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担心文学考试

星期三 - 2012年7月11日 00:40
文学考试结束后,文学系讲师Tran Hinh表示:今年的文学考试比较简单,平均分大概在5到7分之间。他也分享了自己对今年文学考试设计的一些担忧。
Băn khoăn đề Văn
担心文学考试

文学考试结束后,文学系讲师Tran Hinh表示:今年的文学考试比较简单,平均分大概在5到7分之间。他也分享了自己对今年文学考试设计的一些担忧。

- 您对 C 组和 D 组文学考试的总体评价如何?我觉得今年的考试题目和过去几年一样正常,没什么特别的。不过,从这道题来看,我理解了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与语言学院黄如芳教授过去几年在《青春报》上“抱怨”的感受,他曾说“我们的文学题目好像已经用完了”。教育部限制类文学课程(11年级和12年级)涵盖近40个类别的作品,但每年的考试题目都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同样的作品。说实话,这种题型,如果我教学生复习备考,我只需要教他们5到10节课就能通过考试。根本不需要“背诵”任何东西。- C 类作文的第一题会询问作品中的一个细节或典型图像,并要求考生评论其含义。这种提问方式近年来相当普遍。您认为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考察考生的知识水平吗?如果与再现作者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题型(2分题型)的标准相比,我觉得这道题还行。然而,我总觉得这道题还是偏向于死记硬背。在我看来,文学能力需要创造更高层次的东西,而不是只问一些“琐碎”的问题,比如“Chi Pheo 去了 Ba Kien 家几次?”“为什么作者把短篇小说命名为《捡来的妻子》?”……在我看来,文学考试应该与历史和地理有所不同,所以要避免那些太“琐碎”的问题。

- 在C组文学考试的第二题中,许多考生表示,即使他们接受过如何撰写社会议论文的培训,但由于不理解需要讨论的问题内容,​​仍然无法完成。从以上情况来看,您认为撰写社会议论文时应该注意什么?我并不反对这类题目,但也从未对它抱有过多的“期望”。毕竟,它只是一种考察学生社会知识的题目,说它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也未必正确。我坚信,如果这类考试针对许多“文学素养较差”的成年人,他们仍然可以写得很好,甚至比学生更好。回到具体问题上,有些学生虽然受过这类题目的充分训练,但由于题目“超出”了他们的水平,他们仍然做不到。我同意这种想法。我一直认为,对于学生,即使是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在出题时也应该尽量选择纯粹的议题和作品,引导他们思考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强迫这个年龄段的人“陷入”成年人群体“被迫”面对的那种“反负面”战争。过去三年,当这道题被用在高考上时,我感觉舆论的期待过高,而考试本身却主要聚焦于社会的“恶”,比如“欺骗、不诚实、虚伪、不负责任、盲目崇拜、成就病……”。不要因为讨论太多这些问题,而让纯真的灵魂变得“浑浊”。- 有人说 D 类文学考试比 C 类考试更难,两种考试都有助于对考生进行分类,您如何看待上述说法?舆论普遍认为D类考试比C类“更难”。我个人认为,没有哪个类比哪个更难。具体来说,第一题,两个类难度相同;第二题(社会论证),C类比D类难;但第三题,C类比D类容易。至于考试能否区分考生,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说法,因为多年来,我几乎在考前、考中和考后都反复听到过这种“争论”。教育部负责人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肯定地说: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和媒体都会写这样的题目;现在你问我这个问题。说实话,我至今想不出哪个考试的区分能力比其他考试更好?如果一个考试题很难,那么它的区分能力就一定比简单的考试更好吗?我不这么认为。对我来说,只要让学生在一页纸上写一段非常简单的题目,就能立刻看出哪些学生比哪些学生更优秀。其他科目我不知道,但文学方面,我可以确认我说的没错。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像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的报纸上有人发起的倡议那样,在一天之内组织一场大学入学考试。- D 类文学考试标准大纲中的第 3a 题要求考生表达对两篇短篇小说中两个结局含义的感受。这种出题方式引发了诸多不同的看法。您能谈谈您的看法吗?正如师范大学Thien先生在媒体上回答的那样,这只是一道2分的考试题。我认为Thien先生说得对。表达对两部作品中两个结局的感受,更确切地说,表达对两部作品中两个细节的感受,很难算作一道5分的题目。我相信学生们如果选择做这道题会很吃力。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做这道题。河流属于高级部分(实际上是标准部分的一课)。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场“糟糕”的考试。如果我被允许参加考试,我绝对不会“敢”问这么“敏感”的问题。Thi No跑到Ba Kien家时想象到的“废弃的旧砖窑”和Trang在作品中回忆到的“飘扬的红旗和一颗黄星”这两个细节,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接老婆好吗?我还是有点“犹豫”。出题的人似乎迫于“压力”选择作品,所以他们一直“试图”重新推出“旧”作品,并将它们以复习题的形式呈现,而复习题是多年来高考文学类考试中非常流行的题型。他们似乎“困惑”了。C类考试也是如此。我仍然觉得考试“强迫”学生复习两部作品中的两首诗,这不太令人信服。相思病阮平和这是维达村韩麦图的诗。其实,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感觉很“别扭”。我看不出这两首诗中“槟榔”的意象有什么联系。韩麦图的诗句描写了顺化维多的自然风光;相思病阮平的主题是爱情、浪漫和相思。或者,出题人是想让学生明确这一特质吗?- 你能预测 C 组和 D 组文学成绩的分布吗,即使只是相对的?今年C区和D区的考试总体来说比较简单。我亲自监督了考试,所以看到学生们的成绩相对较好。当然,具体的分数分布只有等评分结束后才能知道。如果让我猜的话,我认为C区和D区的文学考试平均分数应该在5到7分之间。如果D区的分数稍微好一点,可能是因为D区的学生比C区的学生更优秀。

作者:清河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对文章进行评分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