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根据第 115/2005/ND-CP 号法令确定阻碍科技组织实施自治和自我负责机制的因素”由 HVCH Le Thu Huong 撰写,主修科技管理。1. 学生姓名:Le Thu Huo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9月14日 4. 出生地:河南省 5. 认定学生决定编号:2008年10月24日越南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第1355/2008/QD-XHNV-KH&SDH号 6. 培养过程变更:无 7. 论文题目:《根据第115/2005/ND-CP号法令确定阻碍科技组织实施自主负责机制的因素》 8. 专业:科学技术管理;邮编:603472 9. 科研指导老师:副教授、博士。Vu Cao Dam,越南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政策研究与分析中心主任。 10. 论文成果总结:科技体制创新是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备受关注的课题。2005年,越南政府颁布了关于公共科技机构自主负责制的第115/2005/ND-CP号法令,该法令被认为是科技政策的“突破”,旨在“解绑”和“解放”研究人员的能力,促进科技发展。然而,在实践中,该法令实施六年多后,似乎难以操作,陷入僵局。本论文探讨并解释第115/2005/ND-CP号法令失败的原因。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观察法、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本论文表明,第115号法令的失败在于,该政策文件中规定的“自主”模式与“自筹资金”模式相联系。财政自主并非指自主使用资金来源,而是指取消“索取-给予”机制。本文指出,“自筹资金”模式仅适用于技术机构,而其他大多数类型的科技组织本质上都必须获得财政补贴。然而,这些组织必须自主使用获得资助的资金来源,避免科研活动的官僚主义。正是第115号法令的不恰当规定,导致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从管理者的法律框架设计到科技组织转型政策的实施。因此,第115号法令正式实施六年多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还指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按照第115号法令的模式实施公共科技组织转型,不会对越南科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1. 实践应用:提出科技政策建议,推动越南科技体系创新。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自主科技组织模式;- 科技组织的财政投入;- 社会和资助机构对科技活动的监督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LE THU HUO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 年 9 月 14 日 4. 出生地:河南 5. 录取决定号:1355/2008/QD-XHNV-KH&SĐH,2008 年 10 月 24 日由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颁发 6. 学术过程的变化:无 7. 正式论文题目:“根据第 115/2005/ND-CP 号法令,公共科学技术组织向自治和自我负责转变的障碍” 8. 专业:科学技术管理; 9. 编号:60 34 72 10. 指导老师:武高谈博士——河内社会科学大学政策研究与分析中心主任 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科技领域的政策改革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热议的话题。2005年,越南政府颁布了关于公共科技组织自主权和自负盈亏的第115/2005/ND-CP号法令,该法令被视为科技政策改革的“突破”,为研究人员推动科技发展提供了“解放”。然而,该法令的实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似乎不可能实现。本论文分析了第115号法令的失败原因,并解释了为什么如此备受期待的政策最终失败。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i)文献分析;(ii)观察;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据证明,115号令的失败在于“自治”机制的设计。该令规定的所谓“自治”科技组织模式主要是“自筹资金”,其愿景是取消科技领域的“申请——审批”机制。这种“自筹资金组织”的设计被认为只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技术机构;其他技术机构必须依靠赞助者(包括国家)的资金来履行其公共使命。因此,自评论以来,这项备受期待的政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从国家机构设计的法律框架到科技组织执行的政策。在颁布六年多之后,115号令几乎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最后,本论文还提供了证据,证明即使河内政府不断努力实现公共科技向“自筹资金”和“自我负责”的全面转型,该政策仍然会失败。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新的“自筹资金”和“自我负责”科技组织体系对越南科技发展没有任何推动作用。12. 实际适用性:为越南科技体系改革的政策制定者提供证据和建议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自主科技组织模式;- 对科技组织的财政投入;- 社会和赞助商对科技组织的监督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