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长
很难相信,但我们的老师 Dinh Gia Khanh 没有大学学位,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我们帮他填写简历,填写到学历部分的时候,他笑着说:“相当于高中毕业证”。事实上,1945年八月革命爆发时,丁嘉庆先生正在印度支那法律大学就读。学生丁嘉庆被迫辍学,第一份工作是担任高中英语教师。之后,他在一所师范学院教授越南文学。三十多岁时,他成为河内大学民间文学和越南中世纪文学的讲师。凭借自学和自修的能力,他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东方、西方、现代和古代知识。有人开玩笑说,丁嘉庆先生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他是将培训过程转化为自我培训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传授知识,还非常注重方法。他经常告诉学生,不要只看我的手指,而要看我指的方向。为了服务于工作,他作为一名培训作家,编辑并撰写了教科书,直到21世纪初,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纪念碑,如越南民间文学,10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的越南文学。
丁嘉庆教授(1924-2003)曾任语言学院民俗学、古代和现代越南文学系主任(1956-1983);民俗研究所所长(1983-1988年); 《民俗文化》杂志主编(1983-1992年)。他是一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为越南文化和民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总是领先并占据领先地位
事实上,对于丁嘉庆教授来说,教学和研究是一体两面。他的讲座科学含量很高。他的教科书最初仅供学生学习。但其中许多问题已经成为浓缩的专著,例如收集和研究越南民间文学,越南民间文学简史。相反,他的专著最初是出于教学的需要。专著示例通过研究塔姆和卡姆的故事探讨童话问题在 1968 年首次以书籍形式出版(文学出版社)之前,他使用该手稿的提纲向河内大学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讲授该主题,课程 7 和 8(1966 年、1967 年)。自1980年起,丁嘉庆教授被调到民俗文化研究所(现文化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所所长。教授在那里写下了他一生的著作。 《走上理解民间文化的道路》被视为该研究所早期的学术宣言。在这项工作中,研究所所长提出了理论问题、研究历史和民间文化元素。这本书曾经是、现在仍然是进入民俗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文化研究领域的年轻干部的手册。在东南亚文化背景下研究越南民俗学不仅对民俗学而且对区域研究和比较文化都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研究工作。在这里,读者可以通过创造、文化交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在东南亚文化空间中识别越南民间文化。越南民俗文化随着越南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按照时间顺序方向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的。作者指出,通过村落习俗、节日等,社会运动中体现出适应性和文化变迁……关于丁嘉庆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不能不提到韩语作家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以及诸如越典乌灵,南方奇闻,南方谚语,森林与溪流的奇遇,阮平谦的诗歌;对《乔传》的词语、意义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著作受到专业研究者的高度评价。凭借在培养人才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的杰出贡献,丁嘉庆教授很早就被授予教授称号(1980年),并于1996年荣获首届胡志明科学技术奖。一位同事开玩笑说,这是丁嘉庆教授一生中惊天动地的成就。
这是关于丁嘉庆教授的书的封面,该书由文学学院和西贡大学于 2014 年出版,以纪念丁嘉庆教授诞辰 90 周年。
具有软实力的组织者、管理者
丁嘉庆教授担任河内国家大学文学学院古代-现代-民俗学系(越南民间文学、古代和现代文学)主任二十余年,对该系的建设有着战略性的眼光。他认为该部门是一个学术单位,而不是行政单位。因此,他注重编写教材、建立专业文献体系和培训年轻员工。尽管还不是党员,1980年他被上级领导委以重任,担任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1982年担任越南民间艺术协会秘书长,1983年担任《民间文化》杂志主编。科学界尤其赞赏他担任该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主席所发挥的作用。越南文学选集指导100多位不同专业和性格的科学家,历时20年,完成了42卷《越南文学选集》,内容涵盖从民间文学到1945年以前的越南文学。他非常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科学,不是靠权力或强加,而是靠科学家的威望和管理者的远见和心,暂时称之为软实力。
日常生活中的美丽个性
丁嘉庆教授在很多领域都受到社会的尊敬: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教师、一位博学的科学家和一位受人尊敬的管理者。在这些光环深处隐藏着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伟大个性。这种个性体现在与家人、同事和学生的关系中。丁嘉庆教授生前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阮氏多贵老师,是一位来自河内的美丽女性,非常迷人,并且全身心投入丈夫的事业。大女儿为副教授,理学博士。丁氏明恒是他的文学研究继任者。接下来是三个火枪手 Cuong、Tuan 和 Thiem,他们都很坚强,工作成功,家庭幸福。
丁嘉庆教授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朴实。 20世纪末,越南很多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也熟悉从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进口的摩托车(有档和无档),但丁家庆教授却对这辆他骑了几十年的老式自行车念念不忘。和其他正常人一样,他也会有弱点。比如,有几次他去上课,里面没穿背心,就穿着一件单薄的白衬衫,露出并不丰满的身材,引得女学生们面面相觑,哈哈大笑。他喜欢吸烟,包括烟草,这个习惯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会导致晚年出现呼吸衰竭的后遗症。但在这种简单和日常的缺点背后隐藏着敏锐的智慧和非凡的科学工作能力。在对待同事和学生时,他宽容大方,很少对任何人大声说话。在学术界,他几乎从不与不认同他观点的人激烈争论。所有这些,都造就了丁嘉庆的性格,一个永远与春天同在的人的性格。
丁嘉庆教授
+ 工作单位:文学院 + 管理职位: 民俗学、古代和现代越南文学系主任(语言学院)(1956 年至 1983 年)。 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中心民俗研究所(现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1983年至1988年)。 《民俗文化》杂志主编(1983-1992年)。
天南五禄。文化出版社,1958年。 南方奇闻。文化出版社,1960年,重印:文学出版社,1990年。 越南鬼庙。文化出版社,1961年。 森林奇遇。文化出版社,1963年。 越南诗歌文学选集。文学出版社,1962、1974、1975。 越南民间文学(编辑)。教育出版社,1962。 古代越南文学。教育出版社,1964。 民俗学(2 卷——主编)。大学与职业高中出版社 1972 - 1973 年,1977 年、1991 年重印。 通过《Tam Cam》的故事初步探讨童话问题。文学出版社。 文学典故。社会科学出版社,1976。 越南文学史,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民间文学中的越南人民英雄传统(一起写)。社会科学出版社,1971。 越南文学(10世纪 - 18世纪上半叶)(一起写)。大学与职业高中出版社,1971。
+ 1996年凭借一系列著作荣获胡志明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4部关于越南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的研究著作(1972年、1989年、1993年、1995年)。 |
作者:Le Chi Que 教授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