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越南农村地区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社区歧视》,作者:HVCH Pham Thi Tho,社会学专业。1. 学生姓名:范氏寿 (Pham Thi Tho)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7年7月4日 4. 出生地:海阳省志灵市共和坊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书编号:1528/QD-XHNV-KH&SĐH,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09年10月14日签发。 6. 学习期间信息变更:无 7. 论文题目:越南农村地区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 8. 专业:社会学;学号:60 31 30 9. 导师:黄伯盛副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通过研究、调查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本研究指出了越南农村地区社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认知及其变化:社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相关问题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了解最为充分。社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认知水平较低,且男女之间的认知差异不大。此外,社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就业问题也持消极态度。- 阐明了社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虽然歧视和污名化现象并不普遍,但仍存在一些难以察觉的态度和行为。特别是,社区对按传播途径划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仍然存在较多的歧视。特别是,因母婴传播、夫妻间感染、使用不安全医疗服务等原因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群,往往能得到社会的同情、关爱和友好对待。而因吸毒、卖淫、滥交、婚外情等原因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群,则面临着诸多反对意见、歧视,甚至严重的歧视。调查还显示,高达39.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在艾滋病毒感染者经营的理发店理发;9.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艾滋病毒感染者出售的食品;8.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乘坐艾滋病毒感染者驾驶的摩托车出租车。在假设情境中,男性的态度比女性更为积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里,无论是家长还是青少年,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仍然较为普遍。——指出当前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视现状及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和发展:大多数受访者(85.6%)表示,歧视仍然存在于少数人群中。然而,几乎所有意见都肯定,与五年前相比,社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都得到了显著改善(95%)。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歧视问题的预测也非常乐观,大多数意见认为,歧视现象将逐渐减少(54.5%),并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彻底消除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相关的歧视和污名(36.3%)。11. 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管理者提供实践依据,尤其是在南定省义安县安鸿乡曹博村和安禄河村,以客观、全面的方式了解当地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两个村庄开展减少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歧视和污名化运动的适当策略和计划,并将成功经验推广到乡、县和省的其他地区。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教师和学生了解社区中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相关的污名化问题的参考资料,从而补充本文的研究成果。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姓名:范氏寿 (Pham Thi Tho)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7年7月4日 4. 出生地:海阳省志灵市共和乡 5. 录取决定编号:1528/QD-XHNV-KH&SĐH 日期:2009年10月14日 6. 学业变更:无 7. 硕士论文题目:越南农村地区社区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歧视 8. 专业:社会学 9. 学号:60 31 30 9. 导师:黄伯盛博士,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社会学系10. 总结论文研究结果:通过研究、调查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取得了以下最佳成果:- 指出越南农村地区公众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的认知和意识转变方面存在的问题:社区对艾滋病毒/艾滋病相关问题的认知相对较好。特别是,他们对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理解高于其他人群。社区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认知不足,且男女之间的认知差异不大。人们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问题缺乏积极认识。- 阐明社区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虽然几乎没有严重的污名化和歧视,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察觉的污名化和歧视行为。特别是,社区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仍然存在基于传播途径的歧视。特别是,因母婴传播、夫妻传播或医疗服务等原因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很难获得足够的同情,社会对他们的态度也较为冷漠。对于因注射吸毒、性工作或性滥交而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群,他们仍然面临着诸多反对、歧视和严厉的歧视。调查还显示,39.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去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理发师那里理发;9.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在感染艾滋病毒的商家那里购买食物;8.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乘坐感染艾滋病毒的摩托车出租车。在所提出的假设情境中,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中的歧视问题在家长和青少年群体中仍然较为普遍。 - 表明了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污名化和歧视的现状、变化和进展:大多数受访者(85.6%)表示,歧视仍然存在于一小部分人群中。然而,大多数调查证实,与五年前相比,社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已显著改善(95%)。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歧视问题的进展预测也非常乐观,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歧视将进一步减少(54.5%),并最终在未来五年内彻底消除与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的污名化和歧视现象(36.3%)。11. 实践应用:通过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为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尤其是在南定省义安县安鸿乡曹博村和安禄河村这两个地区,客观全面地探讨了当地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污名化和歧视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战略计划,在两个地区开展减少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污名化的宣传活动,并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乡镇、区县和省份。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教师和学生了解社区中与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的问题的参考,并有助于消除污名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