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日本宗教史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22:10
USH 谨此介绍由末木文彦撰写、范氏秋江(东方学部日本学系讲师,博士)翻译的《日本宗教史》一书。
USH 谨此介绍由末木文彦撰写、范氏秋江(东方学部日本学系讲师,博士)翻译的《日本宗教史》一书。 越南和日本都被认为是位于汉文化区的国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两国的宗教信仰也不例外。越南和日本都吸收了佛教、儒家、道家等主要源自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宗教思想。因此,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用自己的文化作为标准来理解对方的文化。这种情况在越南和日本都存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真正深入研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仍然寥寥无几。各位读者手中的这本书,正是由日本思想史研究专家末木文彦先生翻译自他五年前出版的著作。末木文彦先生堪称日本思想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尤其擅长宗教思想史的研究。他曾长期在东京大学任教,之后加入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该中心汇聚了众多日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在日本,专家专攻某一细分领域十分常见。例如,日本佛教史分为古代、中古、近代佛教史等,而这些领域又进一步细分,例如寺院的经济基础、宗教团体的组织结构、宗派的思想、寺院的学派,甚至是某个不知名僧人的思想等等。每位专家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互不干涉。这得益于严谨细致是大多数日本人的性格,以及保存完好的古代文献和书籍等研究条件。这既是日本研究者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尤其是在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由于研究过于专业化,往往只有少数专家能够理解,导致研究缺乏社会性和实践性,无法为解决当今日本社会的难题提供全面的视角。末木文彦教授的著作《日本宗教史》克服了日本研究者上述的不足。他不仅对日本佛教从古至今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对神道教、道教、儒家、民族主义和古典思想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他还经常与国际专家交流学术知识,因此拥有全面而客观的视角,超越了内向岛国研究者典型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在他对各个时期各种宗教的作用所做的大胆评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评估超越了现有的“权威科学解释”,提供了基于严谨论证的新视角,并启发了许多年轻研究者。与日本思想研究巨匠丸山正雄不同,末木文彦在此重构了古代地层的概念,并指出古代地层是历史形成和积累的结果,而非一成不变的身份特征。凭借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论证,他如同魔术师一般,运用这一概念层层剥开宗教构建的文化表象,探寻出主导日本宗教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古老根源。有趣的是,他发现了两个古老的根源来解释现代社会中日本的意识形态和宗教问题。一个是隐藏在文化地下的真实古老根源,另一个则是本居宣长“发现”的古老根源,即虚构的古老根源。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导致日本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这场战争最终以惨败告终,给现代日本人的精神留下了沉重的创伤。然而,直到末木文彦的这部著作问世,人们才得以全面了解导致日本参战的思想脉络。他将这些思想脉络概括为虚构的古老根源,并迫使人们承认,日本为这些思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在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思想家和意识形态研究者也肩负着时代责任。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古代文化层如同万能钥匙一般,帮助研究者末木文彦探索日本思想世界,但他尚未超越丸山正雄,因为他未能明确定义和具体命名这一古代文化层究竟是什么。此外,对于那些了解古代日本文化相对于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东亚国家高度发展水平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古代文化层只能在公元7至8世纪佛教传入之后才出现,这种观点并不合理。因为如果没有文化基础,没有之前积累的财力和智力资源,朝廷不可能在公元630年派遣谦阳使节前往唐朝获取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也不可能留下今天后世所见的建筑杰作和文化巅峰成就。然而,本书依然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逻辑严密地概括了日本宗教的全貌。若不深入了解日本历史上各种宗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撰写这样一部著作实属不易。对于越南读者,我们恳请您在踏入须惠文彦的这间“家”时,暂时放下以往对宗教的固有观念。唯有如此,您才能理解并发现其中的奥妙,因为日本的宗教内涵,例如佛教、基督教、教义构建方式、教团组织等等,都遵循着与越南截然不同的逻辑。可以说,本书的精髓在于最后一章,因为其中既展现了这位博学之士的思考结论,也体现了他思想上的新探索。这一章的未完待续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契机。本书是献给所有陪伴作者踏上这段艰辛寻根之旅的读者的珍贵礼物。对我们而言,最令人欣慰的莫过于每位读者合上书后,都能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属于自己的启迪。我们谨以此书向您隆重介绍!

作者:行政

 标签:消息新出版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