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试结束后,文学系讲师Tran Hinh评价道:今年的文学考试比较简单,平均分数会在5到7分之间。他还分享了他对今年文学考试方式的一些担忧。
- 您对 C 组和 D 组文学考试的总体评价如何?我觉得考试还是跟前几年一样正常,没什么特别的。然而,通过这次考试,我深刻地理解了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与语言学院黄如芳教授几年前在《青年报》上“抱怨”的感受,他说“看来我们的文学考试题目来源已经枯竭了”。教育部限制类文学考试(11、12年级)全部有近40个类别的作品,但每年的考试题目都只针对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作品。说实话,对于这种类型的考试,如果我教学生备考,我只需要教他们5到10节课就能通过考试。无需猜测任何事情。- C 类作文第 1 题询问作品中的一个细节或典型形象,并要求考生评论其含义。这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提问方式。您认为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知识水平吗?如果按照再现作者及文学作品知识的题型(2分题型)的标准来比的话,我觉得这道题还可以。然而,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倾向于死记硬背。我认为文学能力需要创造更高层次的东西,而不仅仅是陷入“琐碎”的问题,例如 Chi Pheo 去过 Ba Kien 家多少次?为什么作者把这篇小说命名为《乞丐的妻子》?……我认为文学考试应该与历史和地理有所不同,所以要避免太“琐碎”的问题。
- 对于C组文学考试的第二题,很多考生表示,尽管他们接受过如何撰写社会议论文的培训,但他们仍然做不到,因为他们不了解所需要评论的问题的内容。从以上情况来看,您认为我们在进行社会论证提案时需要注意什么?我不反对这种类型的问题,但从不对其抱有太多期望。不管怎样,这只是一道考察学生社会知识的题目,所以说它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是不真实的。我确信,如果我们对许多“写作能力差”的老年人进行这种测试,他们仍然会写得很好,甚至比学生写得更好。回到具体题目上,有的学生已经针对这类题目进行了充分的训练,但因为题目“超出他们的水平”,所以他们仍然做不到。我同意这个想法。我一直认为,对于学生,即使是高中生,考试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选择一些纯粹的问题和作品,让他们去思考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们“陷入”一部分成年人“被迫”面对的“反消极”战争。过去三年,当这道题用于高考时,我感觉舆论的期望过高,而考试题目主要针对社会上的“不好和邪恶”,如“欺骗、不诚实、虚伪、不负责任、盲目崇拜、成就病……”。不要因为讨论太多这些问题,而让纯洁的心灵变得“浑浊”。- 有人说D组的文学考试比C组的难,两种考试都有助于对考生进行分类,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舆论普遍认为D区考试比C区考试“更难”。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没有哪个区块比其他区块更难。具体来说,第1题,两块难度相同的题;第2题(社会论证),C块比D块难;但是第3题C块比D块容易。关于考试到底能不能对考生进行分类,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种说法,因为多年来,我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几乎都听过一遍又一遍这样的“争论”。该部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证实: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和报纸都会报道考试情况;现在你问我这个问题。老实说,我仍然无法弄清楚哪个测试比哪个测试更有可能进行分类?如果测试很难,那么它的分类会比简单的测试更好,这是真的吗?我不这么认为。对我来说,只要要求学生在一页纸上写一段非常简单的问题,我就能立即分辨出哪些学生比哪些学生更优秀。其他科目我不太清楚,但是文学方面,我可以确认我所说的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像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报纸上发表的某人的倡议那样,在一天之内组织一次大学入学考试。- D组文学考试标准大纲第3a题要求表达对两个短篇故事两个结局含义的感受。这种提问方式引起了很多不同的意见。请告诉我你的看法?正如 Thien 先生(教育大学)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的那样,这只值 2 分的考试题目。我认为 Thien 先生是对的。对两部作品的两个结局表达感受,更确切地说是两部作品的两个细节表达感受,很难把这当成一个5分题。我确信如果学生选择做这道题的话,他们一定会很难受。所以他们会选择问这个问题河流属于高级部分(实际上是标准写作部分中的一课)。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这是一个“糟糕”的测试。如果允许我做测试,我绝对不会“敢”问这么“敏感”的问题。我们如何能将 Thi No 在跑向 Ba Kien 家时想象到的“废弃的旧砖窑”这两个细节与 Trang 在作品中记得的“飘扬着黄星的红旗”这两个细节进行比较呢?接老婆好的?我还是觉得它“害羞”。看来出题人迫于“压力”不得不选择作品,所以才不断“尝试”重新创作一些“老”作品,并以复习题的形式呈现,而复习题是多年来高考文学类考试中非常流行的题型。他们看上去“很困惑”。就连C区考试也是一样的。我仍然觉得考试“要求”学生感受两部作品中的两节诗句不太令人信服。相思病作者:Nguyen Binh 和这是维达村作者:Han Mac Tu。其实,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很“尴尬”。我看不出这两首诗中的“槟榔”意象有什么联系。韩麦图诗中的句子是关于自然、顺化维多的风景;槟榔相思病阮平 (Nguyen Binh) 的作品讲述的是爱情、浪漫和渴望。还是出题人的意思是让学生弄清楚这个特点?- 你能预测 C 组和 D 组文学成绩分布吗,即使只是相对的?今年的C、D板块考试总体比较简单。我也亲自去监考,看到学生们的成绩都比较好。当然,确切的分数分布只有在评分完成后才能知道。如果让我猜的话,我认为C组和D组文学的平均分数应该在5到7分之间。如果D组的分数稍微好一点,可能是因为D组的学生比C组的学生更优秀。
作者:清河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