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阮氏图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76年11月7日
4. 出生地: 北江省, 北江省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作出的第 2998/2013/QD-XHNV-SDH 号学生认可决定。
6. 培训流程的变化:否。
7. 论文题目名称:保护责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8. 专业:国际关系 代码:60.31.02.06
9. 科学指导教师:副教授,范光明博士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该论文重点关注与以下方面相关的问题:“保护的责任”“保护责任”(R2P)是国际政治中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尽管联合国和许多其他国际机制对R2P的讨论日益增多,但在越南,即使是一些国际政治专家和学者,也对这一问题关注甚少。
该论文深入探讨并阐明了以下内容:
-基于R2P理念:该论文介绍了“保护责任”(R2P)的形成背景,包括“保护责任”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并分析了自2005年“保护责任”首次被世界领导人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上采纳以来,联合国系统内这一观点的发展情况。
-关于R2P的深入研究:该论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 R2P,重点关注这一观点的“三大支柱”(即国家保护的责任、国际社会的援助责任以及迅速果断行动的责任)。
该论文还阐明了“保护责任”(R2P)的特点,包括:(1)“保护责任”主要是国家层面的;(2)“保护责任”范围狭窄,但应对深入,且具有持久性和全球性;(3)“保护责任”基于国际法确立的原则;(4)威慑是“保护责任”的核心重点;(5)只有在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且和平手段被认为肯定失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武力。
此外,该论文还分析了“保护责任”(R2P)与“人道主义干预”理论在军事干预、国际法律基础、行动目标和性质方面的差异;讨论了国际社会对“保护责任”的冲突甚至对立观点,以及这种观点在国际关系和政治中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各国利益的冲突,并描绘了这一概念的全貌。
-自2005年以来“保护责任”(R2P)的实际应用,越南的未来前景和经验教训:该论文探讨了R2P被援引(或未被援引)的著名人道主义危机,包括R2P是国际行动构成部分的情况(苏丹/达尔富尔、肯尼亚、利比亚),国际行动没有或很少或根本没有提及R2P的情况(索马里、伊拉克),以及一些国家援引R2P来使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合法化的情况,但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明确R2P的范围和实施的局限性。
接下来,本研究探讨了“保护责任”(R2P)作为国际关系规范的应用前景。研究指出,国际社会在应用“保护责任”方面仍将面临诸多难题,但随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不断提高,“保护责任”将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持续发展,未来有望成为一项国际“原则”,并进一步纳入“习惯国际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探讨了越南面临的问题:R2P原则对越南的影响可能性,当国家主权与人权发生冲突时,越南应如何应对,以及越南应如何证明自身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提供对“保护责任”(R2P)这一有趣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最全面阐述,来吸引读者对此的关注。由此,外交官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在处理外交事务时需要关注的问题;政策制定者们则需要考虑适当的解决方案,以便应对“保护责任”与国家主权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尤其是在我们正朝着更加一体化的东盟迈进,并第二次竞选2020-2021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之际。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全名:阮氏秋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76年11月7日 4. 出生地:北江
5. 录取决定编号:2998/2013/QD-XHNV-SDH,日期为2013年12月30日,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6. 学术过程的变化:否。
7. 正式论文题目:保护责任的概念及其意义。
8. 专业:国际关系 9. 代码:60.31.02.06
10. 导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Pham Quang Minh。
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该论文主要探讨与以下概念相关的问题:保护的责任“保护责任”(R2P)是世界政治中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尽管在联合国以及世界许多其他机制和场合中,“保护责任”的提及日益增多,但在越南,它尚未被广泛接受,甚至一些国际政治专家或研究人员也对此有所了解。
它对该事项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关于R2P概念的背景:它介绍了 R2P 的首次阐述的背景,包括实践和理论背景,并分析了自 2005 年联合国系统首次批准该概念以来,该概念在联合国系统内的发展情况。
-关于 R2P 的见解:在努力为读者提供对 R2P 的深刻见解的同时,该研究重点关注其“三大支柱”(即国家的保护责任、国际援助和能力建设以及及时和果断的应对措施)。
该论文还旨在强调“保护责任”(R2P)的特点,包括:(1)“保护责任”首先在于国家本身;(2)“保护责任”范围狭窄,但应对措施深入,覆盖面广且持久;(3)“保护责任”基于成熟的国际法原则;(4)预防是“保护责任”的核心;(5)只有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且其他和平措施被认为不太可能成功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
此外,这意味着要从军事干预、国际法依据、目标和实质等方面区分“保护责任”(R2P)和“人道主义干预”。对于“保护责任”及其应用,各方存在分歧和立场,甚至存在一些截然相反的观点,也需要进行探讨,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各国利益的冲突以及这一概念的整体面貌。
-关于自2005年以来“保护责任”(R2P)的意义、其作为国际关系原则的前景及其对越南的影响:本论文探讨了在(和不)提及“保护责任”(R2P)的情况下发生的重大人道主义危机。这些危机包括:国际社会在其三大支柱中的部分或全部行动中将“保护责任”纳入其中的情况(苏丹/达尔富尔、肯尼亚和利比亚);国际社会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提及“保护责任”理论的情况(索马里和伊拉克);以及援引“保护责任”但仅仅阐明该原则的范围及其使用限制的情况(格鲁吉亚和克里米亚、缅甸和伊斯兰国)。
随后,该研究对“保护责任”(R2P)作为国际关系原则的政治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指出,国际社会将继续面临关于“保护责任”适用性的诸多难题,但随着认可和关注度的提高,“保护责任”将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不断发展演进;未来,人们有理由期待“保护责任”能够成为一项国际“规范”,并进一步成为“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
鉴于上述分析,本论文探讨了“保护责任”对越南的影响:它会如何影响越南,当越南主权与人权发生冲突时,越南应该如何应对,以及越南应该如何证明自己是国际社会的“负责任成员”。
研究者希望通过尽可能全面地阐述这一有趣议题,并更深入地探讨与“保护责任”(R2P)相关的一些世界性问题,来引起越南读者对这一概念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外交官们会发现他们的声明值得重视;政策制定者们也会发现,有必要考虑如何合理解决“保护责任”与各自国家主权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尤其是在我们正朝着更加一体化的东盟迈进,并于2015年东盟共同体(AC15)框架下,以及在2020-2021年第二次竞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之际。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