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

2016年10月3日,星期一,21:56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都河芳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9年1月14日

4. 出生地:河内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10年10月21日作出的第1883/QD-XHNV-SDH号学生资格认定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名称:对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研究

8. 专业:亚洲研究 代码:60.31.50

9. 科学指导教师:潘海灵博士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东方学系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本论文以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为研究课题。该法于1950年颁布,是日本第一部也是最完整的文化法,汇集了此前颁布的与文化遗产相关的零散法律条文,例如《古代寺庙保护法》、《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保护法》、《国宝保护法》等。论文密切关注该法的发展历程,从二战后日本饱受战后创伤的背景下,到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对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总结和借鉴越南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经验。越南作为一个快速融入世界、既吸收文化又需要保护自身文化特性的国家,亟需借鉴和发掘自身的文化遗产。

11. 实际应用:

在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备受重视的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保护、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崇高价值的意识日益增强。日本政府与民众共同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包括越南在内的其他国家在保护和传承珍贵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该论文仅通过一些概括性建议提及越南,尚未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分析。若要继续发展,有必要以越南某具体文化遗产为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可与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汲取更恰当的实践经验。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姓名:杜夏芳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9年1月14日 4. 出生地:河内

5.录取决定编号:1883/QD-XHNV-SĐH,2010 年 10 月 21 日由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签发。

6. 学术过程的变化:否。

7. 正式论文题目:研究日本文化保存法遗产。

8. 专业:亚洲研究 代码:60.31.50

9. 导师:潘海玲博士,东方学系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本文以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为研究主题。该法于1950年颁布,是日本最完整的文化法律体系,包含了此前颁布的与小型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古塔保护法》、《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保护法》、《国宝保护法》等。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法的发展历程:从日本仍在遭受二战创伤的初期,到为适应经济社会状况和文化遗产地位而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对该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将日本的经验提炼为越南——一个正处于快速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遗产方面的实用经验,使其不仅要吸收外来文化,更要保护自身的文化特性。

11. 实际适用性(如有):

在日本,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备受关注的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保护、传承和将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传递给下一代的意识日益增强。日本政府与民众共同实施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及其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包括越南在内的其他国家在保护和传承珍贵传统文化价值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2. 如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文仅通过一些笼统的建议与越南联系起来,而没有对每种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细致的分析。如有合适的机会,应以越南的具体文化遗产为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与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进行比较,汲取更具实践意义的经验。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无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最新消息

旧新闻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