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系讲师裴越胜分享了对今年大学入学考试C组和D组文学的看法以及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文学教学和学习。
-
您如何评价今年C、D组的文学考试?——近三年来,高考文学类科目难度明显增加。我也看了报纸,看到舆论都说今年高考文学好,但是难。但在我看来,没有一件好事是容易的,好事总是伴随着困难。所以如果你称赞它好,但又抱怨它难,那是不合逻辑的。此前舆论普遍认为文科D组高考比文科C组容易,但今年文科C组和文科D组高考并无二致。这也是教育和培训部的政策。实际评分结果也显示,D组考生的文学成绩往往高于C组考生。由于D组考生一般来自城市,因此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机会。每年文学考试的最高分通常属于参加D类考试的考生。 -
今年的考试还算不错,但是作文题目相对于考生的理解来说比较难。您对于这个评估有何看法?- 有人说,这两项考试的作文题目都不错,但相对于考生17、18岁时的理解能力来说,难度较大。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感知、分析课本以外的作品或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 Bui Viet Thang 老师
议论文句处理的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两个问题——不负责任和虚伪。这个问题影响到每个人,包括学生自己,影响到社会上所有个体。两年前,教育和培训部长发起了“两个不”运动,针对学生,对学校中的消极情绪和成就病说不。那么,为什么我们说这两个问题太大,超出了你的理解范围呢?以现在学生的普遍教育水平、认识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考试题目提到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并不是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我认为考试的内容并不算过重或者超出考生的理解范围。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学生有很多机会掌握信息、参与国家很多重大社会问题。 -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考试要求考生通过作品中的具体细节来分析、感知问题。您对这种考试有什么看法?- 至今,我们在文学教学中,往往注重意识形态、主题思想、人物分析等泛泛的问题,而忽视了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即感知文学和生活中的美的能力。但要欣赏作品的美,必须观察每一个细节和具体的图像。如果任何考生能够解答这些类型的问题,那么他们就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出题方式从2008年一直沿用到现在,我觉得非常受欢迎。这样的提出将促使文学学科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联系生动的社会现实去看待作品和问题的能力。 -
您如何评价考生完成这两篇作文题目的能力?- 上面也说了,今年高考文学C类和D类的难度是相当的。然而,在单独的部分,考生有权根据标准程序或高级程序选择问题。我认为考生会更倾向于欣赏诗歌,而不是欣赏散文作品中的细节。我们对某学校的考试进行了一天的测试,发现只有10%到15%的考生选择了第3B题——关于散文的题目,而其余85%的考生则选择了关于诗歌的题目。也许是因为诗歌中展现的美与善更容易被感知和看到,而散文中的美与善则与细节有关,需要更多去记住。 -
您预测今年文学科的分数分布是怎样的?- 因为如上所述,问题很有趣且很难,所以我认为对于5分或更高的考试,5-7分范围将占70%,8-9分范围将占30%。一般来说,1-5分的考试占40%,5-7分的考试占40%,7分以上的考试占20%。文学要取得满分会非常困难,但我希望人文社科大学考试委员会能有1到2门考试能拿到9.5分。 -
您对未来几年大学文学考试的建设有什么想法吗?
我们强迫学生记住太多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Bui Viet Thang 老师
- 从2008年到现在,大学文学考试题目的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目的是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和老师避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学习。这种出题方式很能激发考生的积极性,在社会论证类题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考试要求考生分析和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具体细节,要求考生具有细致的感知能力,并对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迫使考生定期学习。以后几年的考试题目方向都应该朝这个方向推进。测试越难越好,它越能推动高中文学学习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
从今年高考文学科的情况看,您如何看待目前高中文学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高中文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受到课程和时间的严格控制。教师必须把教案中的所有内容过一遍,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进而对作品进行分析。我还知道高中文学教学已经开始使用电子教案。且不说其他科目,单是文学科如果过度使用呈现和机械的方式,就会限制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在文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教科书中包含太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毕竟不是很有用。但任何东西投入过多就容易变得多余和饱和。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错误,也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构建不合理方案的错误。我们对如何构建适合高中阶段的文学课程感到困惑。换句话说,我们感到困惑,因为我们还没有确定文学教学和学习的理念。我们强迫学生记住太多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
还有提案提出,大学入学文学考试将逐步脱离普通高中教材,这意味着它将要求学生欣赏高中课程以外的文学作品。你对这个建议有什么看法?- 教科书应该只是提供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最低限度知识的地方。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感知、分析课本以外的作品或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许多其他国家也采用了这种文学教学和学习方法。但在越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路线图和改变的时间,我认为这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尤其要有针对学生、老师、舆论的心理准备。 -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