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YLA:1990年至今中越边境地区的边境市场和社会经济动态

星期五 - 2019年11月22日 01:41

作者姓名:塔蒂谭

论文题目:1990年至今中越边境地区的边境市场与社会经济动态

论文方向:人类学 代码:62 22 70 01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本论文主要有四个研究目标,一是研究越南-中国边境地区市场。二是研究市场特点。第三是通过市场研究社会网络、人流、文化-社会等关系。第四,指出市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寻求对越中边境地区发展问题的政策启示。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边境市场以及边境社区在市场日常活动中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实践的动态。具体来说,本论文研究了3个省的4个市场:Loc Binh市场(谅山省Loc Binh镇);老街省 Coc Leu 市场(老街市)、Can Cau 市场(司马才区);芒街市场(广宁省芒街市)。禄平市场是岱依族和侬族的传统市场,主要商品为农作物幼苗和跨境雇佣劳动力。 Can Cau 市场是一个苗族市场,于 1996 年重建,但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水牛市场。谷列市场是老街市的一个传统市场,与中国河口镇接壤,专门买卖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芒街货币市场就像一个灵活流动的信用系统,满足越南和中国商人大、小规模货物交换的需求。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边境地区、边境市场和社会经济活力的一些概念。

为了开展研究,除了文献综述之外,还采用了以下具体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在Can Cau和Loc Binh市场两个研究地点进行,以量化人口、民族、职业、经济条件、收入、活动和民族在市场商品链中的参与度等特征。

深入访谈,是帮助我完成本论文的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对国内外同族或不同族裔市场商贩3名对象进行深入访谈(约100人);有人在市场做生意的家庭;地方官员(市场经理和地方当局)。访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市场形成发展的历史、市场的特点和在发展当地生计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市场在边境市场中建立的社会网络、人流、资金流等联系。

小组讨论,对3组研究对象的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在每个研究地点,我针对每个目标群体进行了两次焦点小组讨论,每组有五名参与者。共4个市场24个焦点小组,120名参与者。以上讨论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少数民族在集市商品链中的活动与参与、少数民族在发展边境市场过程中的收益与成本以及必须克服的挑战、集市对当地生计发展的影响。

观察和参与当地有市场的民族的市场交易活动和生活,以及有成员参与市场活动并与跨境民族做生意的家庭。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论文首先通过四个研究市场区位分析了中越边境地区市场体系的特点。由此指出了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至今边境市场体系在中越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其次,通过对四个调研市场的商品特征和贸易往来特征的分析,展现了边境地区各民族、各地域、社会空间在经济交流中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明确边境地区各民族在发展生计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文化因素。

第四,通过分析各民族在市场空间中的文化和社会接触与交流,指出各民族在参与边境市场开发过程中的得与失。

第五,指出边境发展政策的适宜性/不适宜性,为政策制定者参考和提出边境发展政策和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3.2.总结

边境市场是从包含经济动态的社会文化空间的角度进行探索的。在本研究中,我重点研究了越南 - 中国边境地区的四个不同市场点,采用了现场研究和区域研究的方法。此外,笔者也运用边境地区、社会空间、社会网络、社会交流等理论框架,更清晰地认识中越边境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超越行政边界空间的边境市场概念出发,我得出以下结论:

1.中越边境地区市场的突出特点是空间广阔,经济、文化、社会交流活动活跃,特别是边境市场对本地区、跨地区、跨境各民族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贡献。

2.边境市场商品流通种类繁多,产地、来源、性质、民族特色丰富多样。边境市场的货物贸易活动对边境市场自产自销群众和职业商贩的生计产生了影响。

3.买卖活动中的社会网络也置于边境市场的社会文化互动和文化空间中。

4.在边境地区社会经济背景下,边境市场在边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跨境贸易活动中,形成了贸易和边商网络。此外,边境市场还为满足边境地区民生生活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果我们将市场视为发展的一种表现,那么边境市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体现。以四个研究市场点为研究切入点,全面审视中越边境地区市场体系在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中的发展变化。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TA THI TAM

论文题目:

1990年以来中越边境地区的边境市场与社会经济动态

论文的科学分支:人类学

主要:代码:62 22 70 01

研究生培养机构名称: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目的及研究主题:

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有4个,包括:(一)研究越南-中国边境地区市场; (ii) 研究市场特征; (iii) 研究通过市场形成的社会网络、民间、文化和社会关系;(iv) 市场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并提出发展越中边境地区的政策。

主题:边境市场的社会经济动态。具体来说,论文研究了3个省的4个市场:Loc Binh市场(谅山省Loc Binh镇); Coc Leu 市场(老街省老街市); Can Cau 市场(老街省司马才区);芒街市场(广宁省芒街市)

2.研究方法

论文中提到了边境地区、边境市场、社会经济动态的一些定义。

为了进行研究,除详细文献外,采用以下方法:

问题:在 Can Cau 和 Loc Binh 市场进行,以量化居民、人口、职业、经济条件、收入、活动和民族移民参与市场供应链的特征。

深度访谈:帮助我完成这篇论文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我对3个对象进行了约100次深入访谈,包括(i)与国内外相同或不同的人进行交易的市场商人; (二)成员在市场做生意的家庭; (三)地方官员(市场经理和地方当局)。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市场的特点及其在促进当地民生中的作用;通过市场形成的关系,如边境市场中的社会网络、人流、资金流。

小组面试:对参与深入访谈的3个主题组的代表进行。在每个研究地点,我对每组 5 名成员进行了 2 次访谈,焦点小组按性别、年龄分类(每组包括 3 至 7 人),总共进行了 24 次小组讨论——4 个市场的 120 名参与者。讨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民族地区在市场供应链中的活动与参与、少数民族在边境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优势与劣势、市场对促进当地民生的作用。

我也观察并参与了集市上的交易活动和集市所在民族地区的日常生活,或者家庭成员参与集市活动,与外国人进行交易的情况。

3. 主要结果与结论

3.1.主要成果

- 首先,通过四大主题市场分析了中越边境市场的特点,从而指出了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边境市场对中越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 其次,通过对4个主题市场商品特征和交易活动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边疆地区各个人、各个地方、各个社会在经济交流中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 第三,明确当地人民努力克服发展当地生计挑战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文化因素。

- 第四,通过分析集市上人们的社会文化交流,指出各少数民族在参与边境集市开发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

- 第五,论文还强调了沿边开发政策的适用性,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提出更有效的政策的科学依据。

3.2.结论

- 在这篇从社会文化角度和经济动态角度发现的边境市场论文中,我重点详细探讨了越南 - 中国边境市场的 4 个市场。此外,还采用了边境、社会空间、社会网络和交流的理论框架,以更好地了解越南-中国边境地区人民的社会经济交流。从超越行政边界的边疆市场概念出发,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中越边境市场的显著特点是空间开阔、规模大、经济、文化、社会交流活动活跃,特别是边境市场对本地区、跨地区、跨境各民族生活水平发展的贡献。

2.边贸市场商品种类繁多,富有商品的产地、性质、民族特色。边境市场的贸易活动对边境自治区人民和职业商人的生计产生了影响。

3、贸易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置于边境市场的文化社会互动和文化空间之中。

4.在边境地区社会经济背景下,边境市场在边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跨境贸易活动中,形成了边境地区的贸易网络​​。此外,边境市场还为满足边境地区民众的民生生活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四大主题市场为研究视角,纵览越中板块发展历程市场体系在边境地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乌什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