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名:黎氏金蓉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2年10月18日 4. 出生地:富寿
5. 根据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2016 年 12 月 29 日第 4618/2016/QD-XHNV 号决定,承认博士生。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汉语花语语义学(与越南语相关)
8. 专业:比较语言学 9. 代码:62 22 02 41
10. 科研顾问:副教授,Pham Ngoc Ham 博士
11. 论文新成果概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阐明越南语和汉语语言接触中文化同化的特征;语言体现了母语者的文化和思维的民族特性。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文化和思维因素在语言比较中的作用。
本论文运用语义学理论对汉语和越南语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文本和语言材料。基于意义分析,本论文试图阐明汉语和越南语使用者对词语的认知路径。花本文还列举了一些典型花卉的词汇。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旨在阐明中越语言文化交流中体现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可用于汉语和越南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支持学校及公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析和鉴赏;并可为翻译活动提供帮助。
12. 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通过对汉语的深入分析,我们对汉语语言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与越南语的比较基础上,越南人学习汉语以及中国人学习越南语,都能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从而对汉语学习、教材编写以及翻译和词典编纂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13. 未来研究方向:本论文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目前尚无法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衷心希望,待条件成熟后,这些研究方向能够成为本论文未来研究的重点。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博士论文信息
1. 姓名:Le ThiKim Du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2年10月18日 4. 出生地:富寿
5. 录取决定编号:4618/2016/QD-XHNV,日期:12月29日2016年由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签署。
6. 学术流程变更:否
7. 正式论文题目:汉语中表示花的词语语义(与越南语的关系)
论文的科学分支:语言学
8. 专业:比较语言学 9. 代码:62 22 02 41
10. 导师:范玉涵副博士
11. 本论文新发现的总结: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阐明越南语和汉语语言接触中的文化适应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母语者的思维方式都通过语言得以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因素和思维方式在语言比较中的作用。
本论文运用语义学理论研究汉语和越南语,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文学作品和语言。论文以意义分析为基础,尝试阐明汉语和越南语使用者对“花”这一词语的认知路径,并仅选取一些典型花卉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论文旨在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阐释汉越语言接触的传承与发展。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汉语和越南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有助于学校及公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析和理解;并可为翻译活动提供参考。
12. 实际适用性(如有):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通过对汉语的深入分析,我们对汉语及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与越南语的比较研究基础上,越南人学习汉语,以及中国人学习越南语,都能更深入地了解民族语言,从而为外语学习、课程开发、翻译和词典编纂做出积极贡献。
13. 如有需要,可进一步探讨以下研究方向:
本论文旨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目前条件限制,我们仍无法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期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未来能够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Le Thi Kim Dung (2016),“中国和越南语中‘花’的隐喻意义”,《语言与生活》杂志第 7 期,第 93-96 页。
2. Le Thi Kim Dung (2017),“比较汉语和越南语中莲花、杏花和桃花的隐喻意义”,《全国语言学会议论文集:越南语言——融合与发展》,第1624-1631页。
3.黎氏金容(2017),《越南语与汉语中“桃花”的隐喻意义对比研究》,汉文字文化,第17期,第54-59页。Le Thi Kim Dung(2017),越南语和汉语中“花道”一词隐喻意义的比较研究,《中国文化字符》,第17期,第54-59页)
4.黎氏金容(2018),越汉“菊花”的象征意义对比研究,北方文学,第7期,第154-155页。(Le Thi Kim Dung (2018),《越南语和汉语中“菊花”象征意义的比较研究》,《北方文学杂志》,第7期,第154-155页)
5. Pham Ngoc Ham, Le Thi Kim Dung (2018), “桐、竹、杏在汉语和越南语中的隐喻意义”, 《外国研究杂志》, 第34卷,第6期,第15-24页
作者:乌什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