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欢庆南方解放35周年之际,国家政治出版社向读者推出了这本书
越南抗美战争:国际因素的影响作者为 Nguyen Khac Huynh。作者阮克黄是一位参加过越南问题巴黎谈判的资深外交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外交史学家。本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作者本人的档案笔记,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抗战时期越南外交的总体概述、深入分析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本书将越南战争问题置于全球冷战的背景下,分析了国际局势中两大派系的斗争、激烈斗争过程中各方的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书中展现了苏、中、美三国关系在越南战争解决过程中的剧烈变动。作者逐对分析了苏中、苏美、中美关系,并由此纵观了整个美苏中三角关系。由此,他指出了两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越南问题上的战略考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即一方面支持共同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另一方面又互相反对,以提升自己在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革命运动中的威望和影响。中苏矛盾发展到对峙,甚至流血冲突的地步,双方都寻求与社会主义的主要对手美帝国主义妥协。而越南问题,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与北京讨论台湾问题时提出,在与莫斯科讨论美苏首脑会晤问题时也提出。从这个大背景出发,作者分析了大国对越南抗战的影响,同时强调了我们党和国家外交政策中独立自主的路线。

越南的政治气概和外交经验在与美国的巴黎谈判中得到了清晰而持续的展现。作者带领读者从1965年至1967年的初期外交活动,到1968年茅丹行动的决定性打击(迫使美国提出谈判)。本书用大量篇幅分析了越南在与敌人作战过程中谨慎而巧妙的举措、对社会主义盟国反应的主动态度、为达成1972年10月协议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以及对同年12月底美国发动的“圣诞夜大轰炸”的残酷袭击的应对。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解答了许多“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在茂单之后约翰逊不得不提出谈判,为什么谈判一拖再拖,为什么我们为了达成1972年10月协议而“亮出底牌”,为什么西贡政府“绊倒”尼克松,美国向河内投掷B52炸弹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尼克松不得不宣布停止轰炸以重返谈判……作者的解答为读者提供了许多令人信服的论据,驳斥了对手的曲解。当然,在越南革命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作者也不忘提及世界人民的支持,从民族解放斗争的发起国到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美国人民、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所有这些都为抗日救国战争和统一祖国的胜利创造了国际因素。外交家阮克黄的上述著作,是研究越南外交史的重要贡献,是胜利喜悦的日子里送给读者的一份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