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光仁 (Vo Quang Nhon) 1929 年出生于广义省。他于1963年毕业于河内大学,1982年顺利通过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994年被授予副教授称号。
武光仁多年来在河内理工大学专门教授越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1981年起,他兼任东南亚文学教学。关于这个主题,自 1982 年以来,他一直就英雄史诗类型发表演讲;自1985年起,他一直教授民俗学流派相关课程。
副教授、博士、功勋教师武光仁(1929-1995)。他是一名民俗学研究员,也是民俗学系主任(1990-1992 年)。
武光仁青年时期作为公民和西原战场的战士度过了一生。 1948年,在地方青年运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青年知识分子、党员武光仁“穿云而过,长发随山风舞动”,来到Cheo Reo民区(原属多乐省,现改为嘉莱省阿云巴区),担任区队政委。在那里,他穿着缠腰布清理田地,磨尖钉子杀死敌人,在田野里捕捉鸟类并与村民一起唱歌玩耍,在村里庆祝姆南通节,并在公共房屋里听村里的长者讲故事。看着这个皮肤黝黑、嘴唇厚实、头发僵硬的年轻人,西原人民忘记了他是一位毕业于顺化中学的学者,而认为他是Bok Klang的儿子,或者是Dam San叔侄几代人的后代……正是他与西原的血缘关系,给了他编纂选集的知识和灵感。谭山氏(1972年),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故事(1976年),咖都民间故事(1978年),柯霍民间故事(1984、1988),尤其是西原民歌,1976 年,1986 年)。
不论是他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是从以前出版的作品中选出的资料,读者都能从中看出武光仁的痕迹。例如谭氏是他受金东出版社委托编写的儿童故事集。但他没有“照搬原著”,而是讲得惟妙惟肖。故事既展现了西原山区森林的风情,又适合学龄儿童的思维。或者阅读西原民歌即使是最挑剔的人也必须承认武光仁在此案中的认真工作和透彻理解。这本书是从许多来源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一些是由其他人收集的,并由他根据内容和艺术品质精心挑选。大量作品被他人收藏,并由他协调翻译或编辑。这里还有他收集或翻译成普通话的文章。在我国民俗学家队伍的现状下,特别是像武光仁这样拥有学位和科学职称的民俗学家,从事这项工作是非常罕见的。
武光仁除了以编纂西原各民族民间故事和歌曲选集为主要创作灵感,报答九年抗战期间照顾他的人们的恩情之外,还将自己的视野拓展到了全世界。投影——泰族民歌(越北民族出版社,1972 年)。这是他 1977 年去高平实地考察后的工作成果。此外,他还联系了四朵金花(老挝民间故事,金东出版社,1970年)和英雄洪京东,(《韩国民间故事》,同塔出版社,1989 年)。这些故事集不仅帮助越南读者熟悉东南亚和北亚周边国家的民间传说遗产,也成为他未来研究方向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收集、整理、汇编民间文学作品不仅服务于读者,也是民俗学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Iu.M.教授索科洛夫写道:“我们必须认识到,民俗研究者不能同时成为收藏家,直接研究民间传说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存在的时代已经过时了”(俄罗斯民间音乐,莫斯科大学出版社)。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光仁确实是一位真正的民间作家。他传递给读者和听众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民歌,都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文字,而是洋溢着温暖的生活气息和乡村文化活动的热闹。正因为如此,他后期的理论著作不仅没有沾染上“灰色”,反而如生命之树般“鲜活”。
武光仁的理论工作比他的著作更有说服力。越南西原各民族英雄史诗(《文学杂志》1987年第4期,第5-21页)。本文是其于 1982 年 3 月 22 日在河内理工大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详细摘要。也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他多年战场和求学期间所积累的知识的结晶。在那里,我们看到武光仁不仅是一位能够从村落长老口中领悟史诗的人,而且还收藏了大量越南语、法语和俄语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著作。他从诗歌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以及表现方式美等方面来分析其独特的诗歌体系。对于武光仁来说,这里是天堂,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里也是禁园,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克服语言障碍。在文章的最后,武光仁采用了类型学方法,并呼吁同事们“将所提到的研究对象放在类型学比较的层面上,与相关民族的史诗进行比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史诗”。
在这里我们看到武光仁已经超越了西原民族忠诚书记的水平,通过记录歌曲和故事成为了文学和民间文化的理论家。他不再是田野里奔跑的鹿、松鼠,而是化身为翱翔天空的雄鹰,目光投向四面八方,“北望南顾,放眼天下”,视野既具体又广阔。他的能力在他的大学教科书中得到了更清晰的体现。越南少数民族民俗(大学职业高中出版社,1983年,475页)。至今,该书仍是系统介绍越南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遗产的重要里程碑。所以它的含义已经超出了学校教科书的范围。它已成为那些需要了解上述主题的人士的参考书。正如武光仁在开篇所写:“越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课程是根据越南文学史的总体方向构建的,同时,从各民族的具体特点出发,突出少数民族文学对整个越南民族文学的贡献”(第10页)。但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因为用诗人农国赞的话来说,50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是“一座五彩缤纷、芬芳四溢的花园,其生长的土地也极其多样”。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武光仁运用比较类型学和历史学的方法,试图发现并解释“在以整个越南社会的普遍性为基础的基础上,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适当关注各少数民族的具体细节”(第10-11页)。
谈到武光仁副教授对越南少数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化的贡献,我们不能不提到他发表的一些短小而及时的文章,这些文章旨在“赞扬和鼓励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极因素,批评和谴责消极和有害的表现”。
这些就是文章。殖民研究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民俗学(1974年),美国帝国主义文化阴谋中的少数民族民俗(1991),越南各民族大家庭通过民间文学发出反对大汉扩张主义的声音(1983年)。这些文章诞生于特定的政治时期和国家特定的政治背景中。它们体现了科学家武光仁的公民意识。这些文章中的许多论点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不能不批评一些同时担任军事监督员、主教或法国行政人员的学者在收集和出版越南西原和西北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传说时缺乏客观性、不诚实,有时甚至是故意伪造文件。利用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素材服务于统治政策的做法,一直持续到美帝国主义和南方傀儡政权时期。因此,武光仁的上述文章是必要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无论是在此之前还是之后,读者仍然喜爱武光仁的真诚以及跟随党多年知识分子的纯洁性。对于那些亲近武光仁的人来说,他们的敬意更是倍增,因为他们见证了武光仁在数千场大学讲座中的奉献精神,指导了数百篇学生毕业论文和数十篇研究生博士论文。
1995年1月27日,教师、科学家武光仁离开了这个充满命运的人世。但党、国家和科学界从未忘记他。 2000年9月1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签署决定,授予他国家奖。越南少数民族民俗。这一崇高的奖励不仅让李洪志先生的灵魂永垂不朽,也让海内外民间文学研究界为之欣喜。
副教授、博士、优秀教师 武光仁
+ 工作单位: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 + 管理职务:民间文学系主任(1990-1992 年)。
四朵金花(老挝民间故事,编著)。金东出版社,1970年。 年轻人(各民族民间故事,汇编)金东出版社,1972年。 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两卷本,精选、汇编)文化出版社,1975-1976年。 西原民歌(编译介绍)文化出版社,1976; 1986年重印 科都族民间故事(汇编、介绍)。文化出版社,1978。 了解老挝文化历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二卷。 越南少数民族文学(大学课程)。大学职业高中出版社,1983。 民俗学。民俗文化部(隶属于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负责出版,1982年。 银鲑民间故事(汇编、介绍)。文化出版社,1984; 1988 年重印。 老挝文学史(汇编)。教育出版社,万象。 1985年。 越南各民族民间故事集(主编,大学参考书),1988 年。 英雄洪京东(韩国民间故事,编纂)。同塔出版社,1989年。 西原英雄史诗(一起写)。教育出版社,1997。
+ 该项目荣获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少数民族民俗。 |
作者:Le Chi Que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