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黎氏清岽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0年11月12日
4.出生地:富寿省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5 年 10 月 13 日颁发的学生认可决定第 2415/2015/QD-XHNV-SDH 号。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 论文题目名称:从作者理论角度看刘叶导演的风格(通过《苏州河》《颐和园》《府城迷踪》三部作品)
8. 专业:电影电视理论、历史与批评 代码:60.21.02.31
9. 科学指导老师:黄锦江博士,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学院艺术研究系主任。
10. 论文成果总结:
“作者的概念是思想史、知识史、文学史,乃至哲学史和科学史中个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作者理论的诞生,肯定了导演的核心创作地位。导演通过电影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多面性问题的看法、视角和感受。
从作者风格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电影,特别是像娄烨这样个性的导演,我们可以部分地看到电影史不可避免的转变的一般元素,并发现本土文化的独特特征和美感。
从作者理论的视角研究这位电影人的作品,寻找其风格上的共通之处,是一个必要且适时的研究方向,有助于识别并肯定这位艺术家在创新创作、探索内容和技巧以形成独特风格方面的努力,使其不与其他电影人混淆。娄烨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以微观历史——一个个小人物——与宏大故事、“宏大叙事”的电影并存——为中国电影增添了全新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娄烨选择的“小电影”是与主流电影潮流的对话,这种电影超越了现有的类型和风格体系。它与主流、正统以及充满雄伟却僵化、沉重的经典的传统相对抗。“除了次要的/次要的之外,没有什么是本质的或革命性的”;“憎恨所有大师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个外国人”。
11.实际应用:
该论文可供文学、电影以及作者理论、诗学、心理学、叙事学等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参考。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当代世界上一些独立导演的风格、后现代语境下的作者论、娄烨电影中的个人身份话语或娄烨电影中关于历史题材的个人叙事。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朱尔和吉姆》一文——与法国“质量传统”的一次温和突破,发表于《戏剧与电影研究杂志》第 14/2007 期,第 44-50 页。
《Lau Diep——“叛逆者”的风格》一文发表于《戏剧与电影研究》第15/2007期,第62-70页。
硕士论文信息
1. 姓名:Le Thi Thanh Loan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0年11月12日 4. 出生地点:富寿省
5. 录取决定编号:2415/2015/QD-XHNV-SDH,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5 年 10 月 13 日做出。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题目:从作者论视角看娄烨的风格(以《苏州河》《颐和园》《谜案》三部电影为例)
8. 专业:影视理论与批评 代码:60.21.02.31
9. 指导教师:黄锦江博士,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学院艺术系主任。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然而,作为思想史、知识史、文学史,或者说哲学史、科学史中一个特殊的个体化时刻,作者的问题需要更直接的回应。”作者论的诞生,使得导演成为主要的创作主体,导演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对人生多面性的感受。
从作者论的视角来考察中国电影,特别是娄烨这样一个个人电影人,我们可以部分地看到电影史的概述、不可或缺的转变,去发现一个地方文化的特色和美。
对娄敬的风格进行作者论研究,寻找其风格上的相似之处,是一个必要且及时的研究方向,有助于识别和把握艺术家在创新方面的创作努力,探索其在内容和技术上如何塑造一种有别于其他电影人的风格。娄敬作为中国第六代电影人之一,为祖国的电影增添了新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开创了一部微观历史——一个微小的个体与宏大故事的电影,即“伟大的叙事”。娄敬选择的“小电影”是与主流电影的对话,主流电影超越了经典类型和风格的范畴和体系。它与主流电影截然相反,主流电影模式多样,但传统却稳定、严谨、严肃。“除了小电影,没有什么是重要的或革命性的。憎恨所有大师的语言……在自己的语言中成为某种外国人。”
11. 实际适用性(如有):
该论文是文学、电影以及作者论、诗学、心理学、叙事学等跨学科学科学生的学习材料。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如有):
全球一些当代独立电影人的风格、后现代语境下的作者论、楼先生的个人身份话语或者楼先生的个人历史叙事。
13. 论文相关出版物:
文章“Jules an Jim”——对法国“品质传统”的甜蜜告别,发表于《戏剧与电影研究杂志》第 14/2007 期,第 44-50 页。
娄烨的文章——“毫不含糊”的风格,发表于《戏剧与电影研究》第15期/2017年,第62-70页。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