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阮氏芳英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92年11月5日
4. 出生地:河内
5. 2016 年 8 月 18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署的第 2811/2016/QD-XHNV 号学生认可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名称:2006年至今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调整及越南的应对措施。
8. 专业:国际关系 代码:60.31.02.06
9. 科学指导教师:副教授,阮氏贵博士- 胡志明市国家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10. 论文研究成果总结:经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本论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 区域和次区域联系理论概述。
- 分析 2006 年至今影响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的因素(国际和区域背景;次区域各国的内部需求……)。
——阐明2006年至今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进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同时指出该调整的目的和内容。
- 对中国和次区域各国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性进行评估。
- 分析这一调整对越南的影响。
- 预测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调整趋势至2025年
- 针对中国战略调整对越南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11. 实际应用性
- 为越南党和国家应对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调整的影响,提供科学和实际的论据,以指导其外交政策规划。
- 该主题是为从事外交、国防和安全领域工作的官员提供的参考文件;也是为越南国际关系研究所和学院体系中的国际政治、世界地缘政治、区域研究、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教学和研究提供的实用资料来源。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沿着这个研究方向,未来该论文可以继续追踪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特别是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变化,因为这是北京政府一直希望扩大其影响力的地区之一。
- 根据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比较主要国家对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政策和影响。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 李明江 (2010),《中国在亚洲的国际关系》(《中国在亚洲的国际关系》第一卷)
- Mishuhiro Kagami (2010),日本和韩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BRC 研究报告,曼谷研究中心。
亚洲开发银行(ADB)(2012 年),大湄公河次区域:二十年的伙伴关系,菲律宾曼达卢永市。
- Le Van My 博士(2006 年),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全名:Nguyen Thi Phuong Anh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92年11月5日 4. 出生地:河内
5. 录取决定编号:2811/2016/QD-XHNV,日期为2016年8月18日,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
6. 学术流程变更:无
7. 正式论文题目:2006年至今中国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的转变
8. 专业:国际关系 代码:60.31.02.06
9. 导师:阮氏桂副教授、博士 – 胡志明市国家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理论概述。
- 对自 2006 年以来影响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转变的因素进行分析。(全球和区域背景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需求)。
- 明确自 2006 年以来中国将其战略转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时间段。
- 对中国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不足进行评估。
- 分析中国对越战略转变的影响。
- 对中国到 2025 年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转变的预测。
- 针对中国战略调整对越南造成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11. 实际适用性(如有):
- 该论文有助于为越南共产党和越南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提供科学和实践证据,以应对中国向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转移所带来的影响。
- 该论文可作为越南从事外交、安全与国防、国际政治、地缘政治、区域主义、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等领域工作的官员的参考资料。
12. 如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基于现有内容,该论文可以从许多其他方向进一步拓展。例如,可以研究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或东南亚国家的政策转向。
- 由于东南亚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可以通过类比强国的政策及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发展该论点。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二十年的伙伴关系》,菲律宾曼达卢永市:亚洲开发银行,2012 年。
- 李明江(2010),中国在亚洲的国际关系,第1卷。
- Le Van My (2016),《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影响与作用》
- 镜美秀弘 (2010)。日本和韩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曼谷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