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我的老师和无数的“最优秀”

星期四 - 2015年10月22日 04:53
通常说起大学教授,人们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一个满头银发、戴着大眼镜、衣着庄重整洁、站在讲台上、手捧一本书的男人……但我对他的印象却截然不同。每当提起他,我都会想起他那粗犷的外表,近乎剃光头,牛仔裤衬衫,双手插兜,在清仁街的小巷里大摇大摆地走着。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庆祝十一月二十日,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一个比我的老师“酷”得不能再酷的形象——我认识的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不是在电影里。
Thầy tôi và những
我的老师和无数的“最优秀”

2005年,我被分配到他手下做研究。我是当时国内语言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后来,他以46岁的年龄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指导的首批博士生之一。当时,除了句法之外,我对语言学的其他分支领域仍抱有诸多憧憬,因此有些迷茫。见到他时,他说:“我相信Duong一定可以!”我知道他在鼓励我,但我自然而然地感到安心和自信。后来,我了解到他懂得如何鼓励学生的能力。对他来说,没有哪个学生做不到,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对学生的信任既是动力,也是压力,而对我来说,这正是我后来一切的起点。

我还记得他在韩国的日子,每天早上我都会收到他的邮件。他会告诉我他读了什么,写了什么,吸收了什么……信的结尾,他总会问我一个相应的答案:“你做了什么?”毋庸置疑,每次收到他的信我都无比紧张,因为我看到他博学多识,却依然每天积累知识,就像往他的罐子里装更多的鹅卵石一样。他的罐子不断地装满,装满,而我的罐子里却只有他亲手放进去的几颗石头。直到有一天,他看不惯我的懒散,给我发了一个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故事。他说,孔子曾说,士不读一日,镜不见其面。他没再说什么。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去洗脸提神,两周后,我给他发了我的第一篇文章。

阮文协教授、博士

我以前很爱玩,也曾以此为傲(我常常把这归咎于“年轻”这个词,因为和我同龄的人都一样)。有一次,旅行回来后,我遇到了我的老师。他问了我各种关于旅行的问题,最后总结道:“其实,没有什么比完成一件和科学有关的事情更有趣的了。” 的确,仔细想想,我觉得他说的没错。玩得开心,回来时略带醉意,但完成一篇文章,完成一个项目,那种快乐依然挥之不去。我的老师经验丰富,所以他的话让我这个固执的人(在争论了一阵之后)不得不低头承认。

我常跟他说,他就像一本字典。无论我问什么,他都会指给我看书里提到的任何一本书、一页或一个章节。他有一个电子书库,渴望与大家分享。但在我看来,他只需要在大脑里集成一个搜索栏,就能满足那些需要查找文档而不需要访问其他电子图书馆的人的需求。

阮文协教授于2010年被授予教授称号,是语言学领域最年轻的教授。

为了成为一名科学家,他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我常称他为“最优秀的老师”,因为我从未见过他屈居亚军。学生时代,他赢得了初中阶段全国文学竞赛一等奖,之后又在高中阶段全国文学竞赛中屡获殊荣(我想,如果大学阶段有全国竞赛,一等奖对他来说仍然是“重走老路”!)。大学二年级时,他就赢得了首都高校俄语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后来,当我得知他获得俄语奖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英语和法语都很好,尤其是英语,所以我以为他学生时代是英语专业的。结果发现,英语只是他“左撇子”的外语。读他这样一位自学成才的英语人士的译文,没有人会批评,因为它们是如此精妙,任何其他译本都会立刻失去这种精妙。我的朋友——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人,他的英语就像他的母语一样,在读到这本书的译文时,曾这样感叹语言语义学导论J.Lyons 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一书由他翻译并于 2006 年由教育出版社出版,随后几年又重印了两次。

阮文协教授,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家

博学多识,博大精深,但如果有人问起他,我总喜欢讲些别的故事。那次,我跟随他去见清水老师(日本人,大阪大学教授)。看到清水老师收到老师赠送的双节棍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样子,我感到无比惊讶。按照“专业人士”的理解,双节棍是武术练习者的无价之宝。那根双节棍陪伴老师很久了,要多亲密才能传给他人?从双节棍事件中,我了解到他的另一件趣事。他曾是一位著名的空手道教练,教过一代又一代的弟子。我还记得他和好友们从西贡到河内演出时,抱着吉他弹唱郑公山的歌曲,深情而深情。回想起老师身着短裤球衣,在四季中与学生们一起追球奔跑的身影……这些朴素的瞬间,在一位大学教授身上似乎很难找到,但幸运的是,在跟随他“学教”的岁月里,我却常常见证这些瞬间。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充满爱、和谐、亲密的生活方式,让他拥有了许多能够为他奉献的朋友,学生们每次提起他,都感到无比自豪和感动。

阮文协教授与韩国外国语大学足球队

2008年,我去顺化带学生实习,和老师见面,随老师去了他家,在距离顺化市区约15公里的光田乡宝拉村。村口通往他家的路还没有铺好,一下雨路就泥泞不堪。他家的房子还没有重建,还是一栋很老的四层楼房,上面留有多次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老师带我参观了房子里的各个角落,这边齐膝深,那边齐腰深,最高处是全家人的避洪棚,大家就坐在那里等着水退去。听着,我由衷地佩服老师不畏艰辛的意志。他出身贫寒,立志通过教育摆脱苦难,并因此征服了无数的高峰。从穷学生,到毕业即保送博士的优秀学生,再到46岁成为业界最年轻的教授,受上级委托出任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语言学院副院长,后调至语言研究所担任所长。漫长的历程,记录着一位顺化优秀子弟的努力。

阮文协教授和著名科学家 MAK Halliday 教授

我还没机会回到老师的家乡宝拉村,但在他的脸书上,我很高兴看到他和父母、朋友在一栋宽敞的房子前的照片。这栋房子肯定是2010年重建的,部分原因是他长期“辛勤”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攒下的钱。他向朋友们吐露,这是他做过的最值得的事情,有了这栋房子,每当雨季来临,他照顾在农村的父母就少了些焦虑。

他的名字出现在国内外数十本书籍和研究著作中。在学校工作的20年间,他出版了9本书籍和专著,其中包括越南语法荣获2011年国立大学杰出科研成果奖,著有两部译作,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近50篇文章。他的科研声誉不仅在国内学者中享有盛誉,也远播国际,深受众多科学家的敬仰。对他来说,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是他热爱的工作。他常说,激情成就成功。像他这样对科学充满无限热情的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有更多机会写到他……

阮文协教授、医生

  • 出生年份:1964年。
  • 家乡:承天顺化广殿。
  • 1986年毕业于河内国立大学语言学系。
  • 1992年获得河内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
  • 2002年被评为副教授。
  • 2010年被聘为教授。
  • 在校工作时间:1993年-2012年。

+ 工作单位: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院

+ 管理职位:

语言学系副主任(2010年11月-2012年1月)。

越南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2012年至今)。

  • 主要研究方向:句法、语义、认知语言学
  • 典型科学著作:

越南语法. 越南教育出版社,2009

解析的语义基础,教育出版社,2008。

越南语句子成分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1998年教育出版社2004年、2014年重印,与阮明水主编合著

越南语情态表达越南语情态表达。越南研究手册,巴黎第七大学丹尼斯·狄德罗。

越南语法描述方法的历史. 世界语言研究所学报. 大阪大学. No. 1-2009.

  • 典型的科学奖项:

+ 本书荣获河内国立大学2011年度杰出科学著作奖越南语法,教育出版社,2009。

+ 越南社会科学院院长颁发奖状,以表彰其在2014年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杰出成就,该项目发展和维护越南语纯洁性的几个新问题

作者:杜洪阳博士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对文章进行评分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