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比较与饮食和穿衣有关的习语和谚语

星期二 - 2012年6月26日 05:47
论文信息“汉越饮食习惯谚语比较”,作者:越南越南文化教育学院语言学专业李玟杰。
论文信息“汉越饮食习惯谚语比较”,作者:越南越南文化教育学院语言学专业李玟杰。1. 学生姓名:李艳杰 2. 性别:女 3. 出生年月:1986年1月20日 4. 出生地:中国 5. 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2008年11月13日签发学生认定决定书第1415/2008/QD-XHNV-KH&SĐH号 6. 培养过程中是否有变动:无 7. 论文题目:中越饮食穿衣习语谚语比较 8. 专业:语言学 9. 编号:60.22.01 10. 导师:阮友达副教授 11. 论文成果概述 中国和越南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饮食穿衣方式可以体现出每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饮食穿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很多关于饮食穿衣的成语谚语。历史上中越两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过程,使得汉越两国人民的日常饮食穿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为了分析中越两国饮食穿衣成语谚语的异同,我们从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在深入研究汉越成语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将汉语成语结构分为7种类型,将越南成语结构分为3种类型。汉语成语包括谚语、尾词和常用词,因此汉语谚语的结构比较复杂,差异较大。越南谚语的结构形式有单部结构、复部结构、等分结构、斜交结构和多部结构,其中复部结构最为常见。本文还分析了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义项形成方式。通过分析其结构形式、比喻意义、字面意义和修辞手法,了解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义项形成方式。成语谚语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表达了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和生活状况。语言是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材料,语言是民族文化特征最鲜明的保留形式。12. 实际应用性(如有)本论文将为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为两国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论文是对汉越成语谚语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在这个研究方向上继续深入研究并取得成果。特别是对成语谚语的结构和意义生成方法的研究。

硕士论文信息

1. 研修生姓名:李艳杰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1月20日 4. 出生地:中国 5. 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于2008年11月13日作出第1415/2008/QD-XHNV-KH&SĐH号研修生认定决定。 6. 研修内容变更(请注明变更内容及时间): 7. 论文名称:中越服饰风格成语谚语比较 8. 专业:语言学 9. 论文编号:60.22.01 10. 指导老师:阮友达副教授 11. 论文摘要:中越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服饰风格能够体现出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服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很多与服饰相关的成语、谚语。历史上中越两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使得中越两国的日常服饰风格具有相似的特征。但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相应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分析中越两国服饰成语、谚语的异同,我们从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对汉语成语和越南语成语的结构进行研究,我们将汉语和越南语成语的结构分别分为7类和03类。汉语谚语包括俗语、歇后语和熟语,因此汉语成语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多样,而越南语的结构则以二边结构为主。最后,对中越两国成语、谚语的语义方法进行了分析。我们从结构、比喻、字面意义和修辞方法等方面对中越成语、谚语的语义生成进行了分析。成语、谚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了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语言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材料,语言本身最多只能保留民族文化的特征。12. 现实应用性:本论文将对中越成语、谚语的研究推理做出新的贡献,促进语言教学和两国文化交流。13. 下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旨在对中越成语、谚语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希望在这项研究中取得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成语、谚语的结构研究和语义方法研究方面。

作者:行政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