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越南家庭也在发生变化,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体现在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标准的形成上。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氏贵教授指出:国家需要制定一项基于深入全面研究的、针对越南家庭发展的具体政策,才能真正促进越南家庭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为每个人带来幸福。
- 根据你的研究,你如何评价当今越南家庭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无法一次性给出全面而完整的答案。然而,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越南家庭的变化:规模、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和家庭性质。越南家庭的规模和结构朝着核心家庭(即只有父母和子女的家庭)的方向发展。关于家庭关系,我们通过观察周围人的生活可以最清晰地感受到。例如,过去封建家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道是亲子关系的核心,三顺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因此,父母对子女婚姻的权威体现在“父母把你放在哪儿,你就坐哪儿”的说法中。如今,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程度提高,家庭民主程度也更高。单方面的强加,例如丈夫对妻子或父母对子女的强加,正在逐渐减少。家庭具有多种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心理功能和情感功能……这些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经济功能的变化:在补贴时期,父母双方都工作挣工资,是养育子女的主要劳动力。如今,家庭可以成为直接生产单位,创造物质财富,所有成员都能为经济做出贡献。本质上,家庭不再是每个成员唯一的家。过去,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共同生活,情感联系紧密。如今,社会关系高度发达,每个人都扮演着多种角色,并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成年人与同事、朋友,甚至与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建立联系。孩子们在上学和玩耍的过程中,也参与到许多其他同伴关系中。紧密的家庭关系有所减少。
那么,教授,最积极的变化是什么?我们正面临贫富差距。过去,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家庭迅速致富。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善,这些家庭也拥有了更多发展文化、教育和交流的条件,这些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变化。这种发展有助于家庭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越南目前有40%的人口需要社会救助,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即使是贫困家庭,只要勤奋、热情、有才华,也有机会改变命运。显然,社会的基本平等在于让所有家庭都拥有更好的发展条件。越南政府的政策非常正确,它既支持家庭合法致富,也支持贫困家庭向上流动。
但似乎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与家庭相关的如此紧迫的社会问题:儿童杀害父母、亲戚杀害亲戚的案件;儿童犯下严重罪行;通奸和离婚日益普遍;同性恋和社会歧视;将性与爱和家庭分离的倾向;家庭暴力、社会暴力……?这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家庭问题。这导致家庭发展缺乏规范。我们摒弃了旧的价值观体系,认为儒家思想落后,却未能为家庭建立新的价值观体系。这是经济发展的沉重代价,但与社会发展截然不同。或许可以类比一个暴发户,他们迅速致富,却缺乏文化修养。记住,家庭是个人社会化功能最强大的场所。人类首先在家庭环境中从生物性个体发展成为社会性个体。我们学习适应社会规范,参与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学习尊重社会原则,学习爱、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人……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家庭中,通过亲属,尤其是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进行教育、教导和培养。如果人类脱离了这一过程,他们就与动物无异。我们都知道“森林人”现象,也就是那些从小在森林里被狼养大的孩子,长大后虽然拥有人类的身体,但他们的行为却与养育他们的动物并无二致。又比如您提到的同性恋现象,我们该如何解决?一方面,这要求社会尊重人类的权利和正当需求;另一方面,当这种现象成为一种风气时,就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再比如,婚外情如果成为一种“时尚”,也是家庭发展偏离正轨的表现,会影响家庭的存亡和成员的幸福。以上所有问题都在“爆发”,根源在于家庭教育,但目前社会对此的研究和正确引导却十分匮乏。
众所周知,越南政府于2012年5月发布了《越南家庭发展战略(2020年)及2030年愿景》。教授,您如何评价这一举措?西方国家对家庭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越南,国家也开始重视家庭,将其视为社会发展中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社会机构。近期颁布的《越南家庭发展战略》被认为是一项积极的举措。但遗憾的是,该战略中提出的家庭建设和发展标准仍然较为笼统。
我认为国家需要立即设立一个家庭和性别平等部,配备适当的职能和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人力资源,以解决当前家庭问题。——黎氏贵教授
例如,我们已经制定了繁荣、平等、幸福家庭的标准,但我们对繁荣、平等和幸福的定义仍需进一步明确。在补贴时代,繁荣意味着食物充足,但如今,繁荣也意味着能够吃到美味营养的食物,并且能够按需进食。平等是否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平等,每个人都有需求,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任何事?如果我们只强调权利而不明确相应的责任,会发生什么?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幸福?一个妻子为了服侍丈夫、养育子女、履行对父母和亲戚的责任而牺牲自己的一生,却忽略自身的需求,这样的妻子真的幸福吗?儒家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依然充满活力,部分原因在于它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标准。例如:子女必须孝敬父母,妻子必须忠于丈夫、丈夫必须爱妻子;父母必须爱护并包容自己的孩子……我们也需要制定更明确的标准。
那么,我们从哪里入手?关键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认为国家需要立即设立一个职能适当、经验丰富且知识渊博的家庭与性别平等部,以解决当前家庭问题。因为家庭是社会的核心,也是每个人最亲近的地方。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教育个人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的地方,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如此重要的机构,如此重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正式的管理机构。而负责家庭事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充满热情。国家需要制定政策支持家庭教育,特别重视社会工作,扶持贫困家庭。此外,还必须制定从家庭入手的政策来提高人口素质。例如,越南已经通过与家庭生育相关的医疗措施,成功地选育出优良品种,淘汰了劣质品种。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有力地推行婚前家庭教育项目……
教授提到了家庭价值观和标准的转变,包括幸福观念的转变。那么,从家庭成员关系的角度来看,教授认为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无穷无尽,难以全部满足。但我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必须保障每个成员的需求,协调他们的权利和责任,让他们在不损害其他家庭成员自由和幸福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自由和幸福。每个成员都应享有其他成员的尊重和爱,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并在各自的条件和环境下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谢谢您与我交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