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姓名:VO VAN THACH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5年8月20日 4. 出生地点:庆和省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21 年 12 月 28 日颁发的学生认可决定第 2948/2021/QD/XHNV 号。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 论文题目:《天泰天教同联友会与越南南方佛教复兴运动》
8. 专业:研究型宗教学 代码:8229009.01
9. 科学顾问:Vu Van Chung 博士 -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0. 论文成果总结:
20世纪初越南佛教复兴运动兴起,三地佛教组织相继成立,开展了许多积极活动,为复兴传统价值观、发展和弘扬我国佛教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初南方佛教复兴运动中,天泰天教同联有会是由慧当禅师于1934年创立的佛教组织,1935年正式承认其组织和活动。该会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民族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会创始人慧当禅师曾参与反法西斯的勤王运动,原为勤王派爱国人士,因此慧当禅师的出家修行生活充满了爱国僧侣的精神。在参与佛教复兴运动期间,慧当禅师创立了天泰天教同联有会,又称天泰天教同会,出版《北牙庵》杂志,创办净土宗,开办学校,撰写和翻译佛经……
天泰天教同联有会对于佛教复兴最突出的贡献,是率先翻译了喃语佛经和喃语三文著作,出版了《北牙岩》杂志,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号召青年奋起反抗法国殖民者,复兴国家文化。天泰天教同联有会的第二个突出贡献,是丰富了当时民众难以接触到的国语文字宝库。这也是慧登祖师和天泰天教同联有会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长处。
1945年前越南佛教复兴运动和佛教协会的诞生,确实为当时的越南佛教带来了新的面貌和积极的活力。天泰天教同联友会为越南佛教教育建设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们继承了其他佛教协会的组织结构模式,于1951年形成了统一的僧伽组织结构模式,并于1981年成立了越南佛教僧伽。这一切都归功于团结一致的教训,团结才能成功;懂得如何传承、改编和翻译佛经,面向各阶层人民,重要的是学习古代支柱人物戒、定、慧中所蕴含的行为、言语和意图,他们是现代佛教僧侣的典范。
由此可见,无论时代和社会背景如何,僧尼、佛教徒乃至当代知识分子,始终关注宗教与国家的兴衰,深知“保国安民”的宗教在历史的沧桑中如何生存。佛教的复兴,对现代佛教来说,依然是一个教训,也是当今越南佛教复兴发展的迫切要求。
11. 实用性:可用于弘法、佛学院课程、佛教徒教学、青少年参加避暑营等。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与本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信息
1.姓名:Vo Van Thach 2.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5年8月20日 4. 出生地点:庆和省
5. 录取决定编号:2948/2021/QD-XHNV,日期:2021年12月28日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正式题目:天泰禅宗莲友会参与越南南部佛教复兴运动。
8. 专业:宗教 9. 代码:8229009.01
10. 指导老师:武文忠博士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20世纪初越南佛教复兴运动兴起,三个地区相继成立佛教组织,开展了许多积极活动,为复兴传统价值观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我国佛教的发展。
对于20世纪初南方佛教复兴运动来说,天泰禅宗同莲有会是1934年由慧当禅师创立并得到正式承认的佛教组织。从1935年的组织和活动来看,该会在此期间对佛法和民族主义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会创始人慧当禅师曾参与抗法的勤王运动,原为勤王烈士,因此慧当禅师的出家生活和宗教修行充满了僧侣爱国宗教的精神。在参与佛教复兴运动期间,慧当禅师创立了天泰禅宗同莲有会,又称天泰禅宗协会,出版《北牙庵》杂志,设立净土宗学位,开办学校和学习班,教授、撰写和翻译经典……
天泰禅宗莲友协会在佛教复兴事业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协会率先翻译了《喃》经典,编写了《三遍喃》文献,出版了《北牙安》杂志,传达了爱国爱乡的精神,号召年轻人站起来驱逐法国殖民者,复兴祖国文化。协会的第二个亮点,是为丰富当时民众难以接触到的国语宝库做出了贡献。这也是慧登禅宗莲友协会弘法利生的强项。
1945年前越南佛教复兴运动及佛教协会的诞生,确实为当时的越南佛教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新的积极活力。天泰禅宗莲友协会在越南佛教教育建设中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继承了其他佛教协会的组织结构模式,从1951年的教会统一组织结构模式,进一步在1981年成立了越南佛教僧伽。这一切都归功于团结精神将带来成功;懂得如何传承、改编和翻译经文给所有阶层的人,重要的是学习戒、定、慧三支柱中所蕴含的物质、口传和精神教义。在古代,他是现代佛教僧侣的典范。由此我们看到,无论在什么时代或社会背景下,僧尼、佛教徒和当代知识分子总是回到佛法的兴衰——国家和深层意识。越南佛教在历史的沧桑中,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不倒,一个“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的宗教,复兴佛教至今仍是现代佛教的宝贵经验,也是当今越南佛教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十二、实用性:可用于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学校课程、以及在夏季安居期间教授佛教徒和青少年。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如有):
14. 论文相关发表成果: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