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Tran Ha Thu
论文题目:中学生情绪智力
论文领域:心理学
专业:心理学 代码:62 01 04 01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心理学学院。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1.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EI)能力的现状;情商与人际关系质量、学生人格特质、家长教养行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学生情商能力的思路。
1.2.研究对象
中学生情绪智力水平
2.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方法
- 访谈方法
- 问卷调查法
- 画像分析法
- 数理统计方法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主要结果
-中学生TTCX总体能力及TTCX四项构成能力平均达到100.01分。其中,各组成部分能力的平均分数(GPA)比较接近。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最高,为100.11;接下来,适应性和压力管理技能的得分几乎相等,分别为 100.05 和 100.04。最低的是个人能力,得分为99.25。以上五个量表的平均得分表明中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处于适当的发展水平。
- 两性之间以及12至15岁年龄组之间,总体TTCX能力和组成能力没有差异(p>0.05)。城市与农村两组受试者的TTCX总体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城市学生的TTCX总体指数高于农村学生(p<0.05,GPA=102.2和98.5)。担任班级和青年团干部的学生的总体 TTCX 指数高于其他学生(p < 0.05;GPA = 102.6 和 98.7)。
- 此外,在一般 TTCX 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和高于平均水平的群体中,性别和地点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 <0.05)。在 79 名总体 TTCX 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中,41.8% 为男生,58.2% 为女生;其中城镇学生27.8%,农村学生72.2%。在TTCX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群体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为48.8%,河南省为51.2%。取得高分的学生中,女生占大多数,为60.2%,男生占39.8%。
- 一般TTCX和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存在相对较强的正相关性(p < 0.01;r = 0.352)。这种相关性表明,TTCX 总体能力发展指数和组成部分能力发展指数(个人内部、人际、压力管理和适应性)得分较高的青少年拥有更积极、更好的关系(p < 0.01 和 p < 0.05)。一般 TTCX 与所有青少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p < 0.01)。这表明,当孩子具有较高的 TTCX 能力时,所有四种关系(与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和朋友)都会变得更加积极。具体而言,青少年的一般社交能力可以预测其社会关系质量变化的14.6%,其中压力管理能力的影响最强(Beta=0.279)。
- 同时考虑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5种人格特质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质可以解释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31.6%,其中宜人性对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影响最强(Beta=0.263)。
- 父母行为可以解释青少年 TTCX 的 5% 差异。在纳入线性回归模型的6个自变量中,只有母亲支持行为这个变量在模型中显著(p<0.05);其余 5 个独立变量在模型中不显著(p > 0.05)。因此,母亲的支持行为是唯一影响学生 TTCX 的行为类型。
- 当同时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家长的教养行为时,结果表明:母亲的温暖行为和学生的可爱性格对学生TTCX变化的预测率最高,为23.6%,其中可爱性比母亲的支持行为影响更大(分别为Beta = 0.445和0.117)。
3.2.总结
——中学生的情商水平与年龄发展相适应。各组件的能力水平大致相同。其中人际能力发展指数最高,其次是适应能力,再次是管理能力,最后是内省能力。
- 男女学生的情商没有差异。城市学生的一般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高于农村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的一般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自省能力和适应能力比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要好。年级越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越好。情商低的学生以农村学生为主,情商高的学生以女性为主。
- 一般情商影响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和亲密朋友的关系质量。在情商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压力管理对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最大。
-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父母的养育行为影响学生的情商。其中,性格特征比养育行为更容易预测情商的变化。在五种性格类型中,宜人性对学生情商的影响最大。在三种养育行为中,支持性的母亲行为对孩子的情商影响最大。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Tran Ha Thu
论文题目:初中生情绪智力
论文的科学分支:心理学
专业:心理学 代码:62 01 04 01
研究生培养机构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心理学学院。
1.1 目的
1.2 目标
初中生情绪智力
2.研究方法
3. 主要结果与结论
3.1.主要成果
——初中生情商总分及四个分项平均达到100.01分。具体来说,每个组件容量的平均分数(平均值)非常相似。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最高,为100.11;适应能力和压力管理能力的得分几乎相等,分别为100.05和100.04。个人内在容量最低,达到 99.25。各量表的平均得分表明中学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达到了适当的水平。
- 12至15岁年龄段内,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总体EI及其各组分能力没有差异(p>0.05)。城乡差异十分显著,其中城市学生的指数高于农村学生(p < 0.05,平均值= 102.2 和 98.5)。在班级或学校担任职务的学生的情商高于其他学生(p < 0.05,平均值 = 102.6 和 98.7)。
- 此外,两组学生的性别和居住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EI 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组和 EI 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组(p < 0.05)。 79名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中,男生占1.8%,女生占58.2%;其中城镇学生27.8%,农村学生72.2%。在情商高于平均水平的群体中,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差异分别为48.8%和51.2%。大部分学生取得了高水平成绩,其中女生占60.2%,男生占39.8%。
- 初中生的总体情商与人际关系质量呈正相关(p < 0.01,r = 0.352)。这种相关性表明,EI能力的总体指数以及组成能力(人际、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和适应性)指数越高,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中的积极互动质量就越高(p < 0.01和p < 0.05)。总体EI与各类关系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表明情商越高,与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的积极互动就越高。具体来说,青少年的总体情商能力对人际关系质量的预测率为14.6%,其中压力管理能力是最强的预测因素(Beta=0.279)。
- 在分析大五人格特质(包括:(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尽责性和神经质))的贡献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有大五人格特质加起来可以解释情商总变异的 31.6%,其中宜人性是最强的预测因子(Beta = 0.263)。
- 父母行为占EI的5%。当将方差(父母支持、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行为控制)纳入线性回归模型时,只有母亲的支持行为变量显著显著(p < 0.05)
- 将中学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与家长的养育行为结合起来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的支持行为和学生的宜人性可以预测23.6%的EI,其中宜人性的预测能力强于支持行为(分别为beta=0.445和0.117)。
3.2.结论
- 中学生情绪智力水平与年龄发展相一致。 EI中的组件容量具有类似的指标。其中,人际交往能力指数最高,适应能力指数次之,压力管理指数第三,内省能力指数最低。
- 男女学生的情商没有差异。城市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普遍高于农村学生。在班级或学校担任职务的学生整体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自省能力和适应能力均高于无职务的学生。年龄越大,人际交往能力越好。情商低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情商高的学生大多为女性。
- 一般情商影响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和亲密朋友的关系质量。在情商的四个组成能力中,压力管理对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最大。
-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家长的养育行为影响学生的情商。具体来说,性格特征比父母行为更能预测情商。在五大人格特质中,宜人性特质对情商的影响最大。在三种父母行为中,母亲的支持行为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最大。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