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中国和越南有关饮食和穿着的成语和谚语的比较》,作者:HVCH Ly Diem Kiet,语言学专业。1. 学生姓名:李艳杰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1月20日 4. 出生地:中国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书编号:1415/2008/QD-XHNV-KH&SĐH,日期:2008年11月13日,由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签发。 6. 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变更:无 7. 论文题目:中越饮食服饰成语与谚语的比较研究 8. 专业:语言学 9. 学号:60.22.01 10. 导师:阮友达副教授 11. 论文成果概述:中国和越南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饮食服饰能够反映出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饮食和穿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很多关于饮食和穿着的成语和谚语。历史上中越两国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交流,使得汉族和越南人的日常饮食和穿着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为了分析中越两国饮食和穿着成语和谚语的异同,我们从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中越成语结构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汉语成语的结构分为7种类型,将越南成语的结构分为3种类型。汉语成语包括谚语、句尾词和常用词,因此汉语谚语的结构较为复杂,与越南成语有所不同。越南谚语的结构有单段式、双段式、平衡式、偏斜式和多段式等多种类型,其中双段式最为常见。我们还分析了汉语和越南语成语和谚语的意义建构方式。我们分析了成语和谚语的结构、比喻义、字面义和修辞手法,以了解汉语和越南语成语和谚语的意义建构方式。成语和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反映了人们的习俗、社会背景和生活状况。语言是构建具有民族认同感的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最清晰地体现在语言之中。12. 实际应用价值(如有) 我们的论文将有助于汉语和越南语成语和谚语的理论研究,为两国间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13. 未来研究方向 本论文是对汉语和越南语成语和谚语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继续深入研究并取得成果,尤其是在成语和谚语的结构和意义建构方法方面。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学员姓名:李艳洁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1月20日 4. 出生地:中国 5.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08年11月13日签发的学员资格认定决定(编号:1415/2008/QD-XHNV-KH&SĐH) 6. 培训变更(请具体说明每次变更及其时间): 7. 论文题目:中越服饰成语、谚语的比较研究 8. 专业:语言学 9. 学号:60.22.01 10. 导师:阮友达副教授 11. 论文概要:中国和越南都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服饰风格能够反映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服饰风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很多成语、谚语都与服饰风格有关。历史上,中越两国在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中越两国在日常服饰风格上呈现出相似之处。然而,两国文化背景迥异,思想观念也存在差异。为了分析中越两国服饰风格成语、谚语的异同,我们从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对汉语成语和越南语成语的结构进行研究时,我们分别将其结构划分为7种类型和3种类型。汉语谚语包括格言、俗语和常用语,因此其结构较为复杂多样;而越南语成语则以双语结构最为常见。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语义特征。我们分析了汉越两国成语和谚语的结构、比喻义、字面义和修辞手法,以理解其意义的建构方式。成语和谚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特征,表达了风俗习惯、社会背景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是塑造民族独特特征的物质,民族文化特征在语言本身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12. 实际应用:我们的论文将为汉越两国成语和谚语的研究做出贡献,并促进两国间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13. 下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旨在比较汉越两国的成语和谚语。我们渴望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并从这项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在成语和谚语的结构研究和语义分析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