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Tong Van Loi
论文题目:17-18世纪红河三角洲农村社会转型
论文领域:历史
专业:古代和中世纪越南史 代码:62 22 54 01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目的:本论文研究17、18世纪大越社会的变迁过程。本论文通过研究一些具体案例(案例研究)来阐明这种转变。论文分析了越南北部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与国家政府的关系和互动,阐明了越南历史上这些变迁的内在问题。
论文研究对象:红河三角洲农村社会转型
2. 研究方法
历史逻辑方法是分析、概括历史论述的主要方法,主要运用日期、地点、作者、分析、比较、信息验证等方法。
17 和 18 世纪的北部三角洲是发生具有国家意义的历史事件的中心地区。历史现象和事件并不是孤立、独立的形成和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必须从总体关系的角度来考虑历史事件,将其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各个方面、一个结构的要素。
论文将19世纪上半叶越南社会的历史视为一个由许多不同的要素(小结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结构严密的系统,分析了起着基础性作用、协调整个结构运动的关键内容。本文在考虑社会变迁问题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也将其视为与整体历史社会结构有机联系的一个小的结构体系,但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运动特性。
因此,结构方法(整体—部分)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理在认识和分析历史—社会问题上的具体化。
本论文运用定量分析、区域分析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全面识别研究领域。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 论文对社会知识阶层的发展与分化、城乡转型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作出了一些解释。
- 政府与村庄之间的关系通过税收活动、军队招募以及村庄和村庄官僚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将显示村庄的反应。
- 论文还分析了土豪利用法律漏洞欺压民众的一些做法。
- 最后,论文尝试利用信息来源概述国家政策的有效性和基层的反馈。
3.2.总结
- 首先,北部三角洲地区的稳定发展对黎郑政府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
- 第二,黎郑政府在邓艾地区实施的政策对北部三角洲地区产生了维持稳定或加剧危机的效果。
- 第三,公社、村是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直接单位。诉讼、税收、兵源、参军、公务费用等村里突如其来的问题,迫使村里不得不想方设法调动预算。
-第四,17、18世纪城市的发展也体现了大越社会的变迁。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Tong Van Loi
论文题目:十七世纪红河三角洲农村社会转型日和 18日世纪
论文的科学分支:历史
专业:越南古代和中世纪史 编号:62 22 54 01
研究生培养机构名称:河内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本研究旨在探究越南在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转型过程日根据不同文献的使用,已有数百年历史。本论文考察了一些案例研究,以阐明这种转变。它还分析了红河三角洲社会转型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这种转型对越南历史的内在影响。
2.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来分析历史观点并进行三角测量
17 世纪的红河三角洲日和 18日几个世纪以来,发生了许多对国家产生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和现象并不是孤立和分裂存在的。相反,它们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审视事件,将其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并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或结构的组成部分。
考虑到 19 世纪上半叶越南社会日世纪作为一个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的紧密结构,本论文用额外的篇幅分析了对于这种结构的整体功能至关重要的一个具体问题。在考察社会变革并将其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的同时,本论文也将其视为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结构有机关联的较小子结构。但同时,这些社会变革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演变。
因此,结构方法(部分-整体)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方面的实现。
论文运用定量分析、区域研究方法、跨学科方法来大致准确地确定研究领域。
3. 主要结果与结论
3.1 主要结果
3.2 结论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