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阮氏红娥
论文题目:社论话语分析(基于1964-1975年《人民报》语料库)
论文领域:语言学
专业:语言学 代码:62.22.02.40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本论文旨在分析在意识形态、经验、人际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组织话语的策略,旨在将文化和社会因素纳入话语建构过程,并依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通过语言分析来解释这一过程,同时阐明话语经验所传达的文本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关系来使用语言来组织和解码文本。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1964年至1975年《人民报》的编辑话语。
2. 研究方法
- 话语分析方法:本文从结构、语义组织、话语结构等方面,分析编辑话语在发挥其语言特性的过程中,与语境、传播渠道、传播目的、话语发送者/接收者的互动关系。
- 逻辑和语义分析方法;语言学中的描述方法,包括分布技术、直接成分分析、上下文分析等。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 论文对编辑语篇的形式结构进行了调查、分类和描述,形式结构是组织语篇信息的一种传播策略,具有从形式结构到语义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
- 论文还分析了使用语境,并解释了该功能是履行编辑话语的人际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文本功能的重要语用动机。
- 论文指出编辑语篇中论证关系的类型和网络,通过典型的体裁语言方式来反映、传达和影响接受者,以达到最高的传播效率。
3.2.主要结论
- 通过对韩礼德三大元功能理论下编辑话语的调查结果,本文指出了媒体传播方式如何展现新闻话语对社会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及其影响力。在语言发挥作用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中,它表现出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也表现出政治话语体裁的多功能性、冲击力和人际功能。
- 说话者通过准确识别交际角色关系,选择人称代词来体现人际关系,从而运用礼貌策略来拉开/缩小双方的距离。在组织话语的过程中,说话者同时、交织、流畅地运用人际方法:人称代词、情态组合、言语行为、形式结构等等。
- 从宏观结构角度看,话语信息的组织方式为组织和处理各个层次、各个文本类型的文本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视图;根据文本中主题/主题层次标记,文字处理器可以组织和调整文本,使其变得系统化和连贯。
通过对 1964 年至 1975 年《人民报》社论话语的分析,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阮氏芳雅
论文题目:社论话语分析(1964-1975年《人民报》)
专业:语言学
副专业:语言学 代码:62.22.02.40
研究生院名称: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VNU-Hanoi)。
1.论文目的与目标:
本论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在意识形态、经验和人际功能的影响下,将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话语形成过程的话语组织策略,并通过基于M.A.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语言分析来解释这一过程。它还探讨了人类通过语言来组织和解释文献,并通过话语经验传达文献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研究对象是1964年至1975年期间《人民报》社论的论述。
2.研究方法
- 话语分析方法:本文从语义组织与结构、与语境相关的话语结构、传播渠道、传播目的、话语生产者/接受者等方面,对具有典型语言特征的编辑话语的功能进行分析。
- 逻辑和语义分析方法;语言学中的描述方法,采用一些分析程序,如:分布分析、直接构成分析(IC分析)、语境分析等。
3. 主要结果与结论
3.1.主要成果
- 论文对编辑语篇的构成结构以及作为一种传播策略的语篇的信息组织方法进行了研究、分类和描述,其典型特征是从构成结构到语义结构。
- 论文还分析了语境,并解释了功能是实现编辑话语的人际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文本功能的重要因素。
- 论文通过典型的分类语言方法指出编辑语篇中的关系类型和论证关系网络,以反映、传达和影响最大化交际效率的方案。
3.2.主要的
- 依据韩礼德提出的编辑话语三大超功能分析,本文指出了体现编辑话语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以及编辑话语对社会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在语言发挥作用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中,编辑话语的力量、变革能力、冲击功能、人际功能等都凸显出来。
- 通过明确交际角色关系,制作人选择合适的代词来体现人际关系,并运用礼貌策略来扩大/缩短参与者之间的差距。在话语组织中,代词、情态组合、动作词、句式结构等人际手段被制作者连续、灵活、交织地运用。
- 从宏观结构上看,话语的信息组织方法为组织和处理各层次、各类文献带来了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视角;根据文档中主题/系统主题的突出,可以对文档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使其结构更完善、系统化。
对1964年至1975年《人民报》社论话语的研究表明,要分析话语的功能,首先要分析话语功能所处的语境特征。
作者:阮氏红娥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