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方向和方法(通过对越南国家大学河内分校和芳东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研究)”,作者:HVCH Hoang Thi Phuong,主修社会学。1. 学生姓名:黄氏芳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5年2月18日 4. 出生地:清化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编号:2551/2007/QD - XHNV - KH&SĐH,日期:2007年11月2日,由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 6. 培训过程变更:无 7. 论文题目: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与途径(基于在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和芳东大学的研究) 8. 专业:社会学;编号:603130 9. 科研导师:郑文松博士,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河内 10. 论文研究结果概述:本研究旨在了解学生毕业后的求职方向和就业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该专业的学习内容适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后才开始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与入学前后相比,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程度也有所提高。家庭是学生职业规划的主要支持对象,学生对家庭的信任度很高。在就业方向方面,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河内工作。他们最常选择的经济部门是国有经济部门和外商投资经济部门。学生希望在高收入且就业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包括互联网、朋友、书籍、报纸和杂志等。此外,他们还通过其他方式寻找工作。例如,他们主要学习外语、信息技术等证书课程,或者通过兼职积累经验。家庭是他们获得经济支持和人脉关系的重要来源。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并提供就业信息。大众媒体渠道也会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信息。学校也开展了许多活动来帮助学生就业,主要包括教师分享经验、组织招聘会等。学生认为学校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认可这些活动相对有用。然而,他们参与这些活动的程度并不高。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各种途径中,他们最重视的是自身和家人的努力。大众媒体虽然能帮助学生获取大量就业信息,但并非他们所看重的途径。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途径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家庭居住地、家庭结构、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程度等。11. 实践应用:本研究有助于培训单位、学生自身以及相关学科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从而降低毕业生的失业率。12. 未来研究方向:无。13. 与本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硕士论文信息
1. 姓名:黄氏芳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5年2月18日 4. 出生地:清化 5. 录取决定编号:2551/2007/QD-XHNV-KH&SĐH,日期:2007年11月2日 6. 学业过程变更:无 7. 正式论文题目:研究生就业:方向与方法(在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河内越南国家大学和芳东大学进行研究) 8. 专业:社会学 9. 学号:60.31.30 10. 导师:郑文松博士,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学生的求职倾向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策略。研究表明,学生选择专业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该专业与自身能力相匹配。因此,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寻找工作。他们在入学和毕业后的就业意识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家庭在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就业方向而言,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河内工作。公共经济和外资经济领域是学生最常选择的领域。他们也希望获得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学生通常通过互联网、朋友、报纸等多种途径获得工作机会。例如,他们经常会考取外语、IT等其他证书,有时还会寻找兼职工作来积累经验,同时家庭也会提供经济支持和人脉资源。他们会与朋友分享经验。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大众媒体寻找工作机会。大学举办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工作环境,例如招聘会、讲座经验分享等。尽管学生认为这些活动非常有用,大学在学生的求职指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参与的程度却不高。在媒体高度重视学生及其家庭的求职指导方面,学生的努力和家庭支持却鲜少受到关注。求职方向受到家庭成员、居住地、专业兴趣等因素的影响。12. 实际应用价值(如有):本研究将为培训单位、学生及相关人员提供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全面信息。因此,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更合适的就业途径,从而降低毕业后的失业率。13. 未来研究方向(如有):无。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无。