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冷战以来美俄核裁军合作

星期五 - 2011年12月16日 01:27
论文信息“冷战后美俄核裁军合作”,作者是越南和平与安全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阮秋芳。
论文信息“冷战后美俄核裁军合作”,作者是越南和平与安全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阮秋芳。1. 学生姓名:Nguyen Thu Phuo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79年7月22日 4. 出生地:河内 5. 决定书编号: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2009年10月14日颁发的1528/QD-XHNV-KH&SĐH号 6. 培养过程的变化:无 7. 论文题目:冷战后美俄在核裁军方面的合作。 8.专业:国际关系;代码:603140 9.科学顾问:副教授。 NGUYEN QUOC HUNG –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 10. 论文结果总结:除了引言和结论外,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3 章。 - - 第一章 美俄核裁军合作的基础 美俄核裁军合作的基础主要有两个。首先,冷战时期双方签署的条约和协定,如《长期禁核试条约》(1963年)、《东德条约》(1967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年)、《反弹道导弹条约》(1972年)、《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1972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1979年)、《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1991年)等。二是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对美俄外交和安全政策调整的影响。 - 第二章:1992-2008年美俄核裁军合作 这一时期,随着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美俄合作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并有了新的发展。第一阶段(1992—2001年)主要是执行《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谈判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第二阶段(2002年至2008年)主要发生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支持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后,美俄关系改善,核政策发生变化,美俄在国际核问题上展开合作。 - 第三章 美俄核裁军合作前景 标志着美俄核裁军合作前景的事件是2010年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的《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经两国国会批准,于2011年2月起生效。本章最后还阐述了越南支持打击核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立场。 11.实际应用性: 12.进一步研究方向: 从本论文题目出发,可以拓展对冷战以来美俄安全合作的研究。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 NGUYEN THU PHUONG 2. 性别: 女 3. 出生日期: 1979年7月22日 4. 出生地: 河内 5. 录取决定号: 1528/QD-XHNV-KH&SĐH 日期: 2009年10月14日 6. 学术流程变更: 无 7. 正式论文题目: 冷战后美俄核裁军合作 8. 专业: 国际关系 9. 代码: 603140 10. 指导老师: 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阮国雄教授 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除开头和结论外,论文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美俄核裁军合作基础 美俄核裁军合作有两个条件。冷战期间美俄签署的第一批条约和协议有:《长期条约》(1963年)、《东德条约》(1967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年)、《反弹道导弹条约》(1972年)、《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1972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1979年)、《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1991年)。二是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对美俄外交安全政策调整的影响。 - 第二部分:1992年至2008年美俄核裁军合作 在此期间,由于9·11事件,美俄核裁军合作分为两个阶段,取得了许多进展。第一阶段(1992-2001年):实施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就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第二阶段(2002-2008年):美俄关系改善,特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美俄核政策及国际核问题合作发生诸多变化。 ——第三部分:美俄核裁军合作前景 2010年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标志着美俄关系迈出新一步。美国和俄罗斯议会通过了该条约,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于2011年2月生效。该部分最后部分提到了越南的核裁军政策。 11. 实际应用性(如有):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如有):能否拓展对冷战后美俄安全合作的研究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无

作者:行政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