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 “汉越饮食习惯谚语比较”,作者:越南越南文化教育学院语言学专业李玟杰。1.学生姓名:Ly Diem Kiet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6年1月20日 4.出生地:中国 5.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校长2008年11月13日签发的学生认定决定书编号1415/2008/QD-XHNV-KH&SĐH 6.培养过程变更:无 7.论文题目:中越饮食穿衣习语谚语比较 8.专业:语言学 9.编号:60.22.01 10.科研指导老师:Nguyen Huu Dat 副教授 11.论文成果总结 中国与越南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饮食穿衣方式能体现出各自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饮食穿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流传着许多与饮食穿衣有关的成语谚语。历史上中越两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过程,使得汉越两国人民的日常饮食穿衣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为分析中越两国饮食穿衣成语谚语的异同,我们从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在深入研究中越成语结构的研究中,我们将汉语成语结构分为7种类型,将越南成语结构分为3种类型。汉语成语包括谚语、尾词和常用词,因此汉语谚语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各不相同。越南谚语的结构有单部结构、复部结构、等分结构、斜交结构和多部结构,其中复部结构最为常见。本文还分析了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义项形成方式。通过对成语谚语的结构、比喻义、字面义和修辞手段的分析,了解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义项形成方式。成语谚语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表达了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和生活状况。语言是创造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文化的材料,语言是民族文化特征最鲜明的保留形式。12. 实际应用性(如有)本论文将为汉语和越南语成语谚语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为两国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13. 未来研究方向 本论文是对汉越成语谚语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在这个研究方向上继续深入研究并取得成果。特别是对成语谚语的结构和意义生成方式的研究。
硕士论文信息
1.研修生姓名:李艳杰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6年1月20日 4.出生地:中国 5.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于2008年11月13日签发的1415/2008/QD-XHNV-KH&SĐH号研修生认定决定 6.研修内容变更(请注明变更内容及时间): 7.论文名称:中越服饰风格成语谚语比较 8.专业:语言学 9.论文编号:60.22.01 10.指导老师:阮友达副教授 11.论文摘要:中越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服饰风格能够体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服饰风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很多与服饰风格相关的成语、谚语。历史上中越两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使得中越两国的日常服饰风格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相应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分析中越两国服饰风格成语、谚语的异同,我们从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对汉语成语和越南语成语进行结构研究,我们将中越成语的结构分别分为7类和03类。汉语谚语包括俗语、歇后语和熟语,因此汉语成语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多样,而越南语的结构则以二边结构为主。最后,对中越两国成语、谚语的语义方法进行了分析。为理解汉越成语、谚语的意义,我们从结构、比喻、字面意义和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成语、谚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特征,反映着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语言是一种物质,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语言本身最多只能保留民族文化的特征。12. 现实应用性:本论文将对汉越成语、谚语的研究推理做出新的贡献,促进语言教学和两国文化交流。13. 下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旨在对汉越成语、谚语进行比较。我们希望在这项研究中取得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成语、谚语的结构研究和语义方法研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