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阮氏行芳
论文题目:基于具身认知的越南语感官词汇语义发展
论文研究领域:语言学
专业:语言学 代码:62.22.02.40
研究生培训单位名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1. 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具身认知理论,解释越南语感官词汇语料库中词语的语义发展。由此,本论文旨在为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解释能力——这一当今备受关注的新方法——提供论证。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具身认知的越南语感觉词的语义发展。
2. 研究方法
统计和分类方法;描述方法
- 社会学调查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以及概念分析和内省技术是认知语言学的典型特征。
比较和对比法
3. 主要结果和结论
3.1 主要结果
- 该论文建立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基本理论前提;即越南语中的具身概念和感觉词概念。
- 该论文将感官词汇分为13个子类,建立了一套确定每个子类典型例子的标准,客观地描述了词典中典型感官词汇的语义,并描述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语义表达。
- 该论文还分析和解释了越南语中感觉词语义发展相关的具身基础;通过概念放射图表示的语义网络对其语义发展进行了建模;通过与英语中等效感觉词的比较,指出了越南人的一些文化和思维特征。
3.2 主要结论
感官词汇是人类概念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感官词汇的语义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思维和心理中发生的概念化过程。这是一个语义扩展的过程,从感官源域扩展到许多不同的目标域,通常是感官转换域以及心理和情感域。
感官词汇的语义发展是具身化的。人类通过感官系统获得的生理、生物、社会和文化经验激活了思维,而思维是无限语义建构的基础。这种语义扩展构建了以原始观念(中心原型)和发展中的观念(发展中的意义)为核心的辐射状观念网络。
基于具身经验对感官词汇语义发展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结果清楚地表明,语义并非任意的,也非遗传的,而是基于身体与世界互动经验的思维结果。在此过程中,感官本身扮演着启动、激活和存储真实经验的角色,并通过主动动态(ADYN)和被动动态(HDYN)建立联想。
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有助于解释许多仅凭传统概念无法解释的语言语义现象。在该理论中,语言扮演着声音(或文字)的物理形式的角色,实现了思维和感知,并且是帮助我们进入和解释人类精神世界和心灵的门户。通过运用具身理论研究感官词汇的语义发展,本论文证明了认知语言学作为探索人类思维、心灵和精神深度的工具,其语义解释能力得到了验证和肯定。
论文摘要
博士生姓名:Nguyen Thi Hanh Phuong
论文题目:基于具身认知的越南语感觉词汇语义发展研究
专业:语言学
副专业:理论语言学 代码:62.22.02.40
培训机构: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1.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本论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具身认知理论,构建越南语感知语料中词语的语义学基础。该研究将有助于确立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解释理论——这一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具身认知的越南语感觉词的语义发展。
2. 研究方法
统计方法、分类方法;描述方法
- 社会学调查方法;语义分析方法,结合概念分析和内省,是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比较和对比的方法
3. 主要发现和结论
3.1 主要发现
- 该论文建立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基本理论前提;即越南语中的具身概念和感觉词概念。
- 该论文将感官词汇分为 13 个子组;为每个子组制定了一套原型标准;描述了词典中感官词汇的语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语义表达。
- 该论文还分析和解释了越南语中感觉词语义发展的具身基础;通过放射状类别图表示的语义网络对其语义发展进行了建模;通过与英语中等效感觉词的比较,指出了越南人民的一些文化思想。
3.2 结论
感官词汇属于人类概念系统中重要的概念范畴。感官词汇的语义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发生在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化过程。它是意义从概念感官源域扩展到不同目标域的过程,这些目标域通常是感官转换域和心理情感域。
感官词汇的语义发展是具身性的。它是人类通过感官系统获得的生理、生物、社会和文化经验,这些经验激活了人类的思维,而这正是无限概念创造力的基础。这种意义的扩展使得放射状范畴网络以及原始原型和概念得以发展。
- 基于感官词汇具身发展而进行的描述和解释的结果表明,语义不是任意的,也不是遗传的,而是基于身体与世界互动经验的思考结果,其中情感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过程中起着启动、激活和维持真实经验的作用。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具身认知理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语义现象,而这些现象在传统视角下是无法解释的。在此,语言扮演着声音材料(脚本)的角色,它使思维得以具象化;这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接近和诠释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运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感官词汇的语义发展,本论文为认知语言学中对深层心理思维的语义解释提供了论证和支持。
作者:阮氏行芳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