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主席签署成立文学大学的命令(1945年10月10日)后,该校教育管理者及时掌握时代教育潮流,懂得逐步吸收,并根据国家实际在八月革命刚刚成功的情况下有效运用。从该法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1)1945年11月3日国民教育部关于文学大学培养计划及培养方法的规定
(3)。值此河内文学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我们力图以融合的眼光勾勒出当时大学教育的思想及其对今天的意义。
1. 培训计划
这次的训练计划确定为10个最基础的科目,因此非常精简。具体而言: - 东方哲学 - 西方哲学 - 社会与人类学 - 越南语和汉语越南文学 - 中国古代至唐代文学 - 中国宋代至今文学 - 西方文学 - 东西方历史自古代至13世纪 - 东西方历史自13世纪至今 - 地理 要通过上述10门学科中的4门毕业考试,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今天的学士学位),学生必须拥有高中毕业证书,并在艺术大学学习至少3年。第一年学习2门科目,尚未考试;二年级:学习2门科目,参加一年级学习的2门科目的考试;三年级学生二年级时要参加两门科目的考试。如果他们不及格,他们可以重修。这是4门毕业考试,所以学生除了听一两门主题外,还要研究该科目的其他主题,以服务于该科目的考试。此外,上述科目分为4个专业。从这四个专业之一毕业将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并被分配到高中任教: * 哲学学士学位 从该专业毕业后,学生必须学习和参加四门科目的考试: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历史、汉学、文学或西方文学中的一门学科。 * 越南学专业大学毕业生:该专业毕业需要学习并参加4门课程的考试:越南语和汉语越南文学;从古代到13世纪的东西方历史; 13世纪至今的东西方历史;以及汉学、哲学或西方文学中的一门学科 * 汉学专业大学毕业生 要从该专业毕业,学生必须学习和参加 4 个学科的考试:从古代到唐代的中国文学;中国从宋代至今;越南语和汉语的越南文学;以及历史、哲学、西方文学之一科 *历史、地理、大学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学习并选修4门科目:从古代到13世纪的东西方历史; 13世纪至今的东西方历史;地理;以及汉学、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一门学科。文学学士或文学士学位上明确写明了毕业考试所修读的科目。获得上述两个学位之一的人可以继续学习,参加文学博士学位(现博士学位)考试。上述计划预计在3年内(1945-1946年;1946-1947年;1947-1948年)初步实施。到1948-1949学年,三分之一的课程已经改变; 1949-1950学年又发生了三分之一的变化; 1950-1951学年改变了剩下的三分之一等等,不断更新训练计划。因此,每年创新三分之一项目的政策是一种根据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加速获取和更新新知识的思维方式。不幸的是,抗法战争爆发,大学的文学培训项目被迫中止。
2.训练方法
a/ 讲师角色 - 负责该科目的教授与文学院院长就科目内容达成一致,然后提交给大学系主任批准。该规定肯定了直接指导老师的权利和个人责任,特别是尊重了学科教授的专业精神。 - 每年,该学科的教授只选择一到两个课题进行讲授,并确定若干个课题供学生自主研究。至于该科目的其他主题,如果考生有意向参加该科目的考试,可以自行搜索。因此,讲师不必教授该学科的所有主题,而是为学生创造自己研究和探索的机会,如果他们想参加某个学科的考试,他们也必须进行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研究。显然,该培养机制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老师只起引导作用。 b/ 学生规定 - 学生在艺术学院注册并提交出生证明,以证明他们在 1945 年 10 月 30 日之前已年满 18 岁。想要参加考试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学生还必须提交高中文凭。这一机制使得那些没有高中毕业证书,但年满18岁,想要进入文科大学深造,拓宽知识面的年轻人,依然能够被录取。 - 学生在每门学科的教授指导下学习至少两年。但要参加考试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上述课程的四个专业之一),必须学习至少三年。 c/ 大学阶段的考试制度——学生不要求修读所有自己喜欢学习的科目,而只需修读4门毕业科目或根据上述专业修读毕业科目。以某一学科毕业的学生,除了要听该学科教授讲授一两个课题,并针对教授建议的课题进行研究外,还必须对该学科的其他课题进行研究。 - 每次毕业考试包括以下步骤: + 笔试:2篇论文,如果2门科目的平均分达到要求分数的50%,则允许考生参加口试。 + 口试:回答2个关于程序问题的问题,并就一个程序问题进行讲解(口语20分钟,准备2小时)。达到要求分数的50%即可认定为该科目毕业。 - 要获得大学学位,学生除了必须完成四门科目外,还必须参加外语考试。大学艺术学院理事会决定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外语。 d/ 博士生培养规定——已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或文学士学位者,准予继续学习,参加文学博士学位(现博士学位)考试。 - 学生(现称研究生)必须注册2个研究课题,经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批准后,才能登记在学院名册中(避免被后来的人选中)。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有权转换研究课题。 - 学生必须向文学院提交两篇印刷版论文,并将这两篇论文报告给考试委员会。第一篇论文必须是以下领域之一的研究论文: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或地理。第二篇论文也可以是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或者对19世纪以来在越南或中国印刷的中文或越南语出版物或文件的翻译和解释。 - 这两篇论文必须提交给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主任指派一至两名专业教授对保护条件是否充分进行评论。若符合条件,主任将请求国家教育部大学事务司司长签署打印论文的许可证。 - 学生必须向文学院提交每篇论文60卷。经大学文学系主任签署决定,成立由5至7名专业教授和若干名非大学教授的专家组成的论文考试委员会,并经大学教授委员会同意。 e/ 硕士培养规定 艺术大学可以向考生授予艺术硕士学位,无论年龄大小,只要考生在考试前至少 6 个月在学校注册,并且可以参加以下 3 个专业之一的硕士学位考试: - 哲学硕士:考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 提交与哲学或社会学或人类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在考试前至少 6 个月被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接受。 + 就所选论文主题向委员会作出回应 + 解释并讨论哲学家、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的一篇文章,大学将提前 3 个月通知候选人。 - 历史和地理硕士学位 考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 提交考生选择的历史或地理问题的论文,并在考试前 6 个月获得大学教授委员会的批准。 + 讨论候选人提前 3 个月选择并经大学批准的历史或地理问题。但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超出论文所选主题的历史或地理时间范围。 + 回答有关地理或历史附加科目(考古学、金石学、文学)的问题,这些问题由考生选择,并在考试前 3 个月被大学接受。 - 文学硕士考生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 提交由考生选择的文学问题论文,并在考试前 6 个月获得大学教授委员会的批准。 + 考生必须对考试前3个月由其选择并获得大学批准的一篇长篇中文、越南语或欧美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讨论。 + 回答考生选择并经大学在考试前3个月批准的一道文学史问题。因此,硕士学位授予方式主要依靠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学课题并参加考试,无需到校上课或参加讲座。培训管理问题体现在论文选题提案中,该提案必须在考试前至少6个月获得教授委员会的批准;考生选择的考试内容相关问题必须在考试前3个月获得大学的批准。
3. 一些想法
回顾65年前文大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我们有如下感想:——尽管革命刚刚成功,但胡志明主席聪明地选拔了有才、有德、有学识的人才,以适应时代教育潮流。由于当时国家资源状况(设施、资金、人力资源等),新的培训项目仅限于最基础的科目,重要的是没有一支能够实施该项目的教授团队。
(3),不设置不具备授课条件的科目。 - 65年前文学部的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方面的作用,主要责任是指导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这种学习机制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路线图,真正掌握学习的进程,而不必承受培训项目的压力。如今,人文社科大学已将培养方式由学年制改为信息制,让学生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路径,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提前或推迟完成大学学业。但看起来,学生在一个专业上需要积累的总学分仍然很大。是否应该继续研究先整合基础学科,减少现有的学分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去研究自己所追求的专业问题?当然,学生的自主研究活动需要院系和导师的指导和支持。 - 文大学的博士、硕士培养计划和流程进一步肯定了学习者的高度自主性。没有针对博士或硕士学位持有者的学习计划。向学生提出研究课题和考试题目,并经学校批准。接下来是学习者的自学过程,最后是在考试委员会面前进行答辩和口试。现在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要求想要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必须经过硕士阶段。然而,研究生课程仍然很繁重,有些主题是直接相关的,有些主题只是为了扩展知识。因此,学生们在课堂上仍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追求体系性的课题,很少有时间进行研究,再加上他们大多是公务员、公共工作人员,还要完成机关的工作。也许需要把研究的可能课题整合成一个,减少学分,或者在研究生课题体系中,需要确定哪些课题需要在课堂上讲授,其余的则由讲师指导研究生自行研究并提交报告。 __________
笔记
(1)来源:越南共和国公报。第9期,1945年11月17日
(2)1945年10月10日第45号法令,第一条规定“即在河内设立文学大学”,但“学校”二字被划掉,上写“禁止”。目前尚不清楚胡志明主席是否用“truong”一词取代了“ban”一词,然后在没有重新打印法令的情况下签署了法令(这可能不符合他的风格,或者当时的情况需要简单化?)。官方公报也刊登了“禁令”一词(见1945年10月20日越南国家公报第4期)。一个问题是,第 45 号法令之后,国家教育部(MNEE)发布的文件都写着“艺术大学”。例如:1945年11月3日的法令第1条规定:“河内文学大学将教授以下课程:东方哲学,西方哲学……”。该法令还明确规定了希望获得艺术大学文学学士或文学博士(PhD)学位的学生必须如何进行学习和研究计划。 (参见:1945年11月17日越南国家公报第9期)或者同一天,即1945年11月3日签署的另一项国民教育部法令,发表于1945年11月17日第9号《政府公报》,第一条规定:“在大学开设一个学院班,讲授政治和社会学相关课程……该班暂时隶属于文学大学,由秘书长负责监督”。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文学院是胡志明主席签署成立的,那为什么国家教育部后来又颁布法令称其为学校呢?难道委员会没有资格像学校一样颁发从学士到博士学位的学位吗?或者用“学校”一词代替“委员会”一词是不是胡伯伯的主意?请写下一些担忧...
(3)根据政府委员会的意见,国家教育部长签署命令,任命25名教授到文学大学任教,其中包括:邓太梅、陶维英、高春辉、阮文玄、阮德元、阮孟祥、陈文甲、古辉干、吴春耀、陈庆贵、范维谦、裴基、阮廷氏、段富慈等教授和知识分子……其中,参加社会政治课教学的有胡志明主席和范文同同志讲授宪法学,武元甲同志讲授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