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文大“勤奋”的教授

2015年8月10日星期一 08:40
在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任教的老师中,张绪教授也许是命运最为特殊的一位:1952年起正式担任文学院预科班讲师,1957年文学院与普通教育学院分离时与邓太梅、阮孟祥、陈文饶、陶维英同时被授予教授称号,但1958年初因特殊原因提早离开教师岗位。然而,尽管张笃教授已不再正式在师范大学和综合科学大学文学院任教,但他仍然被这里的几代学生和同事视为为我国文学事业奠基的第一块砖的人之一。不仅如此,在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心目中,他还被认为是一位博学多识、学识渊博、知识渊博、“个性十足”、令人敬佩的老师。
Vị giáo sư
文大“勤奋”的教授

另一个特别之处是,与同时期一些经过系统培养的教师(邓太梅、阮孟祥、陈德草、黄春仪)相比,张笃教授算是完全通过自学而“崛起”、获得认可的教授。通过副本忏悔据后来的 Ton Thao Mien 和 Ha Cong Tai 所记载,张图讲述自己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以为他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祖父曾是一名地方官员,但十天后就去世了,他的祖母带着全家人回到嘉林工作并互相扶持。他的父亲非常严格,但允许张图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这将对他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科学表述上。 1927 年,在恒社小学二年级时,张图参加了保井学校学生的罢课活动,要求法国政府释放这首诗的作者范达德。水魂召唤,并被开除。然而,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毅力,张笃很快走上了“自学”之路:他离开河内前往海防学习做车床工,并再次因其自由主义思想而被学校开除。回到河内后,张笃和一些朋友成立了自学小组,并在几年后完成了法国学士学位课程。 1941年至1946年,张笃担任韩川书局文学总监。从这里开始,他的一些科学著作以及其他科学家如邓泰梅和高辉定的科学著作得以出版。抗法时期,张笃曾任越南文化协会委员、清化文化协会副主席、第四区抗日文艺联合会秘书长,在军事学院任教,后任大学预科学校(文学普通学校的前身)教授,1957年被正式聘为教授,后被解职……

张杜教授 (1913 - 1999)

或许,如果没有遭遇人生的“风雨”,张笃会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做出更多的贡献。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他从一名教师、记者、作家,变成了一名医生,从1959年到他去世前一天(1999年),一干就是近40年。张图辞去教职后,悄悄回到了位于杭加街的家中,学医、治病、自救。他于1999年8月16日逝世,给他的同事以及师范大学几代文学系学生留下了深深的悲痛。张笃教授逝世后,特别是1986年国家恢复元气后,许多曾是张笃教授的学生和崇拜者的科学家纷纷采取行动,肯定辛勤工作的张笃教授的贡献。他的数千部作品被重印;河内师范大学和越南作家协会于2008年和2013年举办了两次关于张楚教授的科学会议,旨在指出张楚教授对越南社会科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2014年,张楚教授荣获河内文学艺术协会奖章。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在长期被遗忘甚至被“误解”之后,我们该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张笃教授的人格和事业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格方面,根据近来一些研究人员的评论,张笃是一位“尽职尽责”、诚实的教师、记者和作家。特殊之处在于,他的广博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自学和自我努力积累起来的,因此有时他的科学言论并不容易被许多同时代人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哪个领域,张笃都作为一名公民、作家、教师和科学家,过着充实、纯真、热情的生活。从1931年到1956年的短短25年间,张笃在许多不同领域(文学、文化、哲学、历史)留下了数千页的著作;他也是一名作家(已出版数十部作品,例如一名士兵-1938年,当围兜掉下来的时候– 1939年,当人们饥饿时– 1940年,双领–1940年……),一位满腔热情致力于民族共同进步的社会活动家。张楚教授的学生何明德教授、阮廷柱教授、邓青黎教授、阮文焕教授等表示,即使过了几十年,他们仍然清楚地记得张楚教授清晰、热情的授课声音。谈及张绪的文学生涯,他的同辈阮伟说道:“张绪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这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或许部分得益于他在白艺学校的训练,以及他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他的论点非常有力,他的句子像锤子一样有力,又像钳子一样锋利。他的文字如同铁器敲击铁砧般发出回响,总是充满激情,听起来令人心痛。”另一些人评论说,Truong Tuu 的写作有点枯燥(Phong Le)。张都本人忏悔也承认自己在小说创作上没有天赋。他的重要贡献大概主要在工具书、研究、批评理论等领域,不仅在文学领域,而且在哲学、历史、文化领域。 2003年至2014年,郑伯亭和阮友山两位研究员收集、筛选并介绍了三部被认为最具代表性的长图作品:Truong Tuu——批判性研究集锦,劳动出版社,2007年;张楚-散文集,劳动出版社,2009;张笃——文化研究文集,文学出版社,2013年。尤其是两本研究与批评的著作,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张笃在其研究生涯中的优势与不足。

平心而论,研究界与批评界对张笃的评价,至今未必有完全统一的声音。有人认为他在越南文学批评中的运用,特别是对《传侨》的批评,仍然有些“仓促和极端”。另一些人认为,张笃在当时运用“科学批判”(他吸收了当时许多现代西方学派,如实证主义、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时,是有些“残酷”的,甚至是“令人震惊的”。然而,在越南社会科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时,不可否认张楚的创造性发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1975年以前在南方从事研究的阮文忠教授评价张绪-阮白科的批评与研究风格时肯定地指出:“阮白科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提出清晰的批评概念并系统运用其理论的人,他的文笔引人入胜。且不论马​​克思主义批评概念是否正确,仅从理论和写作的系统性角度来看,必须承认阮白科比他之前以及现在(即阮文忠撰写此文的1968年,即1972年)的所有批评家都更为成功。”

要真正准确、公正地评价张笃教授的贡献,肯定需要更多人的意见和时间。但此时此刻,我们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的一代师生,完全有理由为他这位“光荣与辛酸”时代的“勤奋而成功”的教授感到骄傲。

张笃教授

  • 出生年份:1913年。
  • 去世年份:1999年。
  • 家乡:河内嘉林。
  • 1957年被授予教授称号。
  • 1954年至1958年初在文学系任教。
  • 典型科研著作:

《翘传》的哲学,刊登于《东西方周刊》,1931 年。

我的笔的实验,Dai Dong Thu Xa 河内,1938 年。

越南诗歌,韩川,1940 年。

阮杜与乔传,韩川,1944 年。

阮功朱的心理与思想,韩川,1944 年。

越南艺术的未来,韩川,1945 年。

Kieu和Nguyen Du时代的故事,1956年。

  • 2014年河内文学艺术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作者:陈兴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