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北宁关河民歌古歌词中六八句音调的音高与旋律音高值的关系》,作者:黄明翠(HVCH Hoang Minh Thuy),语言学专业。1. 学生姓名:黄明翠 (Hoang Minh Thuy) 2. 出生日期:1984年10月19日 3. 性别:男 4. 出生地:宁平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编号:2551/QD/XHNV-KH&SĐH,由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07年11月2日签发 6. 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变更:无 7. 论文题目:古代北宁省官贺民歌六八行音调音高与旋律音值的关系研究 8. 专业:语言学。学号:60 22 01 9. 导师:李全胜教授(Ly Toan Thang)——词典编纂研究所10. 论文结果总结:越南音乐的共同原则是音调的升降,官贺民歌也不例外。越南语有六个声调,除了没有音标的“昂”声外,其余五个声调都以相应的音标名称来表示。不同的音高,或者说音高的特征,是区分声调的首要特征。在越南语言学界,大多数语言学家通常将越南语的六个声调分为两类:高音(昂-萨-昂)和低音(玄-霍-特朗)。官贺民歌是越南人民丰富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官贺民歌的歌词大多采用六行诗或六行诗的变奏形式。根据民俗学者的研究,民歌创作的实际情况(已有记录)表明,其音域可分为高、中、低三个部分,且这三个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符合民歌中六句八行诗的音高规律。因此,通过研究北宁关河民歌中六句八行诗的音高与旋律音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越南民歌中歌词(特别是六句八行诗)的音调与“升降”音符音高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关河民歌中音节与音调模型(音符模型)对应关系的研究,我们发现,关河音乐中六个越南语调的音高(高-低)和音线(平-升)两个特征,共同造就了关河旋律的高低起伏:关河旋律中的音调模型基于关河诗歌中越南语调的高低音调和平-升特性,呈现出稳定或起伏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六个越南语调的音高与旋律音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非总是遵循规律,有时甚至会出现与音节音高方向相反的音调模型。这种现象体现了音乐旋律的音值对越南语音调和音线的反向影响。因此,北宁民歌歌词音调与旋律音高之间的关系如下:歌词音调是构成关河民歌旋律音高的基础;越南语的音调线是构成关河民歌旋律模式的基础,从而造就了关河民歌旋律的柔和与高低起伏。有时,关河民歌的旋律中会出现音调变化的现象,即出现对比,打破了关河民歌中越南语音调线的规则。基于研究成果,本文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及其歌词特征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越南语声调与现代音乐记谱法(现代音乐)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阐明越南人对音乐和诗歌中声调表达的实际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成果,本论文也能对越南语语音音系系统(尤其是声调系统)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11. 实际应用:- 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语言文化跨学科研究,特别是语言学和音乐学领域。- 了解越南语的声调特征,有助于音乐家在作曲时、艺术家在演奏时获得更具体的视觉呈现,从而确保其作品的“圆润和清晰”。12. 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越南语声调与音乐的关系:从传统音乐到现代音乐。- 研究传统音乐中声调变化的现象。- 研究越南语在音乐中的处理方式:以声调为例。13. 与本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姓名:黄明水先生 2. 出生日期:1984年10月19日 3. 性别:男 4. 出生地:宁平省 5. 录取决定编号:2551/2007/QD/XHNV-KH&SDH,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07年11月2日签发。 6. 学业过程中是否有任何变更:无 7. 论文题目:《北宁省官河古民歌中六八体诗歌音调音高范围与曲调音高值的关系》 8. 专业:语言学。学号:60 22 01 9. 学术指导教师:李全胜教授(越南词典编纂百科全书研究所)。 10. 论文总结结果:在越南音乐中,音乐的音调高低起伏通常取决于声调。关河歌也不例外。越南语有六个声调,其中“昂”(Ngang)声没有附加符号,其余五个声调则用各自的附加符号表示。不同的音高,或者说音高的典型特征,是声调的首要特征。在越南语研究中,大多数语言学家通常将六个声调分为两个不同的音域:高音(昂-萨-昂)和低音(玄-基-恩)。北宁省的关河歌是我国丰富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关河歌的歌词大多采用禄跋诗体或源于禄跋诗体。根据民俗学家的研究,实际的民歌作品(人们记录下来的)呈现出高、中、低三个音域的划分。三个音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与歌词(特别是六八诗的句子)中语言(音节)的音高原则相符。因此,通过理解六八诗歌词的音高与北宁省官河老民歌旋律音高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歌词(特别是六八诗)的声音(音调)与越南民歌中“高低起伏”音符音高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关河民歌中音标音节与音调模式(音符模式)对应关系的调查,我们发现,关河音乐中引入的六个越南语音调,以及音高(高-低)和音调轮廓(邦-曲)这两个特殊参照,共同促成了关河曲调的起伏变化:关河曲调的稳定或上升、下降的音调模式,是基于关河诗歌中越南语音调轮廓(邦-曲)的高低音调和特征而形成的。另一方面,越南语六个音调的音高与曲调的音高值之间并非总是通过音调模式来对应,有时甚至会出现与音节音高不符的音调模式。这种现象与越南语音调的音高值和音调轮廓之间的关系正好相反。因此,诗歌的音高与北宁关河老民歌旋律的音高值之间的关系如下:诗歌的音高是关河民歌旋律音高值形成的基础;越南音调轮廓是构成关河民歌旋律中柔和高低音调的音调模型的基础。关河民歌旋律有时会出现变调,即打破越南音高和音调轮廓的规律,产生相反的效果。基于这些发现,本论文对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及其歌词特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通过对越南音调轮廓与音乐音调(通过音调模型)以及现代音乐(新音乐)音符定义的对应关系的深入研究,本论文有助于阐明越南人民对音乐和诗歌中所展现的各种音调轮廓的实际理解。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越南语语音系统(包括音位)的研究,特别是越南语声调轮廓系统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11. 实际应用:-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语言与文化的跨学科研究,特别是语言学和音乐学领域。- 清晰理解越南语声调轮廓的特征,有助于音乐家和艺术家在作品呈现中更好地把握“圆润流畅、清晰明了”的原则。12.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理解越南语声调轮廓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从传统音乐到现代音乐。- 研究传统音乐中反相现象。- 研究越南语在音乐中的运用:以声调轮廓为例。13. 与本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