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副教授、人民教师裴维新——一生热爱文学史

星期五 - 2015年9月25日 02:19
裴维新是河内理工大学第一期(1956-1959年)的学生,属于第一代接受“国内科学”系统培训成为专业研究人员的人。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河内理工大学(后为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从事10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越南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共计40余年,成为越南文学史研究界的著名学者。
PGS.NGND Bùi Duy Tân - một đời đam mê văn học sử
副教授、人民教师裴维新——一生热爱文学史

起步于现代文学史研究初期的裴维新,与同辈的大多数同行一样,被迫暂时搁置那些已不合时宜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而选择更为合理的方向,对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他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河内大学研究教学机构为年轻讲师和研究人员举办的首届韩农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由于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这仍然是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贡献。

副教授、人民教师裴维陈(1931-2009)/摄影:裴俊

可以说,他的名字就是研究文献确定性和可靠性的保证。他研究并找到了从10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的一系列作家,从阮廌、阮平谦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到阮太顺、阮宝、冯克宽、陶维慈、阮同桂、莫天赐等鲜为人知的人物……他默默地工作,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中世纪文学,也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对特定文本和术语的研究展现了扎实的学术背景,总是仔细地质疑不仅在研究界或社区中而且在他自己的社区中已经显而易见的信念。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那首著名诗歌的作者问题男性国家。基于大越全书以及其他同事的文献资料后,他毅然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澄清这首诗的作者是武丹氏,而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李常杰。这首诗是李常杰所作还是匿名创作的,对于理解这首诗属于越南早期书面文学具有很大的影响。这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中世纪文学的研究却极其重要,因为中世纪文学属于一个文本保存和传播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时代。伴随着上述发现,他在这部作品中又将越南书面文学第一部作品的地位重新归还给诗歌。南国山川而不是击败洪涛的计划吴权莱陈诗歌国籍就像越南文学选集。他也是试图纠正我们非常喜欢的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误译的人之一:“Uc Trai tam thuong quang khue tao”被误译为“Uc Trai long sang nhu sao Khue”。虽然这种误译很受欢迎,因为它像是对阮廌的平反,但在中世纪,这是一个陌生且毫无意义的隐喻。正确的翻译应该是“Uc Trai 的心散发着文学气息”。由于文学在中世纪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封建宫廷十分重视阮廌及其文学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关于陶丹协会,他也查找了15世纪的原始文献,但没有找到任何记载该协会成立及其名称的文献。他得出结论,这是后人(19世纪)提出的问题。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文学创作以及后世“伪造”意图(如果有的话)的原因具有诸多意义。

在他的研究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纪文学作品选集的书籍部分。中世纪文学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接触的领域,不仅因为语言和文字的障碍、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差距,还因为很难找到参考资料,尤其是选取原著的书籍。裴维新不仅参与编撰大型、学术性极强的书籍,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例如越南文学选集(主编 6、7),还设计了针对更广泛读者群的有价值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越南中世纪文学选集(1、2、3卷,教育出版社,2004、2008、2009年)。该系列丛书规模较大,收录了最具代表性作家的优秀作品,同时又保证了能够涵盖各个时期文学的总体面貌。该书继承前人的成果,精选合适的译文,并更新注释。可以说,这套丛书是裴维新及其作者们对广大文学爱好者研究中世纪文学的贡献。

副教授、功勋艺术家裴维新因其工作于200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研究并讨论越南中世纪文学的一些流派、作者和作品(2集)/摄影:Bui Tuan

在论文领域,裴维新作为大学多年的研究员和讲师,在概括文学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趋势,总结和概括科学主题和问题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他撰写了部分文学教科书。10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的越南普通科学大学(教育出版社,河内,1979年),全套课程10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越南文学(教育出版社,河内,1998 年),在有关文学时期和作家的大型和小型研究著作中发表了许多综合性和总结性的文章。他的著作的魅力不在于文笔的华丽,也不在于理论的新颖,而在于材料的扎实,信息的丰富,论证的严谨,以及终生汲取古典文学养分的人看待问题的深刻方式。

副教授黎辉小博士和已故副教授、功勋教师裴维陈/照片:裴俊

在他整个研究生涯中出版的数千页书籍中,许多作品必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继续陪伴中世纪文学研究界。即使退休后,直至晚年,他仍孜孜不倦地继续创作新的作品。他是一位对自己的职业始终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也是一位热衷于向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对古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充满无限热爱的老师。我是最后一班有机会跟随他学习的学生。我对他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闪亮的眼睛和清脆的声音。到了“古今”的年纪,他仍然满怀热情地纠正“南国山河”、陶丹社或“禹茶三上光奎陶”的问题。

副教授、人民教师 BUI DUY TAN

  • 出生年份:1931年。
  • 去世年份:2009年。
  • 家乡:河南。
  • 1959年毕业于河内理工大学,获得文学学位。
  • 1984年被评为副教授。
  • 1997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 2008年荣获人民教师称号。
  • 在校工作时间:1959年至2002年。

+ 工作单位: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

+ 管理职务:文学系副主任(1982-1984年)。

  • 主要研究方向:越南中世纪文学、越南与中国中世纪文学比较。
  • 典型科研著作:

古代越南文学(一起写)。教育出版社,1964。

Sai Thuan——古代京北最伟大的诗人(编辑)。河北,1978年。

越南文学 10世纪 18世纪上半叶(一起写)。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7版,2001年。

阮廌六百年 (一起写)。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82年。

文学词典。第一卷和第二卷(合写)。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984。

阮宝与《周溪诗集》。太平文化出版社,H.1991。

阮平谦 - 文化名人 (一起写)。文化部,1991年。

Dao Duy Tu——生活和事业(一起写)。清化,1993 年。

韩国和越南的文化相似性(一起写)。文化信息出版社。

越南百科全书,第一卷(合写)。越南百科全书编纂中心,1995年。

越南文学选集第 6 卷(编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越南文学选集第 7 卷(编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黎圣宗——他和他的事业(一起写)。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1998年。

黎圣宗皇帝(一起写)。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新书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越南社会(一起写)。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8年。

10世纪至18世纪中叶越南文学教科书。教育出版社,1998。

精选汉语和闽南语诗歌和散文A 卷 – 10 至 15 世纪(编辑)。色相 1999。

精选汉语和闽南语诗歌和散文B 卷 – 16 世纪 – 18 世纪上半叶(编辑)。色相 1999。

研究并讨论一些中世纪越南文学的作者和作品,第一卷。教育出版社,1999年。

Trang Bung Phung Khac Khoan:作者 - 作品(编辑)。河西文化和信息部,2000 年。

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讨论——越南中世纪文学的作品, 第二卷。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1年。

越南中世纪文学选集第 1 卷(编辑)。教育出版社,2004。

根据研究流。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5年。

裴维新作品选。教育出版社,2007。

越南中世纪文学选集第 2 卷(编辑)。教育出版社,2008。

中世纪越南文学选集第 3 卷(编辑)。教育出版社,2009。

  • 典型的科学奖项:

+ 该项目荣获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研究并讨论越南中世纪文学的一些流派、作者和作品(2 集)。

作者:TS。杜守贤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