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日子的回忆
清河
2010-07-18T06:40:41-04:00
2010-07-18T06:40:41-04:00
https://ussh.vnu.edu.vn/vi/news/nhan-vat-su-kien/hoai-niem-thuo-ay-4147.html
/主题/ussh_v2/图像/no_image.gif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VNU
https://ussh.vnu.edu.vn/uploads/ussh/logo.png
值此2008年11月20日越南教师节之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网站向大家介绍阮富胜老师(河内国家大学外语系法语教师)关于战争年代生活和教学的回忆录。
值此2008年11月20日越南教师节之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网站向大家介绍阮富胜老师(河内国家大学外语系法语教师)关于战争年代生活和教学的回忆录。
[img class="caption" src="images/stories/people/nguyenphuthang.jpg" border="0" alt="作者:阮富胜" title="作者:阮富胜" width="80" height="112" align="left" ]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教书育人的最初几年,在太原省万寿-大慈疏散区的河内国立大学外语系,在兄弟姐妹们充满爱心和温暖的氛围中度过的时光,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以下这些仿佛就在几天或几周前发生的趣事,被称为“回顾展”,是为了让今天的年轻人看到我们40多年前抗美援朝时期的生活:
互相背着去学校
我们住在一片古老森林边缘的教师宿舍里。宿舍名为宿舍,实际上只有两间用我们从森林里捡来的树枝和树叶搭成的茅草屋,用来遮风避雨:一间是给有家人的老教师住的,比如Thuong先生、Quan先生、Thep先生……另一间是给没有家人的年轻教师住的,比如Lung先生、Cong Anh先生、Anh女士、Thu女士……((1956年至1978年,中央民族大学外语系教师)那天早上,离上课只有20分钟左右了,从我们住的地方到教室大概有500米。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房子周围的水泛着白光,走路得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要去上课还得趟过一条小溪。平时这条小溪只有20米左右宽,水深20到40厘米。今天早上突然,昨晚下了一场雨,水涨起来了,小溪变得宽阔,齐腰深,水流湍急。走到河岸边,大家都有些犹豫:“为什么要逃课??”。昆嵩校长的话(阮如昆嵩教授于 1956 年至 1982 年担任该大学校长。)在我耳边回响:“学校课堂纪律就如同前线战场纪律!”。还有10分钟,上课铃就响了。突然,Thu老师喊道:“Thang 先生驾驶着战车,Lung 先生载着 Anh 女士,Cong Anh 载着我,我们按照命令投入战斗。于是,“战斗”计划就此展开。我先涉水而下,走在中间,Lung的右手扶着Anh的肩膀,Cong Anh的左手扶着Thu的肩膀。就这样,我们安全地过了河。那天上课时,老师们的裤子虽然湿透了,但很干净,还残留着溪水和森林花草的清香。几节课都在学生们亲密无间、互相欣赏的氛围中进行。一位学生动情地说:“我们以为老师们不会同意让我们待在家里不去上学。” Thu 女士抓住机会说道:“什么是休假?遵守学校纪律,撤离去教书,以及去前线战斗,为击败美国侵略者做出贡献。”那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一切为了亲爱的学生”的精神,给同学们和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雄性水牛群想想看,在疏散区生活了一年,只能回河内两次:春节和暑假。怎么回去?骑车六七十公里,夜里穿过森林溪流,凌晨三点到达关朝火车站,坐特快列车回河内。那一年,我们终于能回河内过春节了。离家半年,终于能回家过春节,大家都兴奋不已。晚上九点出发(白天不敢上路,怕敌机),一骑就是四五个小时,虽然大家都三十多岁了,但都累得筋疲力尽。有个姓Thu的老师,瘦弱不堪,嘟囔着说:“我太累了,我让领队让我休息一下,我蹬不动了。”。组长Thep老师命令道:“露营、休息” 下了车,大家铺上塑料布,在树林里躺下。虽然已是十二月底,但天气晴朗,不算太冷,而且骑车也累得满头大汗。夜里骑了这么久,眼睛也习惯了,还能看清人脸。图女士的声音里仍带着担忧:“晚上躺在森林中间,如果有老虎或狼出来咬你,你就会失去春节。”。Thep老师警惕性很高,小时候也当过军校学员,经验丰富,立刻就想出了一个方案。他说,在介绍方案之前,我先讲个故事:“非洲的野生水牛群经常遭到老虎的攻击,老虎会吃掉它们的幼崽,因此,当水牛群晚上休息时,体型高大强壮的雄牛经常会趴在周围保护幼牛和雌牛。……”。抓住这个机会,在十二月的最后一晚,在森林深处,图小姐(图是个聪明伶俐的人,总是处于守势)尖声笑了起来,她的笑声驱散了所有人的疲惫:“这里有四头公水牛,最强壮的是钢水牛,其次是唐水牛,然后是长水牛,……”轮到班长提出方案了:“我们设了2个包围圈,外圈是6辆自行车,排成一圈,内圈是4个保镖围着2个女老师。”计划已定,众人心安,在十二月的最后一个夜晚安然入眠。虫鸣声回荡,勾起了首都等待远行的孩子们归来的热闹气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因为疲惫一扫而光,因为开往河内的火车鸣笛进站。晚上抓青蛙
亲爱的朋友们,如今你们在餐馆里常吃的“特色青蛙”菜很贵吧?虽然叫特色菜,但其实是人工养殖的青蛙,生长速度很快,肉质不如野生青蛙鲜美营养,它们只在田野里觅食,所以每只青蛙都肥肥的,呈黄色,皮肤光滑,骨头柔软。青蛙腿用香茅、辣椒、盐、柠檬和罗勒腌制,蒸熟后,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味、更诱人的了。尤其是竹笋炒青蛙、南瓜炒青蛙,是一道民族传统菜肴,配啤酒吃起来非常美味。写到这里,我又咽了口唾沫,想起了40多年前我和孔英先生一起去疏散区夜间抓青蛙的故事。通常,每当下大雨的时候,我们都会抓几公斤青蛙来补充营养。夜间抓青蛙很有趣,就像打猎一样。青蛙的特点是,晚上见光时,两条前腿会遮住眼睛。所以,青蛙猎人只需轻轻地用手搭在青蛙背上,抓住青蛙,放进篮子里即可。时而大雨倾盆,时而细雨蒙蒙,青蛙破巢而出,四处觅食,呼唤着伴侣。或许是因为在巢穴里待了很久,现在终于可以出门了,青蛙们兴奋不已,兴致勃勃,大声地互相呼唤:“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声音响彻田野。循着这种叫声(青蛙们对寻找青蛙的人的称呼)寻找猎物才是正道。因为青蛙嘎嘎叫的时候,白色的肚子在手电筒的照耀下会露出来。孔英先生拿着手电筒,我拿着篮子,忙着把青蛙捡起来。青蛙太多了,我只想抓大的,小的不值得,也不好吃。最有趣的是捕捉“慢蛙”(雌蛙背着雄蛙)。雄蛙趴在雌蛙背上时,雌蛙和雄蛙都会发出叫声:雄蛙呱呱,雌蛙呱呱……蛙鸣与虫鸣交织,宛如一首悦耳的旋律。当你在某个地方听到呱呱的二重唱时,你立刻就知道有一对情侣正在约会。无论捕蛙人的速度有多快、力气有多大,“慢蛙”们都不会离开彼此,因为它们在大自然的规律下,在卧室里,在雨夜里,在手电筒的照耀下,专注于自己的私事,所以捕捉它们很容易。当时正在用手电筒照的孔英叔叔先发现了它们,冲我喊道:“让我来吧,晚上抓青蛙真好玩。”我愿意让孔英先生承担抓“慢蛙”的功劳,带回家做成酸甜的泡菜蒸熟,让大家一起喝。鸡汤
俗话说:“一文鸡三文米”。养一文鸡真的要花三文米买米喂它吗?我琢磨着这个,就到村里买了一只小母鸡。每天我用锄头把母鸡叫到林边。锄了几下,母鸡怎么也吃不完蚯蚓。蚯蚓有筷子那么大,锄头一锄,泥土就被掀起来,蚯蚓爬出来,小母鸡就啄来啄去。就这样,每天早晚,只要我有空,只需要5到10分钟,小鸡就能饱餐一顿蚯蚓嗉囊。我的小母鸡长得很快,全身金黄色的羽毛,鲜红的鸡冠,光滑得像蟹黄母鸡。每当她看到我拿着锄头,我就叫她“嘀嘀嘀”,因为她总是到处乱跑,咯咯地叫着,跟着我飞过来捡吃的。两周、三周,五六周后,Vang Choai 大概重了将近2公斤。Choai 走路迟缓,行为怪异,经常在沙地上挖洞,有时候甚至会在沙坑里躺上几个小时,不像平时那样吃东西。我正想着打电话给兽医问问 Choai 的情况,这时……那天下午,我正在睡觉,突然被 Choai 尖锐的嘎嘎叫声吓了一跳。我跳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我面前,沙堆旁边,有一个像平底锅一样光滑的洞。洞中央有一个圆圆的椭圆形物体,白色、亮粉色,光滑无比,上面点缀着一丝“血”。我吓了一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Choai 站在我旁边,仍然嘎嘎叫着,声音很轻,逐渐减弱,好像在宣布一个消息:“鸡蛋,鸡蛋!把挖虫子的人还回去吧原来,这几天Choai一直在临产,现在已经产下了一个“营养”物——一颗新鲜的鸡蛋。就这样,我每天都能收到一颗新鲜的鸡蛋,三个月来一共下了将近90颗。其实,这是我家Choai创下的罕见纪录。有人说,山里气候凉爽,鸡吃富含蛋白质和钙的蚯蚓,所以产蛋量很大。Choai产蛋量如此之多,以至于Lung先生(他是个幽默的人)告诉我:“唐先生有一手好手,养了一位能干的妻子和一群能干的鸡。”。见我养鸡有福气,大家也都去菜市场买鸡养。灾难降临!菜市场买的烂鸡……然后邻居家一百多只鸡突然死了。他逼着老师们赔偿从菜市场买的烂鸡养鸡。就这样一个多月,邻居逼着我们吃鸡(当然鸡还没死,我们得赔他)。结果老师们“掏鸡钱”。我的“金媳妇”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养鸡,也吃不到新鲜的鸡蛋了。但事实证明,不是“一钱鸡三钱米”,而是“一本四利”。亲爱的朋友们!追忆往昔,是古今中外的永恒之事,让今人了解过去,让古人缅怀过去。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两位同事,Thep先生和Thu女士,你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幸运,坐在这里享受着多年抗战撤离和辛勤工作带来的丰硕成果。因此,我谨向两位英灵敬上一炷香。至于我以前的同事,Quan先生、Lung先生、Cong Anh先生和Anh女士,如果我发现本文有任何错误,我深表歉意。能与你们相聚,共同庆祝我们敬爱的大学外语系成立50周年,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