的情况并非如此,但如果文学教学过度依赖投影和机器,就会限制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文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此外,教科书涵盖的内容太多,最终对学生来说并无太大用处。任何内容如果涵盖过多,就很容易变得冗余和饱和。这是一个系统性错误,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体系在构建不合理的课程时犯了错误。我们对如何构建适合高中水平的文学课程感到困惑。换句话说,我们感到困惑,是因为我们尚未确定文学教学的理念。我们强迫学生记住太多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传递。还有一项提议是,大学入学文学考试将逐步脱离普通高中教材,这意味着考试内容将包含高中课程以外的文学作品欣赏。您对此有何看法?- 教科书应该只是提供最低限度的知识,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知能力。学生完全可以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感知能力去理解、分析课本之外的作品,或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许多其他国家也采用了这种文学教学和学习方式。但在越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路线图,必须有时间去改变,我认为这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尤其需要的是,我们必须为学生、教师和舆论做好心理准备。-谢谢你!

作者:清河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对文章进行评分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