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英国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1874年 - 1941年)

星期二 - 2016年12月13日 20:34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黄潘行显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1年12月1日

4.出生地:河内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 2013 年 12 月 30 日第 2998/2013/QD-XHNV-SDH 号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

6.培训流程的变化:

7.论文题目名称:英国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1874年 - 1941年)

8. 专业:世界史 代码:60.22.03.11

9. 科学指导老师:TS。李祥文,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0.论文成果总结:

在殖民统治下,教育是殖民政府计划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本论文选取1874年英国殖民者正式统治马来亚直至1941年马来亚被日本占领期间英国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为研究课题。论文运用历史学和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指出马来亚传统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分析英国殖民者在“分而治之”的政策体系下推行的教育政策的务实性,尤其是在多元性的马来亚社会中行之有效。由于马来西亚的种族多样性(包括本土的马来亚人与外来移民族群,其中以华人和印度人为主)以及各族群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以及各族群在经济中的角色等各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英国殖民主义的教育政策以强调各族群间的差异性,保持各族群的鲜明特色为目标,以防止各族群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政府。论文主要分两章分析英国政府针对各族群的教育政策,首先以语言媒介分类:为马来原住民提供马来语教育,为华人移民提供华语教育,为印度人提供淡米尔语教育。论文还指出,即使对于本土的马来社群,英国殖民者也实行“双轨教育政策”,即对贵族进行精英教育,对平民进行纯粹的农业教育。此外,每种类型的学校都有具体的规定,对于与英国在马来亚的殖民利益相关的族群,给予不同程度的优先权。在评论和结论部分,论文提出了殖民时期殖民教育政策对马来亚社会产生的影响。论文也对英国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与法国在越南的教育政策(以北祺为例)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从而为更加科学地解释两国民族独立斗争道路和独立后发展道路的差异提供了额外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11.实际应用:

在越南,对马来亚/马来西亚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其中对英国在马来亚的殖民教育政策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没有一个全面的视角。因此,本论文答辩后的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越南马来亚/马来西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论文作者希望继续深入探讨马来社会(包括平民和贵族)以及华人和印度人移民群体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他们为马来亚争取独立的斗争所做的贡献。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Hoang Phan Hanh Hien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1年12月1日 4.出生地点:河内

5.录取决定编号:No.2998/2013/QD-XHNV-SĐH,日期:302013 年 12 月,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7. 论文题目:英国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1874-1941)。

8.专业:世界史 代码:60.22.03.11

9. 导师:博士。李祥文 (Ly Tuong Van),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10.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在殖民统治下,教育是殖民政府统治政策中尤为重要的内容。本论文选取1874年英国正式殖民统治开始,到1941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期间,马来亚的教育政策为研究课题。论文运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社会学的方法,一方面指出了传统马来亚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分析了殖民时期英国的教育政策——在“分而治之”的政策体系下——在马来亚多元社会的背景下是务实且极其有效的。由于新加坡的种族特性多元化(包括本土的马来人,以及以华人、印度人为主的移民群体),以及各族群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居住地域、经济角色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英国殖民时期的教育政策侧重于强调各族群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保持各族群的具体特色,以防止各族群团结一致对抗殖民政府。论文主要分两章分析英国政府针对各族群的教育政策,首先按语言分类:本土马来人教育为马来语,移民华人教育为华语,印度人教育为泰米尔语。论文还指出,即使对本土马来社群,英国人也实行“双轨教育政策”,对贵族进行精英教育,对平民进行农业教育。此外,针对每种类型的学校都有具体的规则,针对与英属马来亚殖民利益相关的各个群体,都有不同的优先等级。在讨论与结论部分,论文提出了殖民教育政策对当时马来亚社会产生的影响,并且第一步还通过北越的案例比较了法国与英国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从而为更加科学地解释两个独立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斗争方式的差异以及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11.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在越南,对马来亚/马来西亚的研究非常有限,对英国殖民主义在马来亚的教育政策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全面的视角。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望成为今后越南马来亚/马来西亚研究的有益学习材料和参考。

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有):

作者希望继续深入研究马来社会(包括平民和精英)以及华人、印度人等移民群体的政治思想社会的变迁以及他们在马来亚独立斗争中的贡献。

13. 论文相关出版物: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