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年轻人的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星期四 - 2018年7月5日 23:19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阮俊英

论文题目:年轻人的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文领域:心理学

专业:心理学 代码:62.01.04.01

研究生培养单位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1.1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旨在阐明越南背景下年轻人的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究哪些价值观(或价值观群体)正在促进或阻碍年轻人亲社会行为的实施,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本论文的研究也旨在验证先前关于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结论和理论。

1.2. 研究对象

青少年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具体为: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价值观直接以及通过中间变量和调节变量间接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专家意见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运用数理统计进行数据处理法;典型心理画像分析法。

3.主要结果和结论

3.1. 主要结果

- 当今青少年最重视以下价值观:人身安全;信任;公平、平等;关爱;思维自控。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处于平均水平。其中,遵守法律的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最高,而慈善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最低。

- 宽容、自然的普遍性、关怀、传统和谦逊的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最为密切相关。

- 宽容、自然普遍性、谦逊、社会保障、传统、成就和刺激、探索等价值观可能会预测/促进亲社会行为。

- 在价值观引导和定向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有许多心理和社会变量,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助人态度;有效自我)或作为调节变量(性别;居住地区;青年;年龄;宗教;同理心;助人态度;有效自我和自我控制)影响这种关系。

3.2. 结论

- 本论文对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些国际上常用的量表也已适用于越南青年群体,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 论文还构建了理论框架来分析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这一研究领域贡献了更多的知识和理解,这在世界上并不新鲜,但在越南却相当新。

- 论文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开发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和积极行为教育的内容和项目。

 

博士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阮俊英

论文题目:青少年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文的科学分支:心理学

专业:心理学 代码:62.01.04.01

研究生培养机构名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 论文的目的和对象

1.1 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阐明越南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究哪些价值观(或价值观群体)对青少年倡导行为的实施具有激励或阻碍作用,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本论文的研究也旨在验证先前关于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结论和理论。

1.2. 研究对象

青少年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价值观通过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等直接或间接地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专家意见获取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数理统计数据处理法;典型心理刻画法。

3. 主要结果与结论

3.1. 主要结果

- 年轻人现在最看重的是:人身安全;可依赖性;关心;体贴和自我指导。年轻人的社会支持程度中等。守法行为组最高,慈善行为最低。

- 宽容、自然普遍主义、关怀、传统和谦逊与亲社会行为密切相关。

- 宽容;自然普遍主义;谦逊;社会保障;传统;成就和刺激来预测/促进亲社会行为。

- 在引导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过程中,有许多心理和社会变量,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它们可能作为中介变量(助人态度、自我效能)或作为调节变量(性别、地域、青年、年龄、宗教、同理心、助人态度、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影响这种关系。

3.2. 结论

- 本论文对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些国际上常用的量表也适用于越南青少年,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值得关注的结果。

- 本论文还构建了分析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价值观与行为关系的理论框架,为该研究领域贡献了更多的知识和理解,但这在国际上并不新鲜,但在我国却相当新颖。

- 论文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和积极行为教育的内容和方案的开发。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