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从艺术大学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星期二 - 2010年11月16日 11:19
秉承河内升龙千年古都和越南第一所文学大学摇篮国子监935年历史的精神,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国家大学)的几代师生自豪而隆重地庆祝胡志明主席签署成立文学大学(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前身)的命令并荣获党和国家授予的崇高奖章65周年。
秉承河内升龙千年古都和越南第一所文学大学摇篮国子监935年历史的精神,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国家大学)的几代师生自豪而隆重地庆祝胡志明主席签署成立文学大学(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前身)的命令并荣获党和国家授予的崇高奖章65周年。八月革命胜利后仅一个多月,即1945年10月10日,胡志明主席签署第45号法令,在河内设立文学大学,旨在培养高中文学教师,提高人文素质,使之与独立自主的国家相称,并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为迎接新学年,即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学年,1945年11月初,国家教育部长签署一系列法令,公布了文学大学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考试规则,任命邓泰梅教授为校长,同时开设了政治社会学院班,“暂设在文学大学,由总书记负责”。根据政府委员会的意见,国家教育部长签署命令,任命25名教授到文学大学任教,其中包括:邓泰梅、陶维英、高春辉、胡友祥、阮德元、阮文玄、阮孟祥、阮辉宝、古辉灿、吴春耀、陈文甲、陈庆贵、范维谦、裴祺、阮廷氏、段富慈等教授和官员。其中,参加社会政治课教学的有胡志明主席和范文同同志(宪法系),武元甲同志(经济系)。 1945年11月15日,河内文学大学与医学院、药学院、牙医学院、理学院、美术学院、公共工程学院和兽医学院一同参加了新政权下越南大学系统第一个新学年的开学典礼。胡志明主席亲临主持开学典礼。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阮文玄教授致辞说:“越南人民除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之外,还致力于参与人类的进步事业。我们希望这所新大学成为越南人民战斗力量中的一支强大力量,成为长期抗战的堡垒,彻底恢复领土完整,解放民族精神。我们是一个拥有千年独立历史的民族,在太平洋沿岸创造了独特的文明。这番话向全世界宣示了越南新大学在保卫新赢得的民族独立的神圣使命中所发挥的作用。” 1945-1946学年第一学年,河内各大专院校在校生1149人,旁听生(即旁听生)270人。当时,河内文学院开设的专业有:东方哲学、越南文学、中国文学、西方文学、历史、地理、俄语,在校生253人,旁听生81人。1946年12月,全国抗战爆发,各大学撤离河内,前往解放区,继续小规模办学或暂时停办。1951年10月,教育部颁布法令,在清化增设大学预科,其中社会科学系由陈文饶教授任系主任。在漫长的抗战岁月中,在河内文学院,科学家和才华横溢的优秀教师们为培育大学倾注了全部心血。 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培养了一代优秀学生,包括后来的综合大学、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丁春林教授、潘辉黎教授、河文晋教授、陈国旺教授、阮太疆教授、曹春浩教授、邓氏行教授、潘古德教授、河明德教授等众多教师以及其他许多老师。1956年,政府在四区理工大学、文科大学、基础科学大学和大学预科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内大学。为文科大学奠定基础的邓太梅教授、陶维英教授、陈德草教授、陈文饶教授、曹春辉教授、阮孟祥教授、阮德元教授……以及他们的优秀学生来到河内大学创建并继续举办文学和历史两个专业的教育。文学院还从其他部门调集了一批科学家,如黄春意、黄如梅、丁家庆、黎廷祺、潘玉等教授。这些才华横溢的教师队伍为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在越南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和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抗美救国战争时期,学院许多师生为了拯救祖国,踏上了“闯长山救国”的征程,其中有些人一去不复返。他们是黎英春、吴文素、范文峰老师,朱锦峰、阮仲定、邓峦、阮鸿等数十名学生。他们的名字铭刻在民族英雄的史册上,使学院的传统名垂青史。 1993年12月10日,政府颁布法令,成立河内越南国家大学。作为河内国家大学的成员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是在河内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的基础上成立的。走过65年的发展历程,从文大的哲学、越南学、汉学、史地学四个系,到理工大学的文学和历史两个系,发展至今,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培养结构不断拓展,开设了许多新的培养专业,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目前,大学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此外,还设有11个研究中心和1个博物馆,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研究和学习的场所。十五年来,在河内国立大学框架下,学校领导层积极主动地确定关键发展方向,并根据具体路线图予以落实,涉及团队建设、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创新、科研与培训相结合、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联合开展研究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教职员工日益重视规划、培训和教育工作。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职员工总数的83​​.52%。35岁以下的教师有173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50%)。仅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学校的教职员工中就有27人获得人民教师称号,65人获得优秀教师称号,43名教授和104名副教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是著名的教育家、文化家和科学家,他们全身心投入“育人”事业,奠定了学校的地位和科研声誉。迄今为止,学校已培养了各系本科生4万余人(含数百名外籍学生)、博士生500余人、硕士生1400余人(含外籍学生)。许多毕业生被党和人民委以重任,在中央和地方党和国家机关担任要职。在学校学习越南语的5000余名外籍人士中,有8人曾担任或现任驻越南特命全权大使,另有数十名外交官。在科研方面,近10年来,学校教职工主持和参与了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近千项部级和基层科研项目。许多课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解决国家学术、文化、教育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贡献,例如:越南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越南人民的传统价值观、胡志明主席的大团结思想、长沙和黄沙两群岛的主权、西南边界、保护和弘扬顺化汉侬遗产、20世纪越南文学、20世纪越南语、越南历史、越南共产党史、越南国会史、越南政府史(1945-1955)和升龙千年的价值观......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依然得到保持和延续,研究项目的适用性得到加强和提高,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应用于教学并服务于社会生活。为表彰学校的贡献,党和国家授予各级独立勋章、一百多枚各类型各级别的奖章以及数百张奖状给集体和个人。2005年,国家授予学校“革新时期英雄劳动单位”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工作过的和正在任教的教师中,有8人获得胡志明奖,11人获得国家奖。文学大学诞生于民主政府和人民尚在萌芽阶段,真正体现了胡志明主席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国家建设、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价值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远见卓识。胡伯伯的崇高思想是照亮从文学大学到河内理工大学,再到今天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VNU)65年持续培养和研究历程的火炬。能够在胡伯伯创办的学校里工作学习,是每一位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教师的荣耀与骄傲。学校秉承65年的传统,决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人文潜能,永远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汇聚的殿堂,使他们懂得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人文价值,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愧于独立自主的国家,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正如胡伯伯所期盼的那样。

作者:行政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