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专业学生董文秋(释嘉光)的论文《佛教伦理及其对当今越南社会生活某些领域的影响》的相关信息。1. 学生姓名:董文树(释嘉光)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54年1月20日 4. 出生地:南定省义安县安鸿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编号:1355/2008-QD-XHNV-KHSĐH。2008年10月24日由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 6. 培训过程变更:无 7. 论文题目:佛教伦理及其对当今越南社会生活某些领域的影响。 8. 专业:宗教学 学号:60.22.90 9. 导师:副教授 - 杨文盛博士 10. 论文成果概述: - 本论文分析了佛教伦理在社会伦理中的地位,并从教义的感知和实践角度指出了佛教伦理的基础,从而有助于阐明佛教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例如善、戒、四无量心、六和、四恩、六度。 - 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总结了佛教伦理的一些特征,例如:对人有益的伦理,引导人们走向解脱;伦理建立在以戒、定、智为本的自我解脱精神之上;佛教伦理的本质是摆脱痛苦的道路,即八正道的修行;…… - 本论文分析了当今越南佛教最基本的总体情况。本论文阐明了佛教伦理对当今越南社会生活某些领域(例如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论文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旨在促进佛教伦理的积极作用,克服其现有局限性,从而构建一个更加人道的社会。 11. 实际应用:引导人们走向慈悲、喜悦、平等心、无私和利他主义的伦理。12. 进一步研究方向:弘扬佛教的人文价值观和胡志明的道德榜样,以塑造新型社会主义人。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佛教——慈悲与智慧的宗教——佛教经典汇编》,佛历2534年,1991年,越南佛教僧伽中央文化委员会。*《通过竹林禅宗探讨越南佛教的世俗性》,《佛教研究杂志》,1992年第6期。*《佛教与社会伦理教育的若干特征》,《佛教研究杂志》,2001年第54期。*《越南佛教在当前国家革新进程中的地位》,《外国信息杂志》,2005年第4期。*《通过慈尼大流智禅宗探讨越南佛教与印度佛教的联系》。宗教研究杂志第98期/2011年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学生姓名:董文树(释嘉光)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54年1月20日 4. 出生地:越南南定省洪安市 5. 学生编号确认决定:1355/2008 - 决定 - 社会科学 - 大学,2008年10月24日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颁发毕业证书 6. 培训过程变更: 7. 论文题目:佛教伦理及其对当今越南社会生活某些领域的影响 8. 专业:宗教学 代码:60.22.90 9. 指导教师:副教授,博士杨文盛 10. 论文总结结果: - 本论文分析了佛教伦理在社会伦理中的地位,指出了佛教伦理的基本形式,包括其视角、意识和教义实践,从而有助于阐明佛教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例如慈悲、无私的自我…… - 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总结了佛教伦理的若干特征,例如:以人为本的道德方向,以解放人类为目标的道德,建立在解放的灵性修行(如性别、神性、智慧)的基础之上。佛教伦理的本质是摆脱痛苦的途径,即八正道的修行;…… - 本论文总体分析了当今越南佛教的最基本发展路径。 - 本论文阐明了佛教伦理对当今越南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的影响:包括对越南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和生存挑战。 - 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佛教伦理的积极作用,并克服其局限性,从而构建一个更能体现佛教伦理的社会。 11. 实践应用:人类仁爱、喜悦、无私利他主义的伦理方向。12. 研究方向:弘扬佛教的人文价值观和胡志明的道德榜样,以建设新社会主义。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1)《佛教——慈悲智慧的宗教》——越南佛教教会中央文化委员会1991年佛历2534年文本;2)《佛教世界通过竹林禅宗进入越南》——《佛教研究杂志》1992年6月第6期;3)《佛教在教育和社会伦理中的应用》——《佛教研究杂志》2001年第54期;4)《当今越南的佛教与国家革新》——《对外信息杂志》2005年第4期;5)《禅师智尼·萨维德论越南佛教与印度佛教的联系》——《宗教研究杂志》2011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