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光添教授的语言学研究生涯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语言比较研究;越南语词汇发展史和语义发展史研究;语义研究。
语言比较研究在语言学领域由来已久。对比语言学已成为现代语言学中发展迅猛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既符合新时期语言学理论的要求,又能使语言学知识得到广泛而实际的应用。语言比较研究本书(1989年由大学及职业高中出版社首次出版)由黎光添教授撰写,是对比语言学领域首部全面深入的研究著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历史和理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的多个层面进行了比较:对越南语和英语的元音、辅音、音节及韵律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语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句子的结构、成分、疑问句和否定句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词语和意义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探讨了语言中的同音异义、多义和语义相似性。
基于对普通语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并吸收世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黎光添教授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比较语言学特定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因此,本书的研究内容与世界比较语言学的最新科学信息保持同步,并创造性地、有效地应用于越南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这项工作为越南比较语言学这一分支领域奠定了基础,黎光添教授也因此成为比较语言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教授、博士、人民教师黎光添。
他曾任河内国家大学语言学系主任(1985-1987年);河内国家大学党委书记(1988-1990年);河内国家大学副校长(1988-1992年);越南语言学会主席(2006年至今)。
越南语语义词汇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越南语词汇史(1858-1945)由黎光添教授编纂的这部著作是越南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1858年至1945年间越南语词汇发展史的语言学著作。这一时期是越南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法国入侵越南到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这一历史时期对越南语词汇体系产生了尤为显著的影响和体现。黎光添教授运用丰富多样的资料,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越南语词汇在词汇语义层面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黎光添教授通过对比单一共时性和动态共时性,对近百年来越南语词汇的历史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这是一种科学而巧妙的方法:面对词汇语义系统等复杂的主题,涉及众多关系层面和相关因素,选择其中一个层面或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语言数据和具体的语言事件,使得这项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具价值。通过一系列事件来考察词汇的历史,正是这项工作的高价值所在。
作为一部独立作品,1945年至2005年越南语词汇的发展由人民教师黎光添教授(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5)编著的《词汇史》(越南语:जिक ...对词义的描述和分析涵盖了广泛的时期,尤其在研究1945年后实用语义场的变化方面,体现出细致入微和深刻的洞察力;通过对多个科学术语体系中词义发展的具体描述和分析,研究了知识语义场的特征,这些都是黎光添教授在过去60年越南语词汇意义发展研究中非常新颖且独特的成果。黎光添教授在词汇单位语义研究方面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不仅源于其动态的词义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源于其对语义系统概念内容的理论和视角转变。词义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a. 将词义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b. 将词义视为一种特定的关系。黎光添教授认为,作为语言信号的表达层面(内容层面),意义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实体,存在于语言的所有表现形式和层次中,使语言能够发挥沟通和思维工具的功能,以及其他各种特定功能,尤其是在口语、文本和语篇中:“意义是一种精神实体,即由人类创造并运用语言作为手段和工具的形式,因此功能视角必须被视为意义阐释的核心。”在黎光添教授看来,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意义始终与人类认知过程紧密相连。词义的形成在人类认知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谈论意义,就是谈论知识、理解、情感内容,以及人类感知世界在语言世界中通过词语符号表达出来的反映。因此,语义层面也通过词汇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特征。
黎光添教授在其著作中清晰地阐述了意义研究的动态视角、理论转变以及上述对意义概念内容体系的视角转变。语义学(2008年由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书)。这项科学著作标志着语义研究,特别是越南语词汇语义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提出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仅两个项目越南语词汇史(1858-1945)和1945年至2005年越南语词汇的发展黎光添教授完成了一项涵盖近150年(1858-2005年)越南语词汇及其词义的历史研究,其语料库规模之大,在越南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这项研究为越南语史研究树立了里程碑。黎光添教授的这两项学术著作,无论在研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文献利用方法,还是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都堪称典范,最终对现代越南语词汇和语义史这一复杂多样的研究对象,取得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成果。
作为黎光添教授的第一代学生,我们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认识他了。当时他是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第十四届(1969-1973)的学生,也是我们语言课的班主任。虽然他当时很年轻,但举止庄重,尤其严厉。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黎光添教授、博士、人民教师,在国内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语言学学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他曾在国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对比语言学、词汇语义学等领域拥有渊博的知识,他的讲课和主题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套深刻而全面的知识体系。在黎光添教授的系统而严谨的指导下,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成功完成了词汇语义学和比较语言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答辩。黎光添教授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专家,更是一位教学领域的楷模。他的学生一代又一代地从语言学专业毕业,并在语言学研究和教学领域不断成长。他不仅将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们,更教会他们生活之道和人生准则。
我还想补充一点,文化领域与您的研究风格非常契合。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仔细系统地阅读您的著作,因此无法在此详细阐述我的理解。我注意到,无论您在何处、在何种具体情况下研究语言学,您都始终关注文化。在您的作品中,语言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联系和关联。世界文化十年这本书由联合国发起(1987-1996年),他和几位资深教授,包括Tran Dinh Huou、Nguyen Kim Dinh和Thanh Duy,共同出版了该书。随着越南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文化也随之发展。(国家政治出版社,1998年)由他编辑。当他前往巴黎第七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应韩国基金会之邀在韩国首尔进行数月研究期间,他出版了这本书。韩国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文学出版社,1998年,2005年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重印)。他还编辑了这本书。布鲁-文桥族群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农业出版社,1997年);并参与撰写了该书的出版。越南价值观中的文化个性(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真、善、美——文化与艺术中的统一与多样性(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对于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而言,他始终是勤奋敬业、科学创新精神和仁慈教师的典范。他将对科学的热情、对人类的爱、对祖国的热爱传递给了无数代学生。
|
教授、博士、人民教师黎光添
+ 工作单元: 河内科技大学语言学系(1966-1988)。 亚太研究中心,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1994-1997)。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东方学系(1997-2005)。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2005-2010)。 + 管理职位: 文学院副院长(1984-1985)。 文学系主任(1985-1987)。 河内国家大学党委书记(1988-1990)。 河内科技大学副校长(1988-1992)。 韩国学系主任(东方学部)(1997-2005)。 比较语言学系主任(语言学系)(1996-2010)。 越南语言学会主席(2006年至今)。
语言比较研究1989 年,大学和职业高中出版社出版,2004 年由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重印。 越南语词汇史(1858-1945)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03年。 越南语词汇语义发展(1945-2005),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语义学教育出版社,河内,2008年。 韩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概念,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2006年。 |
作者:副教授 Ha Quang Nang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