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文学系讲师陈兴先生分享了他对当前文学教学和学习方式的看法。老师还给出了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在大学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通过多年文学教学和高考评分,您认为当前学生在文学学习中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什么?要完整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因为我只是一个“小”个体,还有很多其他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如果让我以个人身份坦率地回答,我肯定长期以来文学教学中最“严重”的错误就是把学生变成“模范”,学习“模范文章”。正如作家南高所说,文学,乃至艺术,“不需要熟练的工人去遵循一些预先做好的模型。文学只接受那些懂得深入思考、挖掘尚未开发的资源、创造尚不存在的东西的人。”尽管南高上述概念更多的是侧重虚构文学、创作者的文学,而非学生文学,但我仍然认为,如今学生文学学习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灾难”,是因为书籍、教师和文学教学方法往往倾向于把学习者变成“机器”。当作家成为机器时,情感当然消失,个性消失,文学成为一场“灾难”。我们不能责怪学生。- 那么先生,在大学入学考试评分时,文学考试中的哪些错误会让老师担心呢?学生在写作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是试图模仿范文来写作。一次考试批改了上千份试卷,我发现所有的试卷都很类似。同时,通过样文学习永远不可能完全记住和记忆。当学生不了解和记不住范文时,他们就会迷失方向,失去自信。这就导致一系列作文经常出现如下错误:文章结构松散,论点不清,句子枯燥,“混乱”、幼稚、缺乏说服力、空口号……说实话,在我近40年的高考批改历史中,自从考试题目和范文出现以来,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作文。当然,在考试委员会中,我们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好的文章。真正的好,不只是形式上的好。那时,学生才是真正的自己。他们富有感情地思考,写出真诚、真实的句子。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恢复教授和学习文学的方式。- 每年大学入学文学考试经常会出一些关于对一首诗或一个人物的感受、一个问题……在一篇散文作品中的问题。面对此类题型,考生在考试时应该注意什么才能取得高分呢?确实,最近高考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题目,问的是针对一首诗、一段话,或者一篇或几篇散文作品中的某个问题发表看法。具体来说,从2008年至今的高考文学考试都出现过一系列这样的题目:写出你对《Day thon Vi Da》和《Trang giang》中两节诗的感受;表达你对《Tuong Tu》和《Viet Bac》两首诗的感受;表达你对《大河的摆渡人》和《谁给这条河命名?》这两篇散文的感受。总的来说,对于这种“奇怪”的考试类型,同学们需要注意,它只是一篇普通的作文,不要认为它“奇怪”。当然,当人们提出将两部作品或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时,这应该被视为一种需要比较的考试。学生必须能够找到上述两首诗/段落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至于考题中关于“情”的题目,说明考生想强调的是自己的感受。因此,在这类考试中,学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的要求,采用分析、评述、论证或解释等操作,只要能表达出所需要比较的诗歌和文学段落的优点、美感、内容和艺术上的异同即可。考生不必太担心这类考试中的“感觉”这个词。不过,我认为这样对高中生进行考试并不是很“标准”。因为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不存在“感觉”写作这种东西。它只有分析、解释、论证、评论或评述。这对学生来说会很困难。
- 多年来,大学入学文学考试都设有一道题目,要求考生阐述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看法。您对于这种写问题的方式有什么看法?从事大学入学考试评分多年后,您对学生的考试情况有何看法?您能给出什么建议来帮助考生在这类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这种类型的测试实际上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记得是从2009年的考试开始的。确切的说,这是一道社会论述题。我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时候(1970-1971年),这种考试非常流行。现在人们再次使用它,很多人认为这是某种可怕的“创新”。就我个人而言,我接受这种方法,但我并不将其绝对化。确实,通过提出这样的开放式问题,人们可以测试学生的社会意识水平并了解他们的日常想法。然而,实际上,在评分此类测试时,我并没有看到积极的方向。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还停留在“模范作文”的状态,喊口号,重复老师、书本、媒体“喂”的东西,而不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在有关“诚实、虚伪和谎言”的考试题目中,在学生的试卷上,我仍然看到了“不诚实、虚假和虚伪”。因此,我认为,要写好这类文章,同学们只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并尽量按照以下4个步骤来组织文章即可:1.引言,强调关键词(如诚实、欺骗、虚伪、信仰、冷漠……); 2.解释关键词的概念(什么是诚实、信任、谎言……); 3.关键词的延伸讨论;将自己与关键词联系起来...- 您曾为高分文学考试评分,那么您对一篇好文章的印象是怎样的?总之,这是一篇不墨守成规,文笔流畅,观点充足,有文学性,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篇同类型文章的作文。如果您不介意我啰嗦的话,我愿意提供一篇2006年河内国立大学D组入学考试学生的作文,您就会充分理解我对好作文的看法。- 您认为在文学教学和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看到文学作品的美。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和理解特定的文本,并用越南语流利、准确、热情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但作家阮开曾经给年轻作家提过一条非常好的建议:“读书时,努力记住。写作时,努力忘记。”我反对文学方面的死记硬背。- 先生,应该对大学年度文学考试做出哪些调整以适应上述目标?应该回归以前的出题方式。考试时只问一个问题。而且测试内容不应该局限于课程内容。建议在测试学生文学知识的同时,尽量使问题简洁。有3个标准需要注意:理解考试题目中的问题和文字;流利、清晰地表达越南语;作业富有创意,不是教科书式的重复。- 感谢您分享以上内容。。
作者:清河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