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1930 年至 1975 年越南诗歌语料库的象征意义调查”,作者是越南越南历史文化学院语言学系阮氏庄 (Nguyen Thi Trang)。1. 学生姓名:Nguyen Thi Tra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6年8月18日 4. 出生地:清化 5. 决定书编号:1355/2008/QD-XHNV-KH&SDH,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08年10月24日签发。 6. 培养过程中的变动:无 7. 论文题目:1930年至1975年越南诗歌语料库象征意义层次调查。 8. 专业:语言学。编号:602201 9. 指导教师:黎光添教授 10. 论文成果总结:- 从理论角度来看,与大学毕业论文《语义场的初步研究——1945-1975年越南诗歌中的乡村词汇》相比,本论文扩大了研究范围,也迈出了更深入的一步。因此,本论文将继续阐明语义场、语义层,特别是词汇语义场中符号语义层的观点,并运用功能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方法。因此,本论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汇单位的意义,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中象征意义,方法是将词汇单位的各个意义层、各个语境中的各个意义层进行分离,并分析词汇所处的语境。由于词汇并非独立存在,它总是与其他单位相关联而存在。如果语言符号通常具有表达与被表达内容之间的统一性,那么在诗歌中并非总是如此。诗歌中的表达不过是一层外层玻璃,遮蔽着一个多面意象的世界。如果不理解这一点,接受者就会错失语言的真正价值,以及语言艺术家在其艺术创作中创造出的独特而神奇的价值。- 在实践方面,本论文的研究成果面向以下应用:+ 完善词义体系,以此为基础,以最完整、最生动的方式汇聚语义场。+ 与越南语词典进行比较,考察文学艺术作品中揭示的词语意义和语义特征,无论这些意义是否已被词典概括,并将其纳入词典的词义体系。+ 探究文学艺术作品中词语的新义(主要是象征义)是否是语言群体日常语言使用习惯的一部分。这些新义在语言群体中是否普遍使用,还是仅在文学和诗歌中具有价值?因此,统计和描述结果有助于理解越南语词语本身意义体系与越南语词典概括意义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并与日常语言使用习惯进行比较和对照。11.应用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作为参考资料,用于现代越南语词典的编纂。12.与论文相关的已出版著作:毕业论文:《语义场的初步考察——1945年至1975年期间部分越南诗歌中的国家词汇》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NGUYEN THI TRANG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6年8月18日 4.出生地:清化 5.录取决定书编号:1355/2008/QD-XHNV-KH&SDH,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校长于 2008 年 10 月 24 日发布。 6.培养过程中的变动:无 7.论文名称:1930-1975 年越南诗歌语言材料中象征层面调查。 8.专业:语言学 邮编:602201 9.指导老师:教授、博士黎光添 10. 内容提要: - 从理论上讲,本文比毕业论文《1945-1975年越南诗歌语言中指国词语语义场的初步研究》扩大了研究范围,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继续从功能理论和识别理论的角度阐明关于语义场和词语层次,特别是语义场中符号化层次的观点。从而,本文通过在特定语境和情况下对意义和意义层次的挖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中词汇单位的意义,特别是符号化意义。这是因为词语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单位相互联系的。如果说语言符号的指称和所指是统一的,那么在诗歌中则并非如此。诗歌中的指称不过是一层玻璃,包裹着一个多元的世界。如果不能理解这种意义,接受者就会忽略词语的真实价值以及词语艺术家凭借其创造力所创造的独特而奇妙的价值。 - 在实践中,本文的研究结果侧重于以下应用: + 完善词语的语言体系,为完整、生动地分组意义场奠定基础。 + 查阅越南语词典,考察文学艺术作品中词语的意义和意义特征,看它们是否在词典的意义系统中得到概括或补充。 + 发现文学艺术作品中词语的新的意义特征(主要是象征意义),是否符合语言界的日常语言使用情况;看这些新的意义特征在语言中是否普遍使用,还是只在文学和诗歌作品中使用。因此,可量化和可辨别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语本身的潜在意义系统与越南语词典中概括的词语意义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学和艺术词汇中的表现形式与日常语言使用习惯的比较。11.实际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成为有用的参考,并为现代越南语词典的编纂做出贡献。12.相关出版作品:毕业论文题为:“1945-1975年期间一些越南诗歌中与国家有关的词汇意义的初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