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白鸿彦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4月6日
4. 出生地:北宁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16年8月18日作出的第2811/2016/QD-XHNV号学生资格认定决定
6. 培训流程的变化:
7. 论文题目名称:研究北宁民歌中关于爱情和人的概念隐喻
8. 专业:语言学 代码:60.22.02.40
9. 科学指导教师:副教授,阮文正博士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10.1. 我出生在人们至今仍称之为“文化摇篮”的土地上,我为我的故乡京北感到无比自豪和热爱。北宁-京北地区曾被认为是升龙城的四大额额之一,也是北宁官贺汇聚和孕育之地——官贺是越南北部中部平原地区一种独特而典型的表演形式。关于官贺民歌的文章和研究著作汗牛充栋,肯定了官贺对越南文化的巨大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这些著作大多集中于研究官贺民歌的音乐,或将官贺歌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视为其他艺术形式形成的因素和前提。然而,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通过语言学视角研究京北地区古代乡村文化活动之一——关河民歌歌词中概念隐喻的特征,有助于探索传统社会中民间文化遗产的特征、性质、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变。
10.2. 本论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般理论,特别是概念隐喻理论,以关河民歌为研究对象,识别和分析概念隐喻模型。通过分析民歌领域典型类别中的具体概念隐喻,本论文旨在丰富和拓展概念隐喻的研究,特别是关河民歌中关于人物和爱情的概念隐喻研究。此外,本论文也有助于从总体上阐明京北三角洲地区人们的概念思维特征。
10.3.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它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然而,在越南,认知语言学研究真正蓬勃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
概念隐喻是人类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的有效工具。如上所述,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是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空间域之间的一种图式映射机制。这种隐喻映射本质上是单向的、局部的。认知模型通常强调人类的精神性、感知经验和科学认知。作为思维的基础,隐喻也被认为是人们学习和自我发现的重要工具。此外,概念隐喻也具有具身性,即基于物理经验和人类文化经验。
10.4. 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越南民间音乐是越南音乐发展的源泉。北宁官贺是越南民间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宁官贺不再局限于“村官贺”,而是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远播五大洲。介绍和推广官贺民歌非常必要,因为我们深知保护和传承民族古老遗产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也需要大胆反思官贺民歌在保护和推广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0.5. 本论文通过分析100首古代关河民歌中人物隐喻的出现和运用,初步展现了京北地区人民表达爱意和描绘人物的方式,既质朴又细腻,体现了京北地区悠久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河民歌中人物和爱情隐喻的分析,本研究旨在阐明每首关河民歌歌词中蕴含的爱情与命运。由此,本研究从社会科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为构建、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民间艺术形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10.6. 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关河中的概念隐喻,以及京北文化区民间文化类型及其转变和适应过程的意义,不仅对理解这一独特文化遗产的价值做出了重大贡献。
11. 实际应用:
本论文通过对关河歌词中认知隐喻运用的观察和分析,旨在为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和谐解决提供借鉴,从而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工作中,为关河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奠定科学和实践基础。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姓名:白红燕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4月6日 4. 出生地:北宁
5. 录取决定编号:2811/2016/QD-XHNV,2016年8月18日由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地址:河内
6. 学术过程的变化:
7. 正式论文题目:北宁民歌中的爱情与人物隐喻
8. 专业:语言学 代码:60.22.02.40
9. 主管:副教授。阮文正教授、博士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10.1. 我出生在至今仍被称为“文化摇篮”的土地上,我为我的家乡京北感到无比自豪和热爱。北宁-京北曾是升龙城四大区之一,是北宁家族的聚集地和创作地——北宁家族的表演形式独特而典型,是北部三角洲地区独树一帜的代表。关于民歌的著述和研究汗牛充栋,肯定了其文化、艺术和历史的伟大价值,以及它们对国家文化的贡献。这些著作主要集中于民歌的音乐研究,或将宗教艺术的发展视为其他艺术形式形成的一个因素或前提。然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通过语言学视角研究关河民歌的隐喻特征,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乡村文化活动。京北古城探索了传统社会中民间文化遗产的特征、性质、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变。
10.2. 本论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般理论,特别是概念隐喻理论,对基于语言学资料的概念隐喻模型进行识别和分析。通过分析民间领域典型范畴的具体概念隐喻,本论文旨在丰富和拓展隐喻思想的研究,尤其着重于揭示民歌中蕴含的人性和爱情概念。此外,本论文也有助于从总体上阐明京北三角洲地区人民的思维特征。
10.3.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语言学研究运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然而,在越南,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真正蓬勃发展却是近几年的事。概念隐喻是人类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概念化抽象概念的有力工具。如前所述,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是源空间域和目标空间域之间的图式映射机制。隐喻映射是线性的,并具有部分属性。认知模型通常强调人类的精神、感知和认知特性。作为思维的基础,隐喻也被认为是人们探索和发现自我的重要工具。此外,概念隐喻也具有经验性,即它是物理经验(物质)和人类文化经验的基础。
10.4. 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越南民歌是越南音乐的源泉。北宁民歌是越南民俗文化艺术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宁民歌不再仅仅是一些“民歌村”,而是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远播欧洲。推广民歌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深知保护国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也需要反思在保护和弘扬民歌价值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0.5. 通过考察100部古代民歌中人物隐喻的出现和运用,本文部分概述了如何表达爱意、描绘人性与文明的微妙之处。圣经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和文化。通过分析人物隐喻和爱的意象,实践者希望阐明隐藏在每首北宁民歌中的命中注定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语言学领域对这类民间艺术特征的构建、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10.6. 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泉和》中的思想隐喻,即京族文化中的一种民间传说,以及它的改编和演变,不仅对了解这一独特文化遗产的价值做出了重大贡献。
11. 实际应用:
本文借鉴关浩歌词中认知隐喻的运用,旨在探讨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与公共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本文也致力于为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和弘扬提供科学和实践基础。
12. 如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