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一位对哲学研究充满热情的才华横溢的老师

2015年9月7日星期一 07:25
他一生致力于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有40年的时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领域,需要研究人员具有逻辑思维、创造性敏锐度和丰富的知识基础。他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为我国科学界奉献了既科学又富有深刻思想性的哲学课题,激发了人们对这门在当今学生的思维中可能被认为非常“难以理解”的学科的热爱。人民教师阮友威教授、博士的研究成果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研究始终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其写作和教学风格非常通俗易懂,贴近学生。可以说,教授、博士、人民教师阮友威是越南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
Người thầy tài hoa với đam mê nghiên cứu Triết học
一位对哲学研究充满热情的才华横溢的老师

书籍是同伴

阮友武教授于 1937 年 11 月 28 日出生于千年文明之都。或许正因如此,他身上始终带着河内人的美好:淳朴、善良、亲切。他出生于一个有三个兄弟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一名街头小贩。 1946年抗法战争爆发,他被迫辍学,随父母离开家乡,撤离到北疆德安。尽管家庭生活十分艰苦,但少年阮友武始终怀揣着出人头地的梦想。抗战初期,他只学会了读书写字,虽然因战乱不能继续学业,但他却非常热爱读书,随时可以读书。在书籍中,他最钟爱的是文学类书籍。阮友威沉浸在每一个字里行间,奔放的诗句有时是小故事。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梦想从事文学事业。除了读书的时间,他每天还要和兄弟们一起去森林里捡柴火卖掉补贴家用。 13岁——这个年纪可以说是不适合干重活的年龄——男孩阮友武勇敢地申请到北疆省德安铅矿当工人。但凭借其出色的读写能力,他被提升为矿长秘书。凭借勤奋好学的性格,1951年他直接考入小学四年级,随后进入富寿雄王中学分校就读。当时正值抗战最激烈阶段,全国普遍困难,粮食匮乏,小学生阮友威多次要吃一个月煮熟的青香蕉才能上学。 1954年,日内瓦协定签署,北方充满胜利的喜悦,阮友武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河内,就读七年级(越德中学)。上学时,国家实行两派学生混合就读的政策,因此阮友武转学到阮厝高中。阮友威在河内读高中的时候,和平以后,几乎每个暑假,他都会和一群贫困的同学去建筑工地打工,或在火车上卖报纸,赚取额外的学费。在这些名校学习期间,阮友威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这为他考入河内第一师范大学文学院奠定了基础。

经过1个月的军训后,他被选拔去苏联学习。经过仅仅8个月的强化外语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俄语课程毕业。学校决定派他去罗蒙诺索夫大学留学,攻读哲学专业。就连阮友威也想不到自己会与哲学专业结缘,因为他内心深处仍然充满着对文学的热爱。但命运却将他带到了这个神秘而充满哲学的领域。

人民教师阮友威教授博士曾任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主任(1992-1996)/图片:Thanh Long

1960年,他和100多名越南学生前往苏联留学。在这所被视为越南几代学生摇篮的学校里,学生阮友武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断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外,他还参加课外学习班,听神学讲座等。4年的学习结束后,阮友威带着许多难忘的回忆回国,回忆起在异国他乡与朋友和老师一起学习的日子。回国前,阮友武不忘放弃对读书的热爱,把四年来的奖学金都攒了起来,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好书。

1964年,他被分配到河内理工大学马列主义哲学系任教。他被任命为河内大学第一届哲学班班主任。可以说,学院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都是在老师的教诲下成长起来的。他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打消了许多学生心中对这门学科的焦虑。因为在每次讲课中,老师除了讲解基础知识之外,总会给出实际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阮友威老师一生中有一个难忘的记忆,那就是1975年河内理工大学哲学系成立初期。他受该校马列教研室的委托,与哲学研究所两名干部一起组织创办了第一届哲学班。学生们没地方住,他就费尽心思把每张床板都收拾到学校图书馆二楼,让他们暂时睡觉。但不幸的是,由于一些问题,哲学学院被解散(1976年重建)。他担任班主任的第一个哲学班不得不转到经济学院和学校的其他一些院系。

1976年,大学哲学系重新成立,阮友武先生被任命为该系首届学生的班主任。 1977年加入越南共产党。 1980年,政治形势好转,他再次得以回到罗蒙诺索夫大学实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资格。研究生完成一年实习后,高校部可决定延长一年实习。这对他以及当时的博士生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撰写和答辩博士论文的时间太短了。但这些困难都无法打败阮友武的坚强精神和决心。仅用一年时间,他就顺利完成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论文题目为:宗教的社会功能(通过南越的宗教实践),主修无神论的理论和历史令俄罗斯老师和朋友们赞叹不已。为了取得这些成果,阮友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和学习精神,包括读书。书籍就像是他无处不在的知己。阮友武每天都把时间花在去俄罗斯莫斯科的各大图书馆阅读有关自己所从事领域的优秀书籍上。莫斯科师范大学的科特雷托夫教授自1925年起就研究越南佛教,他审阅了阮友威的论文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年12月中旬,他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阮友武深受教授喜爱,并受到教授的称赞:“苏联研究生需要学习阮友威的精神和学习态度。

经过一年的刻苦研究,阮友武回到越南继续他的育人事业。他被任命为河内理工大学马列主义系主任。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博士学位的大学博士生。 1992年,该系并入哲学学院。他被任命为哲学系主任直至1996年。在此期间,除了教学之外,他还研究并撰写了两个主要主题的书籍:“宗教研究”和“哲学史”。 2006年,阮友武退役,但他并没有让自己休息。受聘于同都大学,出任马列主义与胡志明思想系(后根据教育培训部规定改为政治理论系)主任。

将诗歌带入哲学

毕生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其优雅的身姿、严肃而慈祥的面容,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河内国立大学和同都大学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心中。 Nguyen Huu Vui 教授讲授过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指导博士论文17篇、硕士论文近20篇,均顺利通过答辩,并多次参加国家级博士论文评议。此外,他还经常被邀请到柬埔寨为其他学校的学生授课(1979年至1989年)。阮友威教授不仅热衷于教育事业,还将一部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研究最多的两个领域是哲学史和宗教研究。此外,阮友威教授还在专业期刊上撰写并发表了 40 多篇文章;是 7 本书的编辑、联合编辑和合著者,包括:教科书、讲稿、参考书;国家级项目负责人:越南马列主义科学与胡志明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2002年接受);主持部级、国立大学级课题多项。典型的科学著作如哲学史(合著者-1994 年)宗教与伦理——从哲学角度(哲学杂志-1993年)哲学 (3 卷) (针对非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书籍) – 共同编辑和合著者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 – 1999 年);哲学有助于培养工业化、现代化的人才。(《社会科学与人文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事业》一书)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2000 年;当前我国宗教理论工作的创新(载于“纪念八月革命和民族抗战五十五周年9·2”科学会议论文集),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年;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大学教科书 - 共同编辑,共同作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 2002 年等......

照片:成龙

阮友武教授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哲学史,编辑兼作者,出版于 1990 年中期。这是一本他珍视已久、历时很长的书。这本书写得很简洁,推理犀利但不枯燥。阮友威教授认为,在缺乏哲学史的大学里授课,很难有效地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要彻底认识和明确它的历史起源、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登上顶峰的继承者。因此,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学习原理,他们就不会看到构建哲学的深厚基础和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因此,将哲学史纳入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将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 GS。阮友威教授也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教学理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的人。例如,在他担任学院院长期间,面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他和学院领导班子找到了稳定学院职工思想的办法,同时也为学院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了方向。他和领导班子经常对学院教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并结合学院开设的一些新专业、新系所,如:建设社会管理专业,分设宗教学系,加强哲学史系的作用,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系和马列主义哲学系的教学等。至今为止,学院一直持续发展。

阮友武教授的难忘回忆是,在莫斯科古茨基街的苏联书店“外语”中,他幸运地找到了这本书首都马克思多年前,已故总理范文同曾亲手抄写过这本书,并把它带到法国囚禁革命士兵的监狱,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阮友武教授深受感动,写下了一首诗,名为阅读资本就在列宁山上,莫斯科国立大学门前(1961 年,他在那里读哲学系二年级):

在公园的长椅上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早晨

我翻过这一页

墨色尚鲜

就像一本奇迹书

每一个字每一行

看见花朵在我心中绽放

我满怀热情地阅读

但随后那只手就停了下来。

页面中间部分阅读未完成

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触动我的心

这就是这本书。

几十年前

在法国监狱

董大叔手抄的。

敌人太残忍了!

飞行地下城很厚

但如何阻止革命呢?

马克思主义继续翱翔

今天为我聚会

春天花园里,鸟儿飞翔

我正在读《资本论》

喝下每一句好话

这首诗表达了手捧一本珍贵书籍的喜悦和幸福的心情。那种幸福感,就像诗人苏有遇到革命“真理的太阳”时的感受一样。阮友威给哲学带来了新的、独特的色彩,他总是不仅用哲学研究者的眼光看问题,而且用一个具有诗意艺术灵魂的人、一个具有敏锐政治思维的人的眼光看问题。

教授、医生、人民教师阮友武表示,他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和两个优秀女儿。他的妻子是一名高中老师,拥有昔日河内姑娘的清纯美貌,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无论是在美军入侵造成北方惨烈战乱的年代,还是在生活困难重重的补贴时期,以及随学校撤离到越北的岁月,乃至在出国留学或担任教育专家的岁月里,他的妻子几乎独自一人将两个年幼的女儿抚养成人(大女儿现已是经济学博士,在越南社会科学院工作;二女儿是博士,在河内某大学任教)。教授、医生、人民教师阮友武职业道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妻子和儿女的陪伴。可以说,阮友武教授的家人一生支持他,是一位高尚的“育人”教师。

为了表彰阮友武教授对国家教育和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国家授予他许多崇高奖项:三等劳动奖章;抵抗勋章,三级;教育奖章;青年一代奖章;国际服务奖章(1979年至1989年期间援助柬埔寨革命)。其中1996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荣获人民教师称号。但也许没有王冠的最崇高的奖励是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以及同事的信任。阮友武教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是越南美德和奉献精神的光辉典范,致力于越南教育和科学事业。

教授、博士、人民教师 NGUYEN HUU VUI

  • 出生年份:1937年。
  • 家乡:河内。
  • 1964年毕业于前苏联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获哲学学位。
  • 1982年获前苏联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无神论理论与历史博士学位。
  • 1988年被评为副教授。
  • 1996年被认定为教授。
  • 1996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 2008年荣获人民教师称号。
  • 在校工作时间:1964年-2005年。

+ 工作单位:河内理工大学(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马列主义哲学系、哲学学院。

+ 管理职位:

河内理工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系主任(1982年至1986年)。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主任(1992年 - 1996年)。

  • 主要研究领域:宗教学、哲学。
  • 典型科研著作:

越南马列主义科学与胡志明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国家级课题)。

哲学史(合著者-1994 年)。

国家课程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共同编辑,合著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0 年。

哲学(3卷)(共同编辑和合著),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9年;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合著),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2 年。

科学无神论。

哲学词典

作者:乌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