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一位博学而充满热情的越南语言学研究员

2015年10月31日,星期六,00:30
武德义教授继承了前辈们在该领域的开拓精神,成为了一位博学严谨的越南语言学研究者,始终对这项艰苦卓绝的职业充满热情。
Nhà nghiên cứu Việt ngữ học thâm hậu, đam mê
一位博学而充满热情的越南语言学研究员

他出生于 1954 年,我也出生于 1954 年,比他小一岁,在河内综合文学院学习了一门课程。

能与你相伴,成为你的朋友,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我已年过六旬,并不惧怕犯错。邻里之间,彼此映照,如同镜子。看着稚嫩的孙辈,我们仿佛重温童年;看着老师的人生,我们感慨万千,不禁感叹岁月流逝。朋友之间,彼此凝视,便能勾勒出无数真实的人生经历。

我们坐下来聊天的时候,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有相同的命运,但你是金沙忠,我是金沙忠,这才是正确的。”

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学习他那永恒不变的人生哲学:“向善”。这太难了。真的太难了,但必须如此。

我们这一代人非常符合这首诗的意境。就连乡下人也能成为知识分子。武德义教授出生于交水郡交田乡的一个儒家家庭。他高中时是南河地区一所著名学校的优秀文学学生,1972年考入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

武德义教授博士

他被分配学习语言学。第一届只有21人,入学时正值美国破坏性战争进入最激烈、最关键的阶段。他的朋友们都来自农村,从北河省协和县安峰的疏散地出发,渐渐地爱上了一个名叫“老头”的阮先生。他个子矮小,皮肤苍白,但有时会捉弄那些只穿着内衣和衬衫的女孩。有时,“老头”会说一些古老而深奥的民间谚语,让每个人都精神一振,脸上露出笑容。那时,很少有人了解这门学科的深奥之处。对他们来说,这都是文学,他们来自农村,学校随意分配学习内容。“学习是为了革命,兄弟们/饥饿也是为了革命,没问题”——人们常常这样开玩笑。

课堂上,每位老师讲的第一句话都是:“暴风雨没有越南语法那么糟糕。” 我原以为老师们只是在故作姿态,但一生都在学习语言之后,我终于领悟到其中的一些道理。即便我活到两三代之后,恐怕也无法理解这句谚语,它的历史可能还不到一百年。

武德义教授是老一辈人中少数几个很快领悟佛法的人之一,并被老一辈老师信任,将科学的衣钵传授给了他。

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见证这一切。1976年,我在水塔边遇见了他,问他:“你的论文是关于什么的?” “我在写一本反向词典。” “那是什么?” “它不是一本正向词典。”!”“倒着说?” “不!是倒着抄。比如‘EAT’,先把N排好,再把EAT排好。然后按字母顺序排列,做成一本字典。” “我没时间!” “开玩笑啦!” 我的导师是阮德丹博士,一位来自波兰的英俊的数学和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他经常和我一起打乒乓球。说实话,那时候我对这种奇怪的做事方式一窍不通,但我暗暗佩服我的导师竟然会选择一个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学生,整天埋头于文件之中。通过他,我才明白什么是K3或K5打孔卡,并且暗自赞叹西方人比我们强多了。后来我们搬家的时候,有三个抽屉装着大约一立方米的卡片,我们都恭敬地把它们带走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张,但我开玩笑说:“就算你把两个月的油卡弄丢了,也够你煮米饭了。”

那本反向词典的手稿还在那里(两天前,70卷七分钱的纸上都写满了手写的字)。现在当被问及为何尚未印刷时,他温和地说:“我们得先研究一下越南语的实际应用。”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我会在需要比较理解古代喃字诗的风格时,或者带​​着它去给一些乡村诗歌俱乐部讲解押韵和回应的故事时,拿出来研读。它就像一套……运输函过去,它在查找、识别诗歌中的韵律、识别语音方面非常方便,这正是我在研究作者语言风格时所需要的。

为了撰写毕业论文,他需要理论基础。在学生时代,他凭借俄语能力翻译了近200页与反向词典相关的文献。并非所有战时学生都有勇气这样做。

战后那段时间,我们仍然住在一起。我们穷得难以形容。回看那时的照片,每个人都瘦得像得了肺结核。那时,武德义老师每天晚上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返20公里去河内教喃字。他邀请我一起去,但我懒得去,不想打扰朋友的宝贝自行车。我就去了外语学校学了几句法语,然后就“随风而去”了。

他之所以去上学,是因为当时有人看到了他的“品格”:坚韧、细心、严谨、成熟、追求完美且积极进取。这位绿眼睛的人就是阮泰进教授。然而,他也曾一度在两个方向之间犹豫不决:是选择现代语义学,还是选择两位极其严厉的老师——阮泰进先生和阮丹先生——的历史文学。那时,老师们对下一代寄予厚望,信任有加,因此他拥有诸多优势。他玩各种游戏,热爱一切。他整日辛勤工作,翻译(原为俄语)文献,耐心地撰写着数不胜数的词汇和历史语法资料。

我第一年教学生涯的第一批翻译稿件收录在这本书里。介绍 语言学雷福尔马特斯基。然后当代语言学 卡塞维奇著(由语言学协会组织出版)。当时读到这本书时,我只想说:索绪尔先生多年来一直苦苦思索,卡塞维奇先生又是怎么冒出来的呢?仅此而已。

他日夜不停地记录阮廌和阮平谦的喃喃诗,这让我感到惊讶。但当这篇文章论阮廌的诗歌语言(1980年)我参加了一次语言学会议,会上我才意识到,我的名字和阮泰干教授(Nguyen Tai Can)一样。在此之前,我虽然也叫阮廌(Nguyen Trai),但那只是我的思想观念。读了他的文章后,我意识到语言学知识在解读文学文本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从那时起,我对语言学的热情与日俱增。

从那时起,大学教师武德义很快在课堂上站稳脚跟,并很快被委以重任,为许多不同院校编写教材:综合大学文学院、外语学院、军事外语大学、警察大学、政治军官学校、中央宣传学校……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才能。他年轻,说话严肃,有时甚至严厉。学生们既喜欢他,又敬畏他。25岁时,人人都称他为“义先生”。

武德义教授在1980年至1983年间发表的科学文章虽然不多,但缓慢而稳步地塑造了一种研究风格,即:用证据说话,使用可靠的术语,提出连贯的论点,用词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他曾任语言学系副主任(1996-2000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2003-2014年)/照片:Thanh Long

他没有参加留学竞争,而是选择在该国学习和做研究。他既担心食物问题,也担心博士论文的选题。在意义和辅音上具有历史关联的词语 越南语中的“头”这看似是一个狭窄的领域,实则需要对语音学、语法、词汇——以​​及历史语义学——有深入的了解。当时,他的老老师阮德丹教授已经搬到了西贡,也对“语义学”充满热情,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文章。今日知识新大陆尽管师生远隔重洋,但每次见面他们都会交谈。他的论文导师是两位语言学界的著名教授:黎光添教授和阮天甲教授,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兄弟,也是同事。阮泰干教授从家乡寄来资料,并指导他查阅图书馆的文献,他则坐在那里,没日没夜地手抄这些资料。

我原以为工作进展顺利,但后来我不得不去金边教越南语,我们管这叫“在前线工作”。他把文件也带了过去,利用这段时间写论文。人们都在忙着做生意赚钱,他就读书写作。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问别人这个词那个词,记笔记,然后进行比较。晚上停电的时候,他就讲这个词那个词的词源,跟人争论一番,纯粹是为了好玩。这既辛苦又有趣。总之,八个月后,论文基本完成,他回国答辩。在这方面,我的朋友们也一样。

此时,他已在学术界声名鹊起,受邀前往康奈尔大学现代语言与语言学系任教,为期三年。一天,我帮他粉刷二楼的房间时,看到一个细长的回形针,里面夹着几张纸。我捡起来,惊呼道:“这是迪弗洛斯先生的信!”他捡起来,惊呼道:“哦!不是信。这是你的评论和另一个人的!要是丢了就太可惜了!是手写的!”与其写信,不如引用长辈的话。

康奈尔大学……1993年4月21日。

摘自 G. Diffloth致语言委员会

“Nghia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师,深受学生喜爱,并且乐于接受建议”……“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并将对他们未来学习越南语大有裨益”(Nghieu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讲师,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深受学生尊敬……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将有助于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越南语。)。

J. Wheatley 致 G. Diffloth。

“Nghieu是一位非常称职且尽职的老师……他是我合作过的最好的越南语老师。他对语言的细微差别非常了解;他总能想出很棒的对话素材。”Nghieu是一位能力极强、尽职尽责的老师,非常细心……我认为他是我合作过的最优秀的越南语老师之一。他非常了解越南语教学中的细微差别,并制作了很棒的会话材料。)。

他们向院长汇报的两封信中也包含了积极的评价和科研合作计划。这显然不是“外交辞令”,因为这是内部交流。院长非常高兴,便把信送给了他。每份意见都写满了一页A4纸。拥有这样一份纪念品,真让人感到安心。

他无法逃避管理责任。首先,他是语言学系副主任。2000年,时任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的范光龙副教授告诉我:“阮先生从美国回来了,现在有点儿‘老妈子’了。你跟其他人一起参与管理吧。等你回来,试着劝劝他。” 后来,他先后担任科研处处长,并连续两届担任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

他在学校的办公室就像一座专业图书馆的一角,既管理着未来的论文,也为之做准备。这就是他的工作。词汇简史 越南语2011年印刷出版。文章至今仍定期发表。专著也仍在出版,有合订本也有单行本,仅在2014-2015年就出版了3本。

能够重返语言学系从事专业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福气。“这很符合他的性格,而且工作环境也很平静,”他说。

武德义教授继承了前辈们在该领域的开拓精神,成为了一位博学严谨的越南语言学研究者,始终对这项艰苦卓绝的职业充满热情。

他一边啜饮着茶,一边再次说道:“先生,我们始终以仁慈为目标!”

教授、博士 VU DUC NGHIEU

  • 出生年份:1954年
  • 家乡:南定
  • 1976年毕业于河内科技大学文学院。
  • 1996年获得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
  • 2002年被授予副教授职称。
  • 2012年被授予教授职称。
  • 在校工作时间:1977年至今。
    • 工作单位:

河内科技大学语言学系。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

  • 管理职位:

语言学系副主任(1996-2000)。

科学系主任(2000-2002 年)。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2003-2014)。

比较语言学系主任(2009 年至今)。

  •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越南语语言学、语言教学。
  • 典型科学著作:
    1. 语言学导论 (合著,主编),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 越南语词汇简史越南教育出版社,河内,2011年。
    3. 语言学和越南语(合著者),教育出版社,河内;2011年。
    4. 初始音的证据*/ɓ/在一些用国语文字写成的、时间跨度从7世纪到19世纪初的文献中语言S.9 - 2014。
    5. 评估国际学生越南语水平的标准(合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5年。
    6. 20世纪以前的越南历史:重要议题(合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15年。

 

作者:阮雄薇

该文章总评分为:17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