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阮氏芳映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2年11月5日
4.出生地:河内
5.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签署的第 2811/2016/QD-XHNV 号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2006年至今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调整及越南的应对措施
8. 专业:国际关系 代码:60.31.02.06
9.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阮氏贵博士-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10、论文成果总结:论文经过选题的研究和实施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区域和次区域联系理论概述。
- 分析2006年至今影响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的因素(国际和地区背景;次区域国家的内部需求……)。
- 阐明2006年至今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进程的里程碑。同时,说明调整的目的和内容。
- 评估中国及次区域国家的成就和局限性。
- 分析此次调整对越南的影响。
- 2025年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趋势预测
——为越南应对中国战略调整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11.实际应用
- 为越南党和国家在应对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影响的外交政策规划提供科学性和实践性依据作出贡献。
- 该主题是外交、国防和安全领域官员的参考文件;是越南国际关系学院系统开展国际政治、世界地缘政治、区域研究、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教学与研究的实用资料来源。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以此研究方向为基础,未来论文可以继续关注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变化,因为这是北京政府一直希望增强影响力的地区之一。
- 结合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比较主要国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政策及影响。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 李明江(2010),《中国在亚洲的国际关系》第1卷
- Mishuhiro Kagami (2010),日本和韩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BRC 研究报告曼谷研究中心。
- 亚洲开发银行 - 亚行(2012 年),大湄公河次区域:二十年的合作伙伴关系,菲律宾曼达卢永市。
- Le Van My 博士(2006),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Nguyen Thi Phuong Anh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2年11月5日 4.出生地点:河内
5.录取决定编号:2811/2016/QD-XHNV,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6 年 8 月 18 日做出。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题目:2006年至今中国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转移
8. 专业:国际关系 代码:60.31.02.06
9. 监事:副监事。阮氏贵教授、博士 –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本论文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研究结果:
- 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理论概述。
- 分析2006年以来影响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转变的因素(全球和区域背景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需求)。
- 明确中国转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的时间段(自 2006 年开始)。
- 评估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合作的成果和面临的不足。
——中国对越南战略转变的影响分析。
- 预测2025年前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转变。
- 针对中国战略调整对越南产生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11.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 本论文旨在为越南共产党和国家针对中国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转移的影响制定外交政策提供科学和实践依据。
- 该论文可作为越南外交、国防安全、国际政治、地缘政治、地区学、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等领域官员的参考资料。
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有):
- 基于现有内容,该论文还可以在许多其他方向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是研究中国政策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或东南亚国家的转变。
- 由于东南亚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可以通过类比强国的政策以及这些国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影响来进一步发展该论文。
13. 论文相关出版物:
-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二十年的伙伴关系》,菲律宾曼达卢永市:亚洲开发银行,2012 年。
- 李明江(2010),《中国亚洲国际关系》第1卷。
- Le Van My (2016),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影响
- 加贺美三周宏(2010)。日本和韩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BRC研究报告曼谷研究中心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