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姓名:TRAN THI HAI YEN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3年5月5日
4. 出生地:广宁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编号: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21年12月28日作出的第2948/2021//QD-XHNV号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转型时期的创造力:以黎黄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电影为例
8. 专业:电影与电视理论史;代码:8210232.01
9. 科研导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范春石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艺术团体和组织逐渐转向自主经营。一部分创作由国家资助,用于服务政治目的;其余部分则由艺术团体自筹资金。这意味着管理者和艺术家都必须创作符合观众需求并融入市场机制的作品。
越南电影也顺应了这一大趋势。私营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有电影制片厂也进行了转型以适应新形势,其中包括解放电影制片厂。该制片厂指派黎黄执导电影《Gai Nhay》。该片于2002年底上映,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成为商业电影诞生的先河。
通过对黎黄导演的三部电影《刀锋》(1995)、《千里之流》(1996)和《舞女》(2002)的分析,我们发现他的电影在迎合大众观众需求方面具有许多创新之处。具体而言,其突出特点如下:
首先,黎黄的电影主题从战争和战后生活转向了市场经济下的当代社会。其次,黎黄的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展现了对人性的全新视角。传统人物形象被颠覆,越共士兵的形象也得以重塑。此外,还出现了堕落人物、舞者等新型人物。第三,《刀锋》、《千里之流》和《舞女》等影片展现了浪漫化、理想化、多元化的审美色彩,体现在人物的选择和刻画、细节的构建以及故事的展开等方面。第四,黎黄在电影语言上的创新运用,使作品既易于被大众接受,又展现了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
以上是我们以“转型时期的创造力:以黎黄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电影为例”为主题的调查结果。未来,我们希望继续研究导演黎黄的创作,特别是电影《盖伊·奈》。
11. 实际应用: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当今越南商业电影的创作和制作提供参考资料。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从社会学方法和话语理论的角度研究黎黄的电影,特别是《舞女》。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列表按时间顺序排列,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